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編讀手記

方可成:謊言盛行,催生「事實核查」的歷史性時刻

在一輪由大嘴政客領頭、陰謀論網站批量生產、社交媒體煽風助長的謠言狂潮中,專業的Fact-checking具體要如何進行?又有什麼樣的挑戰?

方可成

刊登於 2016-10-25

#編讀手記

2016年10月19日,拉斯維加斯,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電視辯論。
2016年10月19日,拉斯維加斯,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電視辯論。

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在很多意義上都是史無前例的:第一位主要黨派的女性總統候選人,第一位毫無從政經歷的商人候選人,雙方攻擊時使用的語言(尤其是來自特朗普一方的攻擊)突破此前大選的下限。此外,本屆大選中的謊言也是多到前所未有,特朗普從初選階段開始就以大嘴著稱,從他的嘴裏傳出的錯誤信息難以計數;而希拉里在選民中的受信任程度也低到了僅有的百分之三十幾。

謊言的盛行,讓在美國新聞界誕生已經二十多年的事實核查(Fact-checking)成為大選報道中的重頭戲。這種報道形式,一般由媒體或獨立機構完成,他們將政客或其他權勢人物的發言置於放大鏡下觀察,通過參考其他可靠信源,判斷發言的真實性,給民眾提供參考。

「2016年絕對是事實核查的歷史性時刻。」美國主要的事實核查網站之一、由賓夕法尼亞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創立的FactCheck.org主管Eugene Kiely說。和上一次大選的2012年比起來,今年,FactCheck.org的流量翻了一倍,來自CNN、NBC等媒體的合作需求也源源不斷地湧來。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幾家事實核查網站,如PolitiFact.comWashington Post Fact CheckerSnopes.com等。在這一輪由大嘴政客領頭、陰謀論網站批量生產、社交媒體煽風助長的謠言狂潮中,他們做了些什麼?具體是怎麼做的?他們做的事情有效果嗎?這些事情又面臨着怎樣的挑戰?

事實核查的歷史:始於1988,一次並不成功的事實核查

美國新聞業的事實核查報道,始於2016年之前最「髒」、謊言最多的一次總統大選——1988年大選。當時對陣的雙方是時任副總統的老布什(George W. Bush,共和黨)和馬薩諸塞州州長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民主黨)。

為了攻擊對手,老布什團隊製作了多個嚴重失實的競選廣告,並且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這讓ABC(美國廣播公司)的記者Richard Threlkeld非常憤怒,於是,他針對影響最大的一則競選廣告「坦克」製作了一個針鋒相對的事實核查視頻。為了保持公平,Threlkeld也選擇了民主黨這邊的一則失實廣告進行了事實核查。

在老布什團隊製作的「坦克」這則廣告中,我們可以看到:杜卡基斯正頭戴頭盔,站在一輛不斷繞圈的坦克上,他的身材並不高大,臉上的笑容十分誇張,看起來非常愚蠢。與此同時,畫外音和屏幕上的字幕都不斷強調:杜卡基斯在國防方面非常軟弱,他提出了很多糟糕的政策。但是廣告中列舉的所謂糟糕政策,有一半以上都並不屬實——這是一則充滿了謊言的攻擊廣告。

為了駁斥這則廣告,Threlkeld在事實核查視頻中,按照原樣播放了「坦克」廣告視頻,並且在每一次關於杜卡基斯國防政策的失實論述之後暫停,插入自己的糾正和解釋。

作為事實核查先行者,Threlkeld的做法無疑具有開創性,然而遺憾的是,他製作的視頻並沒有很好地起到「撥亂反正」的效果,甚至起到了反作用——看過事實核查視頻的觀眾,反而變得更加相信老布什那邊的錯誤論述了。

這是為什麼?原來,這則事實核查視頻在全屏展示原廣告「坦克」的過程中,加強了觀眾對原廣告內容的印象,並且沒有足夠明顯地告訴觀眾原廣告是錯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政治傳播教授、FactCheck.org創始人Kathleen Hall Jamieson建議,這則事實核查視頻應該進行如下修改:

  • 在屏幕上標明「事實核查」字樣;

