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賢來華兩年,平時做一些兼職翻譯工作,負責南韓藝人在中國大陸的活動,粉絲見面會、簽售會等等,之前還跟著中韓合作的「極限挑戰」團隊做過幾期節目。
這天她正在去上海虹橋機場的路上,去接應邀來上海做宣傳代言的南韓「Hyukoh」搖滾樂團。「Hyukoh」是不太知名的地下樂團,這次竟然來中國大陸做活動,而且是在對韓「限娛令」吵得沸沸揚揚的時候。
「我聽說了,『限韓令』,這次『Hyukoh』也只有主唱來,因為其他人稍晚申請了簽證,都被拒簽了。」智賢說道。
歡呼,尖叫,整齊劃一的應援頭飾和道具,伴隨著少女們尖叫出場的,是她們口中的「歐巴」(女粉絲對男藝人的暱稱,源自「哥哥」一詞的韓語發音)、「歐尼」(女粉絲對女藝人的暱稱,源自「姐姐」一詞的韓語發音)。
這種場面「韓飯」(南韓明星粉絲)再熟悉不過。隨著中國大陸成為韓流「主戰場」,越來越多的南韓藝人來華舉行各種活動,接受韓飯們「愛的洗禮」。
像智賢這樣以南韓藝人翻譯作為兼職,甚至是全職工作的人也越來越多。每場活動的酬勞約為一千五百到五千人民幣不等,收入不算穩定,但像她這樣一週平均接一單,也足夠養活自己;而全職翻譯則一週至少可以接到三單活動,收入遠遠超過普通上班族,得益於韓流大舉進軍中國大陸,「南韓藝人貼身翻譯」已經成為了一種新興職業。
突如其來的「限韓令」最可能威脅到的似乎就是這類人的飯碗,智賢也不免憂慮,「媒體大肆報導,也聽說有些明星確實取消了行程,雖然目前為止,我這邊的活動都還沒有突然取消的情況,但誰都不知道之後會怎樣。」
突如其來的「限韓令」
7月底,一則封殺令在社交媒體上流傳,「廣電總局向各大電視台下令,不可邀約韓星演出劇集或者上節目,包括綜藝、戲劇、廣告、商演等」。8月1日,新浪娛樂報導指,廣電總局確有意向「調控」韓流明星在大陸的演藝活動,不至全面封殺,但審批政策將收緊。
由於正值中韓兩國關係因美韓決定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而陷入危機之時,不少人將中國大陸此舉看成是對美韓部署「薩德」的報復。薩德系統雷達探測範圍覆蓋大半個中國,一旦在韓部署,將令中國的核威懾能力大打折扣。
雖然目前公眾都還沒有見到白紙黑字的禁令,但短短幾天內,已經有許多活動被取消。優酷透過官方微博通知,原定於八月六日舉辦的韓劇《任意依戀》主角金宇彬、裴秀智粉絲見面會,因「不可抗力原因」將延期,見面會的票此前已經售罄,而對於「不可抗力原因」優酷方面則拒絕多做解釋;原本打算八月末在上海舉行的南韓男團exo的演唱會因未通過審查,無法舉行;南韓演員劉仁娜也極有可能從正在拍攝的中國大陸電視劇中被中途換角。
南韓媒體《首爾經濟》報導稱,受到影響的包括中韓合作製作劇集及綜藝節目、邀請韓星出席大陸的電視節目或一萬人以上的公開活動、通過南韓節目收購版權等。北京當局對「限韓令」不否認也不承認,但南韓各大娛樂公司八月初開始股價大跌,南韓娛樂圈已經對此惶惶不安。
南韓在金大中任總統之後,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國」的戰略口號,現任總統朴槿惠上任以來也在推崇「創造經濟」,而南韓娛樂文化就是其最主要的內容,娛樂產業幾乎佔了南韓出口額的一半。南韓政府的目標是,文化內容出口額在二零二零年達到二百二十四億美元。
中國大陸是南韓最大的貿易順差國,2015年南韓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額達到151兆億韓元(約1兆3千億人民幣),佔其出口總額的26%。其中,涉及韓流產業的出口佔對中國大陸出口額的2%,規模約3兆5千億韓元(約283億人民幣)。
雖然與出口總額比,韓流產業並不吃重,但有學者指出,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南韓娛樂業對外出口的最大市場,南韓娛樂產業近幾年高度仰賴中國大陸。
因此「限韓令」消息一出,同樣引起南韓社會熱議。南韓一檔電視節目《強賊們》(강적들),8月10日就以「限娛令」為主題。有嘉賓認為,2015年中國大陸政府就已經實施電視劇「限外令」,要求境外電視劇播放量不能超過國產電視劇的30%,因此本次限韓令不一定與「薩德」部署相關。此外,他們認為,限韓令並不會減少中國大陸人對韓流的喜愛。
「有很多其他領域的制裁,但中國大陸唯獨在南韓藝人方面大張旗鼓做限制,有種殺雞儆猴的感覺,畢竟是曝光最多的領域。」這是素妍對此次「限韓令」的看法,南韓藝人在美韓決定部署「薩德」後似乎成了替罪羊。在南韓貿易公司工作的她被派到上海一年多,在工作上她說目前還沒有感覺到太多來自中方的限制,但她許多來中國大陸留學的學弟學妹們紛紛抱怨,最近的簽證審查突然變得嚴格,申請時被要求出示更多新的材料。
「我覺得南韓很可憐,夾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小國真的很無力」,談到這件事,素妍表現出的更多是無奈,「我真的想不通朴槿惠,一會兒去北京看閱兵,一會兒又貼著美國,結果兩邊都無法討好,才會有現在這種尷尬局面。」
