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台灣「大大學」併「小大學」,是少子化危機的萬靈丹?

每所學校不論大小規模,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看數字績效、計算得失的大學整併,只能用「粗暴」二字來形容。

特約撰稿人 游婉琪 發自新竹、台北

刊登於 2016-09-28

國立清華大學校景。
國立清華大學校景。

2016年4月24日,在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禮堂外,幾十位學生一字排開,其中有人拿着寫有「先溝通再投票」、「暫緩併校程序」的海報或白布條。不少學生以口罩遮住了自己的大半臉孔。

「今天的清華大學是一所窮得只剩下錢的學校!剛才校友的發言、長官的發言你們都有聽到:合併能有多少錢!校友捐了多少錢!只要有錢,你就是這個學校的主宰者。」

擴音器裏傳出領頭抗議的學生激昂的聲音,他身旁站着一位女學生,雙手舉着前校長梅貽琦的黑白照片。梅貽琦在北京和新竹兩度擔任清華大學校長,被譽為清華大學「永遠的校長」。

在近代歷史上,清華大學學生發起或參與抗議行動從來就不是新鮮事,但這次學生選擇了創立105年,同時也是台灣建校60周年的當天發起抗議,而且批判的對象是自己的學校、自己的校長。

2023至少50所大學關門或整併

引發抗議的原因是清華大學校務會議在4月12日通過了和「 新竹教育大學」的合併案,而抗議的隔天,也就是4月25日,是竹教大校務會議預訂表決同一項合併案的時間。

清大合併竹教大只是台灣近年來風起雲湧的「大學整併」中一件。受到少子化影響與虎年效應(註:傳統台灣人不喜歡在虎年生育,因此虎年新生人數通常顯著偏低),台灣高等教育生源在這一兩年間快速萎縮。根據教育部統計,新學年大專院校新生人數比上個學年大幅減少1.5萬人,而這股跌勢將一路延續到2022年。教育部更預估,2023年將有至少50所大學關門或整併。

面對可能「招不到學生」的壓力,公立大學院校在2016年前後吹起了一陣陣的合併風:台南藝術大學和成功大學合併;以醫學見長的陽明大學計畫和交通大學合併。以及新竹教育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合併。

這樣的合併案有一項共同特色:大型的綜合大學合併規模較小的專業大學。例如在南藝大併成大的案子裏,據報導教育部就是認定了南藝大規模小,學生只有1500人,同時學校的評鑑、財務都不好,預估2021年就會招不到學生,因而推動這項合併案。

但也有出於學術研究和產業實務的考量,例如陽明大學校長梁賡義受訪時認為,陽明和交大合併可以讓電子產業和醫學結合,這是下一代醫學發展的趨勢。

被喻為愛情長跑十年、「喜事」就要近了的竹教大和清大,兩校校長又是怎麼衡量這樁合併案呢?

「清大與竹教大的整併案在我眼中,就像是女兒長大了交男朋友,當雙方有意結婚成家,身為父親我一方面心如刀割、一方面又不得不替她如願找到好歸宿感到高興。」

新竹教育大學校長陳惠邦

「如果我現在的身份只是教授或校友,內心絕對沒有任何一丁點意願併校;但我現在的身份是校長,為了學校未來長遠發展,我必須這麼做。」

極有可能成為新竹教育大學末代校長的陳惠邦,曾經因為反對併校,憤而辭去教育學院院長職務。如今他站在校長位階,態度卻180度大轉彎,積極促成與清華大學整併案,讓外界有如霧裏看花。

對於這樣糾結萬分的心情,他比喻:「清大與竹教大的整併案在我眼中,就像是女兒長大了交男朋友,當雙方有意結婚成家,身為父親我一方面心如刀割、一方面又不得不替她如願找到好歸宿感到高興。但在理性與感性拉扯過程中,我最後還是只能選擇忍痛祝福她。」

陳惠邦說,純粹從行政角度來看,11年前學校從新竹師範大學轉型升格成新竹教育大學,不管是當時升格的但書、教育部後來的補助,都是以與鄰近學校整併作為前提,光憑這點,絕非不是任何一位校長意志可以阻止。

