評論

庫斯克:在香港,餵哺母乳甚艱難

曾經泵奶(吸奶)的母親大概會有共同經驗,那就是泵奶實在不容易。

刊登於 2016-12-14

2014年6月14日,香港,約百名媽媽參與哺乳快閃,提倡母乳喂養,並促請政府設政策以保護母親在公共場所哺乳的權利。
2014年6月14日,香港,約百名媽媽參與哺乳快閃,提倡母乳喂養,並促請政府設政策以保護母親在公共場所哺乳的權利。

太太還在懷孕的時候,我們到公立醫院上產前課程,講課的護士對我們說,嬰兒出生的時候,要讓他伏在媽媽身上,自己尋找第一口奶,那是孩子人生第一個和母親建立親密關係的時刻。

母乳的好處,其實不用詳細多說,所有父母也聽過。母乳能夠提供幼兒抗體、營養、安全感,也能促進消化,這些都是配方奶粉怎樣模擬也模擬不到的。

泵奶的困難

太太坐月的時候,女兒還可以「埋身」(餵哺),但坐月過後,餵奶便成了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所有在職母乳母親在回到工作崗位的時候,也會面對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泵奶」(吸奶)。

曾經泵奶的母親大概會有共同經驗,那就是泵奶實在不容易。要泵奶,首先要有泵奶機,那些泵奶機,基本上是一分錢一分貨,一點也不可以便宜。要便宜一點的,很多人會買水貨,部分人會租用。泵奶機連同其配件(包括喉管、泵、吸盤、儲存工具、清洗工具),看上去就好像上太空的火箭一樣繁複,而且清洗非常麻煩。

不過,器材不是泵奶最令人頭痛的問題,泵奶才是。不論你用的泵奶機有什麼號稱人性化的功能,那仍然是機器。母親的身體對吃奶的嬰兒最有反應,對那冷冰冰的機器始終反應有限,於是泵奶的份量很多時候會比「埋身」少。加上工作場地餵奶,感覺就是不自在,母親感覺不自在,奶量又打折扣。如果僱主能夠提供一個舒適和安全的環境,那還好一點,可是我聽過很多人只能在公司的雜物房甚至廁所裏面泵奶。這樣的環境,泵不到奶十分正常,那還不計僱主的微言。

早前一宗偷取女同事放在雪櫃的人奶的案件,某程度上也提醒我們,心理不平衡的同事也可能是母乳母親的威脅。

聽過很多母親說,要堅持邊上班邊泵奶實在令人身心俱疲,所以不出半年便無奈放棄。而一旦放棄了,便會停奶,幼兒便要轉吃配方奶粉。在這個生活成本高昂的社會,要放棄工作實在不易,停止餵哺母乳很多時是個無奈而痛苦的決定。

公眾場所的阻撓

即使是「埋身」,在公眾地方很多時候也會招來不友善的對待,最常聽見的是商場保安或者多事的路人阻撓,彷彿在公眾地方餵奶是一件不見得光的事。今年3月,前歌手官恩娜便曾經在酒店的更衣室餵奶時被一名婦人侮辱;近年亦不時會見到網上有人拍下母親餵人奶的畫面上載網上批評。令人慶幸的是,這些相片放上網之後,站出來指正貼圖者不是的人總多於和應的。早前有的士司機拍下乘客餵奶照片放上網,加一句「咁都得」,引來了很大的反彈(註一)。這種事情不時出現,反映了社會仍有一部分人對於餵哺母乳仍有很大的偏見。

當然,有些人會說餵奶會令在場的其他人尷尬。身為男性,我明白這種所謂的尷尬。不過這種尷尬是不是成為阻礙餵奶的理由?當然不是。一些母親為免引起不必要的注目,餵奶時會用餵奶巾或者圍巾遮掩。長遠來說,其實社會需要的是思維上的改變,而不是餵奶巾。

餵哺人奶為何成為落後象徵?

在西方先進社會,公眾地方餵奶是一件光明正大、正常不過的事,即使是聽長輩們憶述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餵奶也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事。究竟是什麼令我們對於公眾地方餵奶產生了不良的感覺呢?聽上一輩的母親回憶說,早在1970年代,醫院已有在婦產科病房提供奶粉商給予的免費奶粉,護士也會鼓勵母親們餵奶粉。這種推廣手法令很多母親沒餵過母乳便習慣了用奶粉。當然,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吸引大批婦女外出工作,奶粉本身已有很大的市場,加上醫院配合、電視廣告攻勢,奶粉成了進步的象徵,餵哺母乳反而被視為落後,公眾地方餵奶也變成了被白眼的行為。

經過倡議組織多番爭取,公立醫院在2010年才開始遵照《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不再讓奶粉商提供免費奶粉,轉為招標採購,而且不讓母親在醫院取得免費奶粉樣本。不過,經過奶粉商三十多年來在醫院的推廣,風氣已經形成。直到現在,雖然公立醫院已經不再提供免費奶粉樣本,但我仍聽過婦產科人員建議新手母親給初生嬰兒「補奶」(吃配方奶粉)的故事。

直至現在,新手的母乳母親仍然會不斷聽到親朋戚友提議她們轉用奶粉,當中的原因很多,例如吃奶粉的幼兒似乎「健碩」一點、吃奶粉飽肚一點所以少些哭鬧、泵奶很麻煩等等。其實關於育兒的問題,彷彿人人都是專家,人人都有意見,新手母親本來已經身心疲憊,很容易因為旁人的意見而感到壓力。那些轉用奶粉的意見,即使是善意的,也會對於母乳母親造成困惑。

香港的無奈與落後

當然,我十分肯定會有人提出質疑,說支持母乳的人「污名化」奶粉、漠視在職母親的難處、不理會母親可能體質欠佳的情況。我想,身為父親,應該可以抽離一點看這個問題吧。

其實母乳對幼兒有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過無奈香港的生活成本高得令大部分父母不得不外出工作,餵哺母乳成了超級奢侈品。能夠同時兼顧上班和泵奶的母親,基本上是能人所不能。這是香港社會的無奈,但正因為這種無奈,我們更應該為肯嘗試餵母乳的母親多做一點。

現時香港沒有任何法例保障餵哺母乳的權利,對岸的台灣早在2010年已經通過了《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禁止任何人「禁止、驅離或妨礙」在公共場所哺乳的母親,也規定一定面積以上的公共場所必須設有哺乳室。這種法律上的保障,香港似乎未聞樓梯響。立法的作用,不只是提供法律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其宣傳效果,讓社會知道尊重餵哺母乳的重要性。說到底,社會需要的不只是法律保障,更重要的是教育──讓香港更接近先進地區的教育。

(庫斯克,香港知名網上博客、通識教師、專欄作家)

註一:後來司機被警察以「不誠實取用電腦」罪拘捕,雖然我對他的行為十分反感,但認為以這條罪來拘捕大有問題,在此不贅。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