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榮譽謀殺背後──以普世價值批判宗教文化,可能嗎?

當女性主義者在批判宗教文化時,面對干預宗教自由的難題,又可以採取怎樣的策略和態度?

榮譽謀殺背後──以普世價值批判宗教文化,可能嗎?
巴基斯坦女性穆斯林。

上月,巴基斯坦網絡名人 Qandeel Baloch 在家中被親兄弟 Waseem Azeem 勒死,原因是 Baloch 常在社交網站上載尺度大的個人圖片和視頻,而 Waseem 認為這行為有辱家族聲譽,所以對 Baloch進行「榮譽謀殺」。事件發生後,巴基斯坦總理的女兒 Maryam Nawaz Sharif ,政府將尋求盡快通過反「榮譽謀殺」法案,以消除原有傳統法律中的「原諒」漏洞:若受害者家屬「原諒」兇手,則對兇手的起訴會被撤銷。

反「榮譽謀殺」法案在2014年在參議院通過,此後一直被延遲,直到現在被Baloch 一案激發重提,仍然遇到反對聲音:伊斯蘭教義理事會(Council of Islamic Ideology),一個可以向政府提供關於法律與伊斯蘭教相容性意見,並在巴基斯坦有一定影響力的宗教團體,認為按照伊斯蘭教法及古蘭經,原諒或懲罰兇手的選擇首先在於受害者家屬手中。因此,理事會雖然也承認「榮譽謀殺」是犯罪,但不會支持任何消除「原諒」選擇的法案,因為這「有違伊斯蘭教法」。

這並非伊斯蘭教義理事會第一次以「有違伊斯蘭教法」為理由反對關於推進女性權益的法案。今年三月,旁遮普省政府曾通過一項反家庭暴力法案,旨在讓女性在社區中擁有更好的渠道反映家庭暴力,並引入分隔施暴者的措施。超過30個宗教團體就此法案向政府施壓,其中包括伊斯蘭教義理事會,它認為法案是「非伊斯蘭」的(un-Islamic)。巴基斯坦最大的宗教團體之一Jamiat-i-Ulema Islam 的首領 FazlurRehman 也發表言論稱,這項法案是讓巴基斯坦「重新變回西方殖民地」。更多類似的言論不能一一足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