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將於11月8日進行,受最新一輪「電郵門」事件影響,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莉(Hillary Clinton)對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民調上的領先優勢正逐漸收窄,令大選結果平添變數。在投票日來臨前,東非國家肯雅(Kenya,台譯肯亞)一間軟件公司 Ushahidi 啟動名為「美國大選監督者」(USA Election Monitor)的平台,追蹤用戶在網站、電子郵件、手機短訊和 Twitter 上報告的違規投票行為,並集中在交互式地圖上發布。
Ushahidi 是一間非營利開源軟件開發公司,專門從事公眾信息分享、可視化及交互式地圖等平台開發。公司於2007年肯雅總統大選後的暴亂中成立,其名稱“Ushahidi”在斯瓦希里語中意指「證詞」。
2007年肯雅總統大選後,反對派指責獲勝的齊貝吉(Mwai Kibaki)在投票中有舞弊行為,從而引發暴亂。由於齊貝吉對媒體實施管制,使得網絡成為暴亂中唯一的資訊分享渠道,Ushahidi 應運而生——通過該公司開發的平台,暴亂現場的見證者可分享重要資訊,再由 Ushahidi 結合這些信息的具體位置顯示在 Google 地圖上,起到指引救援者、共享資源以及監督當局的作用。
我們的平台原來僅為肯雅而設,如今卻能為全世界的人服務。身為一位公民,若能透過設計的軟件功能使更多人分享資訊,這一定有助於大家掌握世界的脈絡。
得到矽谷支持的 Ushahidi 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共地域信息傳播平台之一,其開發的用於監督的選舉地圖、貪污地圖、環保地圖等陸續出現在不同國家。
在本次美國大選中使用的交互式地圖平台,用戶可以將報告的異常事件按投票故障、現場暴力、選民壓制(voter suppression,包括用恐嚇、誤導、延長排隊時間等方式降低某地的投票率)等不同類型進行標記。Ushahidi 執行長 Daudi Were 對科技媒體 TechCrunch 表示,除了異常事件外,本次開發的平台也可以報告投票中的正面事件或「未出現任何問題」。
該平台目前由 Ushahidi 公司肯雅總部以及分布在包括美國在內的8個國家的30名員工來維護。公司同時也在面試志願者,讓他們參與信息查證,並訓練其如何篩選、確認各地用戶報告的選舉事件。Were 表示,公司在平台設計及對員工的要求上,均會確保移除信息上傳者的主觀感受,保留客觀信息並查證每一條消息。
儘管美國選舉投票中的舞弊行為並不多見,但公民自發的監督也並非沒有意義。特朗普近期將矛頭對準選舉系統、傳媒和民調機構,多次在 Twitter 發言抨擊這屆大選被「操控」,甚至呼籲其支持者屆時到票站「監督投票」。輿論認為,他的這些言論可能會在選民中引起恐慌,甚至對投票造成干擾。
2007-2008年肯雅危機
來源:Quartz、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