坐在校長室裏,看着陽光透過玻璃窗,從校園外灑進室內,陳惠邦緩慢、堅決地說:「我不能因為個人情感,而不去正視政策與法令。」背負着全校師生甚至是立校多年來校友們的期待,陳惠邦肩頭的壓力略顯沉重。

2014年清大校長賀陳弘剛上任,就急着前往竹教大拜訪陳惠邦,希望趕在2016年政府換屆前,促成這段已經談論多年的「親事」。

過去陳惠邦堅決反對併校的立場,讓賀陳弘一度擔心,這場談判將會是場硬仗,不料作足萬全準備後才發現,陳惠邦的心胸遠比他所想像的寬大,賀陳弘也順勢展現出清大的誠意,雙方一拍即合,分別於4月12日與4月25日校務會議上,表決通過兩校整併案。

台灣大學校園草坪。
台灣大學校園草坪。

整併案中的利害關係

為什麼要併校?陳惠邦說,清大目前以理工領域見長,缺乏藝術與教育兩塊,竹教大雖然目前財務健全、招生沒有困難,但畢竟是規模相對小的學校。在教育部給師培體系院校發展經費逐年遞減情況下,教育大學勢必得設法尋求出路。

相較於竹教大的無奈,清大校方態度則顯得明快而積極。上任校長陳力俊任內,便針對整併案提出「尊重意願、概括接受」8字原則,希望能給予竹教大師生最有利的條件。整併後,教育部同意增撥26億元台幣(約6.3億港幣/8223萬美元/5.4億人民幣)經費,興建新的校舍,讓4000名竹教大學生慢慢搬到清大。

清大教務長戴念華表示,清大基於帶給學生更為寬廣的學習環境,連續幾任校長都戮力促成與鄰近的竹教大合併,讓清大不再只是以理工見長的學府。他坦言,過程中確實引發部分師生憂心,但對於這些疑慮,校方願意坐下來與師生面對面溝通。

「校方的併校意向書的文詞非常光明華麗,典型的官方文書,這種文書是文書作業用的,不是解決問題用的。」

清華大學資深中文系教授楊儒賓在一封公開信裏嚴詞批判了推動合併的清大校方。信中除了強調清大是研究型大學,竹教大創立宗旨在培養師資,兩校定位南轅北轍之外,更直接點出了未來資源分配問題:

「以我們中文系來說,成系已三十餘年,長短期規劃與行政運作皆已相當成熟。忽然有天會進入12位新成員,我們系也才17人而已。這些成員也許學術、教學都極優秀,但沒有經由常規管道進入本系,總是怪異。如依正常管道,又顯得對竹教大朋友不公平。」

竹教大這幾年校務基金累積好幾億,校內還有約2到3成的師資員額,都是清大所覬覦的。通常這種「大吃小」的整併案,對小校絕對沒有太多好處,支持整併的系所,很多都是因為有利可圖,檯面下早就談妥併校後如何分贓,讓弱勢系所被迫犧牲。

一名不願具名的竹教大教授

從楊儒賓反對的理由中,也可以約略發覺為什麼清大反對併校的教授多數集中在文學院的中文系、外文系,以及統計系等。因為這些是竹教大和清大都有的科系(編按:竹教大有數理系),原本的升遷、評等規則各自不同,一旦兩套人馬被強行合併,其間的紛爭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化解。

但相對地,在清大有,竹教大沒有的科系之間,對於併校就沒有太多反對聲浪,甚至認為併校能多帶進資源,有何不可?

在竹教大,同樣有反對的聲音。一名不願具名的竹教大教授受訪時批評,教育部端出26億經費補助當「嫁妝」,誘使清大迎娶竹教大,帳面上大學數字少了一所,距離5年內台灣大學從160所變成100所目標又靠進一步,但他懷疑,教育部還能拿出多少個26億?促使多少所大學願意買單?

