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在老屋,上演一場穿越劇:「文創」以外的老屋活化術

當老屋更新與活化的議題愈演愈烈,或許我們該問的是,活化到底怎麼活?如今一種全新的「聽老屋說故事」正方興未艾。

特約撰稿人 鄒欣寧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6-12-07

聽房子在說話。
由飛人集社劇團策劃的劇場活動「聽房子在說話」。

「文化保存」和「都市更新」,兩道看似矛盾的城市治理習題將台灣的老房子重新拱上枱面,一時間,老屋翻新成了建築界酷愛的新玩意,餐飲、設計、觀光等業種更挾着文創商機直驅而入,一棟棟簇新的老屋,以美食、旅店、商品販售吸引遊客流連。消費的手段具足了,老屋最迷人的味道卻仍隱蔽在磚瓦和木作之間。那股味道,有人稱之為「歷史」,軟調點說,叫「故事」。

老屋的故事能怎麼說?除了文史工作者進駐解說老屋歷史文化,一種全新的「聽老屋說故事」正方興未艾──藝術家在老房子裏進行表演,邀訪客近距離觀看,這種講究「體驗」、「沉浸」、「特殊場域」的劇場創作在充滿懷舊氛圍的老屋上演,就像真人實境穿越劇,在歷史場景中說故事的魅力,不只號召一群藝高膽大的創作者,更吸引了不甘走馬看花的老屋迷,城市生活空間的記憶至此真正活了起來。

《你所不知道的台南小吃》演出劇照。
《你所不知道的台南小吃》演出劇照。

場景一:台南兵工廠.321小戲節

從公園路拐進321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棵偌大榕樹,樹蔭之後是屋舍儼然的日式平房聚落。這裏是老台南人口中的「兵工廠」,清朝、日治時期的軍事要地,平房則是日軍步兵第二聯隊作為官舍用,後來又成國軍眷舍和成功大學教師宿舍。

2003年,此處成為全台灣第一個以「官舍群」指定為古蹟的案例,2013年更在一群藝文團隊進駐後,變身為「321巷藝術聚落」,其中之一正是在地最老牌的台南人劇團。

「台南人戲花園」所在的第199號房舍,過去是日本官兵的俱樂部,團長李維睦一眼相中裏頭寬敞、開闊的隔間,「很適合裝台做戲!」進駐後,遂和團隊花大半年慢慢修復這間破敗腐朽、檜木地板和牆面被竊走的老房子。

「劇團搬過很多次家,有很多改造空間的經驗,雖然面對的是老房子,但我們對環境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我們不只是修繕,還一邊構想如何讓這裏變成一個劇場的替代空間,提供觀眾不同於劇場的看戲體驗。」李維睦在老屋裏外指點說明:房內可設觀眾席,也可拆掉日式門窗,將座位從屋裏排到屋外,欣賞戶外的演出;也可以完全離開老屋,在院子搭舞台和觀眾席,最多可容納120人。

《陳X雄》演出劇照。
《陳X雄》演出劇照。

「本來我想的都是固定座位,但『小戲節』的導演們對空間的想像更自由,就打破了模式。」李維睦說的,是2014年起開辦的「321小戲節」,每年邀請不同劇場藝術家來321藝文聚落,在不同老屋創作、演出。藝術家必須在此生活一段時間,「感受這裏的樹、風聲、光線⋯⋯在這種和劇場截然不同、充滿變動性的環境下創作。」

受邀藝術家們也都繳交出令人驚喜的成績。年輕導演黃丞渝發展出《你所不知道的台南小吃》系列作,讓觀眾自由走動、欣賞老屋不同角落上演的劇情,李維睦更在現場精心烹調魯麵、魚丸湯供觀眾邊吃好料邊看戲。《陳X雄》則以紗幕包裹老屋內部,製造降靈會的曖昧氛圍。劇團也曾在演出之間安排聚落歷史導覽,讓一度自市民集體記憶消褪的兵工廠,透過藝文活動的觀演再度現身。

「台南有很多值得用藝術眼光重新看待的地方」,李維睦說。當老屋欣力、古蹟活化喊得震天響,政府若願意信任藝術家,把空間交給創作者揮灑,而不僅只是招商營運,將有更大機會為城市創造出令人難忘的文化意象,「藝文聚落進來這幾年,慢慢把台南人吸引過來。」人來,戲來,文化活過來,老屋也就活過來了。

三缺一劇團2016海港山城藝術季演出劇照。
三缺一劇團2016海港山城藝術季演出劇照。

場景二:基隆南榮路73號魏齒科.海港山城藝術季

南榮路73號乍看是棟尋常不過的五樓建築,一樓販售安全帽的店面,過去是基隆人熟悉的「魏齒科」,樓上四層則是魏醫師住所。人們不一定知道的,是當年魏醫師仍是地方上叱吒風雲的人物時,許多黨外運動人士都曾來到這棟五樓建物,或歌舞昇平,或寄居避禍。

