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科學家說,讀小說的人更富有同理心

刊登於 2016-11-15

科學家說讀小說的人更有同情心。
科學研究顯示,人們通過將自己帶入故事,可以提高對他人的同理心。

「一本書必須像一把斧頭,能擊破我們心中那片冰封的海」——卡夫卡這句名言或許不乏某種科學根據。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通過代入故事中的角色,人們鍛煉了理解他人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在日常生活中對他人的同理心(empathy)。(點擊短片,了解作家 Brené Brown 如何區分同情心(sympathy)和同理心)

這份研究發表在知名科研期刊《細胞》(Cell)的旗下子刊《認知科學趨勢》(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上。論文作者、多倫多大學應用心理學教授 Keith Oatley 邀請252位成年人參加名為「眼睛裏的大腦測試」(Mind in the Eyes Test)。受試者需要在36幅只顯示人的眼睛的照片裏,辨別出「有回應的」、「驚恐的」、「惱怒的」以及「煩躁的」四種情緒。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閲讀非虛構作品的受試者來說,閲讀虛構作品的人辨別情緒的準確率更高。

小說是對於真實的社交世界的模仿。就像人們能通過飛行模擬器鍛煉飛行能力一樣,閲讀小說也能提升人的社交能力。

多倫多大學應用心理學教授 Keith Oatley

Oatle 分析稱,人們在閲讀的過程中,會不斷和文本發生諸如聯想、情緒投入等多種互動,再加上小說中的人物及處境通常比我們日常所見更細膩、複雜,相信閲讀小說至少能在短期內提高人辨別及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近年有不少研究都在探索小說對大腦的影響。2013年一項針對超過1000人的研究顯示,同樣是虛構作品,但比起恐怖文學或者言情小說,閲讀狄更斯這樣的嚴肅文學作品,會更能增進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這份論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在 Oatle 看來,這類研究的出現,部分歸因於近年心理學領域對於想像力作用的關注。他介紹指,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的掃描結果顯示,僅僅是像「深藍色的毯子」、「綠色條紋的鉛筆」這種簡單的描述,都能讓大腦中負責記憶和學習的海馬體處於高度活躍的狀況,「這讓研究者開始好奇讀者的大腦力量究竟是怎麼樣的」。

不過也有研究者提出將小說閲讀能力,直接等同於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能力「有點奇怪」。利物浦大學心理學教授 Philip Davies 就表示:「小說的重點在於讓人們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很多時候,它帶給你的更多是困惑,而且教導人們不要隨意做出結論」。

而作家 Lee Siegel 則在《紐約客》上撰文批評這類研究藴含的實用性目的,彷彿小說非得要教會人什麼才有價值似的。他表示,虛構作品的自由性,正在於它不需要有什麼實際用途。「當詩人奧登說『詩歌不讓任何事情發生』時,他並不是在抱怨,而是在歡呼」。

聲音

有兩種作品,一種是「作者式的」,你在閲讀時必須得參與其中,填補空白;一種是「讀者式的」,作者控制讀者的閲讀經驗,人們獲得娛樂。文學作品屬於前者,它讓你進入全新的環境,然後你得自己在其中尋找出路。

心理學家 David Comer Kidd

同理心(empathy)現在是極受歡迎的性格特質了,不過要注意的是,敏感和温柔並不想當然的與同理心掛鈎。在現實世界裏,一些最具備同理心能力的人是商人或者律師,他們能迅速識別你的情緒,做出回應,然後完成一筆交易或者打贏一場官司。

作家 Lee Siegel

我至今記得讀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死屋手記》時裏面那句「他也有母親」。對我來講,文學的意義就在於這個「也」字。這意味着我們應該相互理解、相互原諒,不互相評判。我們得理解人性本善,但也會在特定情況下做惡。

埃及作家 Alaa Al Aswany,阿拉伯世界裏最暢銷作家之一,曾在茉莉花革命中發揮重要作用

來源:華盛頓郵報衞報紐約客Medical News Today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