該名教授無奈指出,竹教大這幾年校務基金累積好幾億,校內還有約2到3成的師資員額,都是清大所覬覦的。通常這種「大吃小」的整併案,對小校絕對沒有太多好處,支持整併的系所,很多都是因為有利可圖,檯面下早就談妥併校後如何分贓,讓弱勢系所被迫犧牲。

曾在竹教大英語教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何一梵則主張,如果台灣大學真的太多,那就該回歸市場淘汰機制,竹教大財務健全報到率高達98%,怎麼樣也輪不到要被消滅。他觀察,檯面上的大學整併案,談的都是利害關係,卻忽略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每所學校不論大小規模,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看數字績效、計算得失的大學整併,對他而言只能用「粗暴」二字來形容。

但看在戴念華眼裏,上述教授和學生的反彈都只是「過渡時期的陣痛」。「台灣的大學校數真的太多,」戴念華引述校務會議上一名支持合併的科管所教授說,他畢業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他的母校在2004年與曼徹斯特理工大學合併,合併前曼大的 QS(Quacquarelli Symonds)世界大學排名是85名,合併後的兩年是陣痛期,曼大的世界排名一度掉到106名,如今曼大共有3000多名老師、3萬多學生,在全球排名第33名,是全英規模最大的大學。

反觀目前清大規模只有台大的三分之一、只有成大的二分之一。戴念華認為,整併後的兩校,教師人數將直逼千人,學生人數也可達到1萬6000人,在這樣的能量底下,戴念華同樣認為,學校可以提供更多元的學習研究環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刺激與訓練,進而提升清華大學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上的能見度。

真正問題是教學品質參差

儘管清大併竹教大的提案於4月中、下旬接連在兩校校務會議上通過,但卻被立法院擋了下來,連同稍早的成大併南藝等案子,一併留待新政府決定。議題沒有解決,只是暫緩,蔡英文政府依然要面對「大學倒閉」的嚴酷事實。

8月1日,新科教育部長潘文忠在國立大學校長聯合交接典禮上宣布,清大與竹教大合併案已進入行政程序,教育部將替兩校爭取26億元嫁妝,待行政院拍板確認後,最快可於106學年正式「完婚」。

潘文忠同時指出,因應未來十年少子化浪潮,教育部將每年編列50億元台幣(約12億港幣1.5億美元/ 10億人民幣)預算,輔導大學轉型或退場。

對於「大學太多,必須淘汰」的論述,高教工會辦公室主任陳書涵持反對看法。她直指,大學整併根本是假議題,是教育部為了美化數字,讓大學整併彷彿成為治百病良藥。

「台灣大學真的太多嗎?」陳書涵指出,若以鄰近國日本來看,日本人口約為台灣5倍,短大(相當於台灣二年制專科學校)以上大學數量高達2000多所。馬來西亞人口約為台灣的1.3倍,學院以上學校也有600多家,相較之下台灣160多所大學並沒有比鄰國多出太多。

陳書涵表示,每間大學的學院都可獨立成校,而數個學校也能合併為單一學校,因此單看大學校數根本毫無意義。台灣高等教育根本問題在於總體教育資源不足,導致教學品質參差,就算教育部大刀一砍剩下60所,如果伴隨的是公共補貼大幅減少,對於高教環境品質又有什麼幫助?

陳書涵表示,在公私立學生教育資源品質已經呈現顯著差異情況下,假如教育部政策目標是希望消滅公私立差異,就不該拿資源創造出更菁英的大學。她建議,如果大學真要整併,教育部應採取「公私併」取代「公公併」,藉體質健全的公立大學拉抬私立學校,才能真正促使高教公共化發展。

儘管同意併校,但陳惠邦仍嚴厲批評,大學整併根本是「替過去錯誤的高教盲目擴張政策在收拾殘局」,教育部該檢討的是過去為什麼讓高教盲目擴張?這才導致今日大學過多結果。他認為,過去包含花蓮、屏東、嘉義等併校案都不算成功,竹教大與清大的整併案希望能在前人的不斷累積錯誤經驗下,找到一個正確方向。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