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2016美國大選

文革中的美國大選:「帝國主義」銷聲匿跡

中國官媒近半個世紀前,已經不提「美帝」了。

特約撰稿人 王一葦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11-12

#2016美國大選#美國

編者按:每四年的美國大選,是中國大陸公眾生活中的熱門話題。從官方媒體到論壇微博,到處是候選人與選舉關鍵詞。而由於信息不暢或扭曲,以及觀念異同,觀察中國大陸輿論對美國大選的態度,頗耐人尋味。

端傳媒陸續推出「美國大選在中國語像分析」系列文章。通過對官方媒體及民間輿論中關鍵詞及數據的解析,透視歷年來大陸輿論中的美國總統選舉。我們選擇了中國普通公眾表達公共意見最頻繁的新浪微博與代表中國官方語態的《人民日報》作為觀察對象,相關數據不包括本次選舉,而是過往歷年。

題圖
《人民日報》與美國大選。

今日中國的留學生們把「美帝」掛在嘴邊,就像稱呼英國為「腐國」一樣自然。殊不知它的全稱「美帝國主義」,早從1968年開始,就在《人民日報》上銷聲匿跡了。

《人民日報》關於美國大選的報導始於1948年,從1952年大選開始,報導中出現以「帝國主義」指代美國的說法。1960年的16篇報導中,「帝國主義」出現了26次。1964年,「帝國主義」這個詞在美國大選相關報導中達到高峰,在14篇報導中出現40餘次。

「帝國主義」在美國大選報導中的出現次數。
「帝國主義」在美國大選報導中的出現次數。

比如1964年一篇文章《怎樣看待約翰遜當選》,用了一連串形容詞評論選舉的勝利者約翰遜,形容他是「面目猙獰、張牙舞爪的美帝國主義的窮兇極惡的頭子」。

這篇文章中,「帝國主義」一詞出現了23次。

在蘇聯還是「老大哥」的年月裏,美「帝國主義」是列寧筆下「壟斷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也是梁啟超《自由書》中所言,「干涉主義之別名也」。因此與「帝國主義」相聯繫的詞,還有「壟斷資本」和「侵略政策」。這兩個詞的出現也很有規律。

「壟斷資本」在美國大選報導中的出現次數。
「壟斷資本」在美國大選報導中的出現次數。
「侵略政策」在美國大選報導中的出現次數。
「侵略政策」在美國大選報導中的出現次數。

很明顯,三個詞的曲線有一些共同特點:1948年到1968年間有兩座「駝峰」,1968年之後詞語沉寂。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波折?1956年是蘇共「二十大」召開,赫魯曉夫揭露斯大林的年份,也是中蘇「十年論戰」的開始。正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我的朋友」,與蘇聯劃開界線的同時,不免向西方陣營挪動一小步。《人民日報》這個敏感的風向標,報導美國的語氣在1956年就已出現微妙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11篇報導中,還出現了一則標題為《蘇聯政府接受邀請,派代表參觀美國大選》的新華社通訊稿。這也是至今所有美國大選報導中唯一一篇講述蘇美交流的報導。

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分歧,以及1958年的炮擊金門,將中美關係緩和的萌芽重新雪藏。因此1960年和1964年,三詞均出現顯著反彈。

1960年的美國大選,《人民日報》盡奚落之能事。

文章《美國大選醜聞多》中描述了競選者甘迺迪和尼克遜的「醜態百出」。比起尼克遜在競選中 「一次又一次地患感冒」,甘迺迪的形象更為滑稽——文章寫道,「由於叫喊太多弄壞了喉嚨,他在競選初期曾經『完全失聲』」。另外,「為了欺騙選民,他每天同人握手幾千次,以致手上起了泡並扭傷了手指」。

文革期間,《人民日報》的版面上充斥著「革命委員會」、「奪權」的報導,國際事務的篇幅有所減少。對美國大選的報導也從1964年的14篇,驟降至1968年的3篇,之後兩屆(1972年和1976年)也都僅有兩篇。1968年,《人民日報》上的美國選舉仍然是「醜劇」和「騙局」,總統候選人仍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美國已經不再是由「壟斷資本」操縱,實行「侵略政策」的美「帝國主義」,而僅僅是「反動統治集團」和「壟斷資產階級的代理人」了。

1964年和1968年美國大選報導詞彙對比。
1964年和1968年美國大選報導詞彙對比。

「九評蘇共」之後,中蘇兩個國家的意識形態之爭,逐漸演變為政治、外交與軍事上的衝突。中美關係則在1971年的「乒乓外交」後破冰。1972年,連「醜劇」、「騙局」等表述也退出了《人民日報》的舞台。

「醜劇」在美國大選報導中的出現次數。
「醜劇」在美國大選報導中的出現次數。
「騙局」在美國大選報導中的出現次數。
「騙局」在美國大選報導中的出現次數。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