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在不同年齡階段,科學家取得重大成就的機率其實一樣

刊登於 2016-11-09

不論在哪個年齡段,科學家們都可以取得最佳成就。
科學家在不同年齡階段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機率其實一樣。

達爾文(Charles Darwin)29歲得出物競天擇理論(natural selection,又譯:自然選擇理論);居禮夫人(Marie Skłodowska Curie)不到30歲開創放射性(Radioactivity)研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26歲迎來他的「奇蹟之年」……

不少人認為,科學領域中大部分激動人心的成果,通常發表於科學家職業生涯的早期。然而,由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近日在學術雜誌《科學》(Science)上發表論文,其中經過對眾多科學家職業生涯的大數據分析,發現具影響力的科學成果是個性、持續性、純粹的運氣以及智力等多種因素的結合;反而,在科學家的各個年齡階段,發表出重大科學成果的概率其實都一樣。

年齡或者身份與論文的重要程度無關……歸根結底是永不放棄,因為一旦放棄,就意味着創造力的枯竭。

美國東北大學物理學家、論文通訊作者 Albert-Laszlo Barabasi

該團隊的研究從物理學家入手,追溯1893年以來的文獻資料,鎖定了2856位物理學家;這批物理學家均擁有至少20年以上的職業生涯,且每5年發表至少1篇被廣泛引用的「有影響力」論文。團隊就他們的論文發表於職業生涯哪一個階段,進行了數據分析。

結果顯示,雖然年輕的物理學家有更多的成果,但他們的成功其實與年齡無關,而是因為生產率——年輕的科學家會嘗試更多的實驗,所以他們碰到「好東西」的可能性也更大。也就是說,假設生產率得以維持,科學家們在50歲時產出重要成果的可能性與25歲時相同。

而成功概率是隨機分布的,能否在正確的時間致力於正確的項目是運氣問題。然而,偶然的選擇是否能夠轉化成有影響力的、被廣泛認可的貢獻,很大程度上更依賴另一要素,研究人員稱之為 Q 因素。

Q 因素大致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能力,其中又包含了各種各樣的元素,如智商、野心、執行力、樂於接受新理念、與團隊協作的能力等。甚至,寫作論文時所採取的表達方式,也可被納入 Q 因素之內。

「Q 因素是如此有趣,因為它可能包含一些人們本身具有、但不被視為成功關鍵要素的能力,」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 Zach Hambrick 說,「以數學心理學領域為例,假如你發表一個有趣的研究成果,但論文寫得令讀者難以閱讀的話,你就不會獲得廣泛的影響力。」

研究人員還稱,Q 因素最令人驚奇之處,是它不會隨時間而變化;這打破了一個常見的假設,說明了一個人累積的經驗愈多,未必就愈能夠在特定領域取得重大成就。「這令人震驚,」論文通訊作者 Albert-Laszlo Barabasi 說,「我們發現 Q、生產率和運氣這三個因素是互相獨立的。」

除了物理學家,研究人員還收集了其他領域科學家的數據資料,經分析後發現其結論同樣成立。

綜合其研究結果,該團隊得出結論——大獲成功的論文是 Q 因素、個人在某特定領域的能力優勢以及運氣相結合的產物。而就更廣泛的意義而言,不僅科學家們要找到與自身特質相契合的實驗項目,作家與寫作題材、音樂家與演奏風格、舞蹈家與舞蹈種類等,都需要相互匹配才能提高成功機率。

因此,一個高生產率的人也可能永遠不會很成功,Q 因素優秀的人也可能職業生涯很失敗。「無論你怎麼稱呼 Q 因素,它在不同領域的作用是有差別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榮譽教授 Dean Simonton 說道,「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有些人在某一領域非常成功,但更換職業後就變得平平無奇。」

聲音

想要成功,任何時候都不晚。

紐約時報科學記者 Benedict Carey

朗馬克(Jean-Baptiste Lamarck)在1801年、即他57歲時首次發表了關於演化的文章,66 歲時終於發表他關於進化論的偉大著作《動物哲學》(Philosophie Zoologique)。這個例子說明了我的觀點,那就是有必要將特定理論所處的社會背景考慮在內。具有爭議的理論往往會在科學家晚年才得以出版,因為這時候他們已經有更多的智慧和名譽地位來支持自己提出的理論。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心理學家 Frank Sulloway

生產率

生產率是一個經濟學術語,是指由原材料變成產品的過程中的效能和效率表現,是某段時間內每一單位勞動投入所得的產量,以較少的資源投入生產出較多的產品即是生產率提高。今日人類工作時間並非比古代人更長,而是在工作上透過科技而更有效率因此獲得比古代人富足的生活,生產率提高是經濟成長的真正本源,能帶來長遠的經濟效益及提高生活水平。(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紐約時報ScienceMagPhys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