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吳強:加稅會帶來抗爭嗎?「十二萬」的陰影與中國中產階級

財政的困難,或許是地方和中央急於開徵各種直接税或增加所得税的原因,但直接税的政治意涵少有人提及。

中國大陸公民年入超12萬者將被加税?雖然這一消息這幾天在內地傳開,卻迄今沒有哪個部委機關出面證實,似乎又是一次政策變動前的例行放風。不過,這次和之前可能不一樣,波瀾之後,或許就沒有然後了。

12萬就躋身高收入階層?內地社交媒體的第一反應是:R U kidding me? 一副驚掉下巴的模樣。畢竟,年入12萬,即月入1萬,對京滬穗深(編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特大中心城市的居民來說,真是一個尷尬的收入分界線。從12萬往上到20萬的區間裏,密集着剛剛擺脱「屌絲」低薪階層的普通白領。他們剛夠勉力維持最低水平的中產生活,卻處在中間階級的最底層,隨時面臨貧困化,又難以企及更高收入。

當然,這個收入水平如果放在內地許多三、四線城市,當地房價和消費水平低,可以過上相當優裕的生活,的確算上「高收入階層」。但12萬之所以成為劃線的依據,還是因為國家統計局的收入統計口徑所致。

按統計年鑑和城調隊入戶調查的分類辦法,居民收入被等分為五組:低收入、中等偏下、中等收入、中等偏上和高收入。雖然2015年全國城鎮人均收入為31195元,但是按照五分之一線劃分的高收入戶,北京2015年該組平均收入為103748元。考慮到高收入戶組的實際收入一向被低估,且在統計口徑上去除了2013年前一直有的借貸性收入(2012年為17,521元,同比增長3 .1%),那麼人均年12萬確實反映了統計部門對城鎮居民20%「高收入」群體的劃分標準。

問題在於,可能有百分之十幾的所謂高收入者,擁擠在12萬到20萬之間,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另60%的中等收入者相比,可能只是略為高質一點,卻需要付出更大代價,並可能承受着更大的「税負痛苦指數」,以及因為子女教育、房貸等產生的更大財務壓力。而他們卻要努力維持所謂「新興中產階級」的體面生活和再生產。

這個所謂「中間收入群體」的中間,也正是在過去數年政治上開始覺醒的新興社會群體。這個群體一方面開始介入公民社會和公益活動;另一方面,他們的忍耐,很大程度上又影響着今天中國的「沉默大多數」。

但是,今年初以來,相繼傳出即將開徵「遺產税」、「房產税」等稅種的新聞,加上對這部分「高收入」人群特別課税的「流言」,這幾日中國內地社交媒體上人心騷動,在稍有歷史常識的人看來,似乎越來越接近法國18世紀的情形。

在大革命前夜的18世紀,因為支持北美獨立運動、並與英國爭奪北美殖民地,法國財政連年告急,「第三等級」的抗税運動此起彼伏,1789年7月,面包價格漲到有史以來最高水平,最終爆發大革命。而中國本屆政府上台伊始,王岐山等人就不斷向各界吹風《舊制度與大革命》,顯示他們對這段歷史的熟衿。路易王朝的絕對主義專制本來就是以税收為中心,繁榮上升的經濟卻不敵王室自身奢華和對外戰爭的需要,但將不滿轉為革命的領導者卻非馬克思所說的資產階級,而是貴族——第二階級;同時,不滿的第三等級——占人口96%的大眾,所要求的也只是恢復他們作為第三等級應得的權利。因為税負,兩者相加,才讓一場表面上並無新意的造反轉向了真正的革命。

中國當前的情形似乎越來越相像。熟讀《舊制度與大革命》、熟悉財政金融的領導人也深暗:財政問題才是中國啟動改革、對內放權、對外開放的核心。中國政府多年來能夠保證財政收入增長高於經濟增長,除了加入世貿組織後,深度融入全球化、實質增長有力、税務部門高效等因素,主要依靠IMF1980年代以來推廣的流轉税,特別是朱鎔基任內推行的增值税改革。

但是,這種嚴重依靠流轉税的財政模式太過於依賴經濟增長,在「L型」成為新常態的經濟週期下行階段,便可能隨時造成財政危機甚至政權危機,更不用說地方財政當下已經普遍困難,這或許是地方和中央都急於開徵各種直接税或者增加所得税的原因所在,幾乎不顧及直接税所意味的政治意涵。

中國目前的直接税佔總税收不足10%,恰好與直接税佔90%以上的北歐模式相反。對後者來說,民主程度和福利國家體制,才是國民容忍較大比率直接税的原因。否則,哪怕些微的直接税調整,或者將增加國民的相對剝奪感,如各種劫貧濟富的不公抱怨;或者直接引發中產階級的政治訴求,要求以現實的權利保障或福利政策予交換。畢竟,對更富裕者,利用各種逃税避税技巧似乎是更簡單的辦法,而依賴薪資生活的中產階級們,卻是加税之後的主要承擔者。他們眼見到手的工資減少,卻依舊要為子女的幼兒園、學校、房貸和擁擠的交通拼命,對公共服務的低劣買單。

假如真的有一天,「12萬高收入加税」付諸現實,接下來的或許就是整個「新興中產階級」的不滿和覺醒。而這種不滿,幾乎就是法國大革命前夕貴族和無套褲漢不滿的重合。因為他們當中將湧現許多新的輿論領袖,發出類似「無代表不納税」或「無權利不納税」的聲音,要求更多的政治權利和社會福利。而伴隨經濟下行,其中的貧困化群體可能最為積極,一如2011年埃及的中產階級子女——他們在穆巴拉克的裙帶政治模式和全球化體制下陷入貧困化,普遍無力負擔大齡未婚以他們的網絡傳播不滿,進而影響整個所謂「高收入階層」,並擴散至中低收入階層。

在這個意義上,12萬加税之類的稅制改革幽靈,彷彿中產階級抗爭的符咒。

(吳強,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政治學博士,社運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中国所谓的中产人口实在太少,往多了算也就两个半亿,连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都不到,加上大部分人思想普遍保守(见今年7月8日那一周的经济学人),不愿意放弃小资生活,且共党控制舆论技术高超,抗争是基本不可能的事了。
    既然无法抗争,那么政府就一定要加税的。这从前年开始要求党员补交党费就能看出来了。好在中产有不少人是靠党和国家吃饭的,再怎么折腾也得做缩头乌龟,要不然一抗争把自己的饭碗砸了喝西北风去啊。

  2. 要中共治下的穩定,只能同時接受中共的剝削。

  3. 但我表示悲观,因为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即使中产阶级被政府再怎么搜刮,也很难使他们有勇气去反抗,往往只要当权者稍微退一小步,就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

  4. 終於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