魏醫師壯年就因病離世,妻兒子女不久也拋下舊宅離去。多年後,他的兒子魏雋展帶着自創的「三缺一劇團」回到廢棄老屋,在這裏連續三年策劃「海港山城藝術季」,邀請藝術家們以老屋為題,自由創作展演。

11月甫結束的第三屆藝術季,共有三齣小戲和一個聲音裝置在屋內上演。此次三缺一劇團邀請同為基隆人的劇場工作者周伶芝擔任策展顧問,透過前期的田野調查和文獻蒐集,藝術家們把港口和漁市的叫賣聲響,著名的基隆鬼故事景點「美琪酒吧」等,一一化為老屋裏的戲劇。當觀眾在魏家不同樓層間遊走,驚訝觀看屋主當年遺留未帶走的滿屋物件時,表演也同時對他們傾訴着屋外、屬於基隆城的集體空間記憶。

「魏齒科的房子本身已充分展現了基隆從繁華到沒落的過程,」周伶芝說,「我們試着探索、呈現的,是基隆作為一個城市劇場空間,它所承載的身體經驗、生活經驗是什麼?它又和這房子的空間肌理和生活記憶產生怎樣的關連?」

若非觀賞演出,恐怕難有機會進入這樣的私宅自由窺探。在劇團提供的空間分布圖上,作品展演區域和魏家生活空間交疊呈現,在這裏,老屋上演的已不只是穿越劇,毋寧說是一場平行宇宙層疊相映的奇幻劇;窗外,通往南榮公墓的馬路為這充滿故事的老屋下了又一個迷離的註腳。

聽房子在說話。
由飛人集社劇團策劃的劇場活動「聽房子在說話」。

場景三:台灣6城7老屋.聽房子在說話

以「超親密小戲節」在台北不同街區的非劇場空間演出小型戲劇、養成一批死忠「遊客型觀眾」的飛人集社劇團,今年延續對城市空間的探索,策劃出全新的劇場活動「聽房子在說話」,選定台北、台中、嘉義、花蓮、高雄、雲林等六個城市的七棟老屋,如陽明山舊美軍宿舍「草舍」、花蓮女中舊校長宿舍、菜市場裏的老屋咖啡館「奉咖啡」等,在其中上演一場由偶戲和講座共構的新型態展演。

「很難和人描述這是一場怎樣的表演,」飛人集社的團長、也是「聽房子在說話」的總策劃和導演石佩玉說,「我希望創造的是一種類似去美術館看展覽的體驗,而不是既定印象中的劇場表演。」於是,走進老屋,你會看見操偶師操着老婆婆偶,一面把玩屋裏的老東西一面掉入回憶;時而看見昏黃斑駁的牆面上,有光影戲浮動;你也會聽見在老屋生活過的老人家藉由訪談錄音現「聲」說法;更可以啜飲着紅酒或咖啡聆聽講座,在感性的戲劇演出外,對老屋身世有更立體、知性的認識。

一切的經驗,都是為了「讓觀眾意識到老屋是主角、發現老屋裏的生活型態,展現老屋的更多面向和可能性。」石佩玉說,自己原本就對建築頗感興趣,2014年應台南人劇團之邀,在321藝術聚落的「萬屋」演出後,更對在「表情豐富、氣氛濃度高達一百」的老房子創作戲劇生起濃厚興趣,便在自家劇團策劃跑遍全台老屋的高難度巡演。

「光是找老屋,製作人就快發瘋。全台可以售票演出的老屋不多,歸市府財產的不行、保留未動作的不行,有些已經有商業行為,像是餐廳、咖啡館進駐,也不是我們目標。」好不容易找到的七間中,花蓮舊校長宿舍和雲林故事館兩間都是日治時期建造,場勘丈量時,劇團赫然發現「從走廊寬度、高度、隔間……所有規格都一模一樣,日式建築真的很驚人!」

聽房子在說話。
由飛人集社劇團策劃的劇場活動「聽房子在說話」。

儘管相中的老房子個個都有獨特身世,石佩玉無意說故事,「我不想把老屋當成歷史背景,而是藉由空間的氛圍、物件的質感,引導觀眾發現『老屋』本身,親密地感受木頭上的痕跡、紙窗、從門外灑進來的燈光……」

這些難以言詮的空間感覺,是石佩玉認為最值得創造、也值得訪客一試的觀賞經驗,「在老屋做戲,就是把人在日常空間的生活加以劇場化,」她形容,「空間裏存在活生生的過去。我們不是再現它,而是把它汲取出來,讓人重新感受。」石佩玉所試圖創造的,已經超越「故事」和「歷史」,而是人在空間與時間交錯下的感官經驗。

當老屋更新與活化的議題愈演愈烈,或許我們該問的是,活化到底怎麼活?讓老屋從屬於當代人的消費生活是一種,但對於不擅長累積歷史、面對記憶的台灣人來說,透過藝文體驗召喚老屋中的歷史情懷和往昔生活,是更迫切而必要的集體精神活化。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