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國大選第三重要的搖擺州份,當屬俄亥俄州(Ohio)。俄亥俄州歷來被視為美國大選風向標,自1944年至今,俄亥俄州選民僅僅在一次大選中,未能把他們選擇的候選人送入白宮(1960年的尼克遜),令美國人有“As Ohio Goes, So Goes the Nation”一說。
雖然俄亥俄州在海外不太知名,但對美國人來說,這個州也有特殊象徵意義,在早期美國歷史的角色尤為重要。由於它在北方位處中央,在南北戰爭期間成為重要基地。北軍最著名的將領,包括後來的總統格蘭特將軍,都是俄亥俄人,且此後也有不少總統來自俄亥俄州。更有趣的是,曾經有一個龐大的德國移民社群在俄亥俄州定居,雖然經歷了兩次大戰,被排掉的排掉、同化的同化,但還是令俄亥俄州與別不同。
至於俄亥俄州對選舉的重要性,除了因為票數,也因為一個象徵意義:它的結果屢屢成功對應全國大選結果,因為該州的狀況,正好是全美的縮影。俄亥俄州不僅有現代化的大都會區,也有傳統製造業、農業集中的區域;人口的城鄉分佈、就業分佈和種族分佈的比例,亦較其他搖擺州份更接近全國平均水平。俄亥俄州選民傾向雖屬「中間偏右」,但總體以務實著稱,政治立場一般不趨向極端。
如果說,2000年佛羅里達州選民最終決定了小布殊(小布希)的勝利,在2004年,這一決定權就落入俄亥俄州手中。當時選前民調顯示,角逐連任的小布殊與民主黨候選人克里(凱瑞)的支持率極為接近,甚至連遠隔大西洋的英國《衛報》都發表評論文章,號召讀者寫信給美國俄亥俄州選民,讓他們投票支持民主黨候選人,以扭轉美國新保守主義外交政策。最終克里在俄亥俄還是以2%落敗,令小布殊留在白宮。在奧巴馬(歐巴馬)勝出那兩屆,他也同樣能勝出俄亥俄州,可見俄亥俄州的影響力,是如何深入民心。
白人比率高,抵制外來移民
不過到了今年,俄亥俄州是否仍能一如以往,扮演象徵全美的風向標?似乎不大可能。在最近十年,俄亥俄州的人口結構變化,與全國數據之間逐漸產生了差距,而這一差距,只會讓俄亥俄州相較於全國平均情勢更有利共和黨。
俄亥俄州目前人口達1100萬,擁有18張選舉人票,65歲及以上人口佔15.9%,亦屬高齡州。最值得留意的是白人比率高達79.8%,遠高於全國的61.6%。俄亥俄州對外來移民的抵制態度,正是造成該州人口結構與全國大勢發生偏離的背景,這一態度同時也導致人口老化、經濟增長放緩,乃至出現衰退危機。特朗普(川普)高呼貿易保護主義、反移民,深得俄亥俄州本地人認可,甚至可謂度身訂做。
民調原來顯示,特朗普與希拉莉(希拉蕊)在俄亥俄州持續拉鋸。不過到了最後關頭,特朗普已出現領先趨勢,按目前推演,結果可能出現歷史性的特例:勝出俄亥俄,但在全國落敗。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