  • 將原廣告以畫中畫(而非全屏)的形式播出,並且略微傾斜,顯示出這是被考察的對象,拉開原廣告和觀眾的距離;

  • 將事實核查的要點用字幕的形式展示出來;

  • 把原廣告拆解開來,破壞原來的節奏,降低其說服力;

  • 在開頭亮明事實核查的主要論點,在結尾再次重複。

從1988年至今,事實核查的具體操作技術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Jamieson教授提出的上述要點,已經做成宣傳頁寄到了美國的各大媒體,以確保他們不會再和Threlkeld一樣「幫倒忙」。

事實核查網站 「FactCheck.org」。
事實核查網站 「FactCheck.org」。

事實核查怎麼做:信源、鏈接、量化結論

在左右雙方越來越極化、越來越充滿敵意的政治環境下,要做好獨立、公正的事實核查,是一件挑戰性很大的事情。哪怕是一丁點的失誤和不公,都會被某一方抓住進行放大,進而打擊公信力。

在FactCheck.org,事實核查的程序包括如下幾個步驟。

首先,在公開的演講、辯論、採訪記錄中,選擇進行核查的對象——由政客(包括在職的和正在競選的)作出的事實性論述,而非觀點性論述。也就是說,「奧巴馬醫療改革方案很糟糕」並不是一個可以被事實核查的對象,可以被核查的是:「奧巴馬醫療改革方案讓所有人的保險費用都增長了」,或者「90%的美國人認為奧巴馬醫療改革方案失敗了」。

然後,參照權威信源,對政客的發言進行判斷。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選擇可靠的信源——必須是來自非黨派的機構。比如說,可以查看政府部門發布的數據,但不能用民主黨發布的報告;可以看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研究報告,但不能引用美國進步中心(CAP)的報告,因為前者是非黨派的,後者則是一家有明顯偏向性的智庫。

尤其關鍵的是,要在最後發布的事實核查報道中加入這些信源的鏈接。「只有這樣,才能讓讀者對我們也進行事實核查,確保我們的公開透明。」FactCheck.org主管Kiely說。

最後,在對照信源作出判斷後,一則事實核查報道還需要經過至少4個人的手進行編輯和校對,以確保報道準確。

其他幾家事實核查網站的流程也大致相同。實際上,因為各家所採用的信源基本類似,所以在95%以上的情況下,大家作出的事實核查判斷都是一致的。

不過具體做法上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最明顯的是:是否以量化的標準發布事實核查結果。PolitiFact.com有一個「真實性測量儀」(Truth-O-Meter),將言論的真實性分為6檔:真實(True)、基本真實(Mostly True)、一半真實(Half True)、基本錯誤(Mostly False);錯誤(False);徹頭徹尾的謊言(Pants on Fire)。而華盛頓郵報的Fact Checker則用匹諾曹的數量來衡量言論,最錯誤的言論會獲得四個匹諾曹。

而FactCheck.org則不發布任何量化的結論,只是以一個總結性的段落來概括主要結論。「這是因為發布量化的標準不可避免會牽涉到主觀的判斷,而我們是一家依託學術機構的事實核查網站,不適合來做這樣的主觀判斷。」Jamieson教授說。

事實核查有用嗎?

「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悲觀的人或許會認為:面對強大的造謠機器和謠言傳播網絡,事實核查做得再好,也很難起到什麼效果。

這樣的悲觀不能說是毫無依據。儘管今年事實核查網站的流量大增,但它們在爆炸式的政治信息中能佔到的份額依然很小。最關鍵的是:很多人並沒有那麼關心事實,他們寧願活在自己的信息回音壁中,只接受符合自己既有觀念的信息,因為這樣最簡便、舒適。

《經濟學人》雜誌上個月推出了一組封面文章「後真相時代的政治」,其中談到:此前,政客刻意製造謊言,是試圖用自己的謊言去掩蓋、擊敗真相,去創造一套虛假的世界觀;但是現在,真相是什麼根本不重要了,特朗普這樣的政客撒謊不再是為了扭曲真相、創造虛假世界觀,而是要挑動人們的情緒,加強人們的偏見。相應的,人們也不那麼關心真相,而是跟着情緒走。

