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已成江湖,浮沉其間的不僅有隱私窺探者,還有危險的犯罪分子與黑客。但對普通用戶而言,並非關閉網頁或刪除 App 就能讓自己來去無蹤,在使用社交、購物、搜索以及其他服務時,我們均會有意無意留下眾多個人資訊,包括照片、密碼、搜索記錄等等。
如何能使自己快速地「深藏功與名」呢?瑞典程序員 Wille Dahlbo 和 Linus Unnebäck 或許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他們創建的網站 deseat.me 能以簡單方式「清理用戶在互聯網上的存在」,減少隱私泄露風險。

整個過程只需要三步就可以搞定。使用者首先需要在該網站登錄 Gmail 帳戶,並同意授予網站權限去查看 Gmail 郵件與設定,網站就能夠顯示用戶以該 Gmail 帳號所登入或綁定的各類網站清單。然後用戶可以選擇將特定的網站歸入刪除或退訂服務隊列,便可以清除自己賬號在該網站留下的所有痕跡。
或許你會擔心這同樣會威脅到自己的隱私,但開發者 Dahlbo 和 Unnebäck 表示郵件掃描過程只在用戶本人的計算機上進行,期間並不會調用網站伺服器,而且該網站使用 Google 的網絡資料授權協定 OAuth,這意味着開發者並不能訪問到用戶的登錄信息。
你告訴我們的唯一東西就是你想清理哪個帳號的資料,僅此而已。
受限於開發者的時間與精力,該程序目前僅支持清理以 Gmail 註冊或登錄的相關網站服務,對於 Outlook 或者雅虎郵箱等都無能為力。雖然並不能做到一鍵清理,但也算聊勝於無。
另外,即使是 Gmail 帳戶,對於某些不規範的小網站,Deseat.me 也是束手無策,所以刪除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無法點選的灰色按鈕。不過,如果你想清理的資訊是在 Facebook、Twitter 和 Evernote 這樣的大網站上,Deseat.me 完全可以勝任。
聲音
互聯網是一個既美麗又恐怖的地方,有時候你想從中「刪除」自己並不令人奇怪。
如果你覺得自己公開在網絡上的私生活太多了,這有可能是一種解決方式。
Gmail
來源:每日電訊報、每日郵報、The Next Web、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