也就是說,在後真相時代,真相變得無關緊要了,都沒有資格跟謊言同場競技了。「知道一件事對不對」讓位給了「感覺一件事對不對」。所以,特朗普最喜歡用的句式是「有好多人說……」至於到底多少人說,這些人是否可信,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覺上好多人都這樣認為。搞笑脱口秀主持人Stephen Colbert稱之為「Truthiness」,意思是「應該是對的」、「看似是對的的」、「感覺是對的」。這是一個來自內心的感覺比來自權威信源的真相更重要的時代。

不過,另一些學者告訴我們:倒也不用如此悲觀。起碼,在事實核查網站覆蓋到的受眾中,我們看到事情發生了明顯的變化。Jamison教授所做的一項政治知識調查顯示,在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擾之後,訪問過事實核查網站的人比沒有訪問過的人能夠更加準確地回答政治知識問題。達特茅斯學院和埃克賽特大學兩位學者的研究也發現,不管你對事實核查的結果感到高興還是不高興,只要你接觸了這些信息,你對政治信息的了解和準確度就會明顯上升。

但是,能夠接觸到這些信息的人群很明顯是教育程度更高的人。所以,事實核查網站其實進一步加劇了人群中的不平等:受教育程度低、對政治不了解的人,並未從中受益;而受教育程度高、對政治已經很了解的人,變得更加了解了。

此外,民主黨成員比共和黨成員更加有興趣閲讀事實核查報道。這種明顯的黨派分裂,可能是因為共和黨人認為媒體總體上都有偏見。儘管事實核查網站基本上是獨立、非黨派的,儘管他們對兩黨的標準是一致的,但共和黨人似乎對他們有着本能的抗拒和反感。

事實核查的挑戰和未來方向

2004年,事實核查網站第一次在大選中被候選人提到。當時,迪克・切尼(Dick Cheney)在副總統辯論中說:你剛才說的這些都是假的,去看看一個獨立的事實核查網站FactCheck.com吧,上面有很詳細的信息。

尷尬的是,切尼把網址說錯了,應該是「.org」,而非「.com」。所以,切尼的這段發言也被進行事實核查了。

在今年的大選辯論中,人們也多次聽到「事實核查」這個短語,它大多出自希拉里之口。不過,這次希拉里不是讓大家去訪問FactCheck.org,而是讓大家去看她自己的網站HillaryClinton.com,上面有她的團隊製作的事實核查。

「這是一個令我們感到擔心的問題。」FactCheck.org主管Kiely說。他認為,事實核查應該由獨立的第三方機構來完成,而不是由候選人自己的團隊來完成。他擔心這種出自某一方的信息會誤導選民,同時也會令事實核查這件事情的整體公信力遭到損害。

Kiely擔心的另一個問題是:在今年的大選辯論中,有包括NPR、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在內的機構做了實時核查。這種方式當然能夠非常及時地讓觀眾了解候選人在辯論中所說的到底是真還是假,但其操作方式也決定了:實時核查的準確性會不可避免地被降低。在速度和準確性之間,事實核查機構需要作出平衡。

而在未來,事實核查報道的發展大概會至少包括如下三個方向。

其一,從具體的「一事一核查」發展為進行公民教育,讓觀眾也具備判斷信息真偽的能力。FactCheck.org就推出了一個致力於這方面教育的網站flackcheck.org,上面分類列舉了常見的欺騙方式,通過實際的案例和規律的總結,教會讀者如何具有一雙火眼金睛。

其二,地方電視台會被期待參與到事實核查當中來。在大選的事實核查中,很多核查的對象是競選廣告。正如老布什的「坦克」廣告一樣,很多競選廣告中充滿了失實的信息。而地方電視台是競選廣告的主要獲益者,因此有不少傳媒專家認為:地方電視台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參與到事實核查當中來,改變當下這種大多是全國性媒體、機構進行事實核查的局面。

其三,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被寄望發揮更大的事實核查作用。如今,不實信息的流傳主要依靠的就是這兩個渠道。最近,Facebook表示將通過技術手段抑制謠言的傳播,而Google則已經在新聞搜索中標注出「事實核查」標籤,方便讀者判斷。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