這次中國大陸的「限韓令」,讓人想起四年前日本抵制韓流事件。二零一二年八月,當時的南韓總統李明博登上韓日有領土爭議的獨島(日本稱竹島),導致日本反韓情緒升級。曾在日本大受歡迎的韓劇和南韓樂團,突然從日本的電視中消失了。
正是遭此事件打擊,南韓娛樂產業其後增強對中國大陸輸出,替代日本。如今中國大陸作為南韓娛樂產業「金主」的地位變得不可撼動,與二零一二年日本抵制韓流相比,此次「限韓令」的破壞力可能是成倍的。
香港中文大學講師、韓流文化學者鍾樂偉在文章中分析指,「若這一次中韓因軍事外交議題上的紛爭,未有處理恰當,對南韓不少娛樂企業對說,將會面臨極大的經濟挑戰。」
不過對普通南韓民眾來講,國家安保問題不可退讓。
住在首爾的榮恩自始至終都堅定不移地支持部署「薩德」,「經濟損失可能會很大,但我還是支持部署薩德」。正在一家美國輪胎公司上班的她,跟娛樂產業相隔較遠,也正因如此,她說對於「限韓令」自己本身沒有什麼感覺。她認為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利益考量,面對北韓的核威脅,南韓部署「薩德」毫無疑問是是必要的;而對此中國大陸有什麼樣的制裁方式,則是中國大陸自己的選擇,可以理解。但如果出於對此的擔憂,而推翻部署「薩德」的決定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這還不都是因為北韓,」榮恩悠悠地說道,「那些南韓藝人太倒霉了。」
南韓網民中也有許多跟榮恩一樣的「理性派」,認為各國政策都出於國家的需要,但更多還是對於中國大陸此次「限韓令」的反感。
「天天自稱大國,但想法和做法怎麼如此狹隘」、「中國大陸早就想限制韓流了,薩德只是藉口而已」、「中國大陸應該去找美國或者北韓,而不是對南韓做這些幼稚的事情」——翻看網上的評論,有七成以上的論調都是如此,甚至還有部份網民開始呼籲抵制在南韓活動的中國大陸藝人。當然也有部份網民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南韓政府的處事方式,聲稱保護國民安全,但卻使得許多國民飯碗不保。
「我只想我的國家安全,」榮恩說道,「但如果因此太多人丟掉工作,我也不知道能說些什麼了。」
拋棄歐巴 「國家面前無偶像」?
另一面,中國大陸韓迷的態度似乎更值得玩味。
白楊粉韓團多年,在她看來,「越是飯韓娛飯得深的,越覺得廣電做得好」。白楊解釋說,網絡中常見的南韓節目或者韓星「辱華」言論,韓飯因為接觸面廣,知道的更多。她將這種情況歸咎於南韓綜藝為了效果,「確實做得挺過的,內容也各種聳動」。
「經常以個例代表普遍,然後對整個中國開地圖炮,要麼就是強行神話韓星所謂的地位。」白楊說。
正是這樣的負面信息越積越多,讓不少資深韓飯成為「限韓令」的忠實擁躉。在國家利益面前,「歐巴」成為浮雲。
而與當初「限外令」一出、美劇紛紛下架時的怨聲載道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中國大陸普通網民對本次熱傳的「限韓令」,出現了壓倒性的支持。
在《環球時報》進行的一項關於限韓令問卷調查中,共有28萬中國大陸網民參與,其中超過86%的網民支持政府對韓流明星實施限制令。
在新浪娛樂微博頁面的評論區,「幹得漂亮」、「廣電最帥」、「國家面前無偶像」等表示支持的留言被頂上熱門。
這樣的反韓情緒其來自有:韓流風行下形成的中國大陸韓粉群體中,一部分人在涉及偶像問題時,在網絡上的不理智舉動(包括大手筆應援偶像,謾罵、人身攻擊批評偶像的網友),經常被普通網民稱為「腦殘粉」。
更遑論在目前的輿論場內,一旦與「國家利益」站在對立面,「台獨藝人」、「南韓歐巴」都顯得那麼渺小,「封殺南韓」不過是網民的一個新的情感宣洩口。
「限韓令」下的中國大陸娛樂業恐難獨善其身
《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提起近年大熱的中國大陸電視真人秀節目,恐怕很難不提及上述這些。而這幾個節目,恰恰就是由南韓引進的版權。
「國民老公」宋仲基,大熱之作《太陽的後裔》則是由愛奇藝購買版權播放。
這也是目前中國大陸娛樂業的一個縮影:在韓流不斷吹襲下,中國大陸娛樂產業的巨頭們樂於與韓方合作拍攝,甚至是學習、引進版權。這對中韓來說,無疑是雙贏的局面。
可想而知,一旦「限韓令」坐實,對中國大陸娛樂業也將會有一定的打擊。南韓新國家黨黨員李俊石認為,中韓民間經濟合作關係深入,中國大陸採取這樣的措施也會給經濟招來問題。
鍾樂偉對此持相近態度,他認為以中韓文化交流的密切程度,倘若中國大陸真打算壓制韓流,也會妨礙中國大陸市場從韓流中獲取利益和商機,「只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實為不智。」
韓流如此「被」跌Watt ,歐巴的歡迎程度遲早變咗「歐巴⋯桑」。
韓劇打的是蜜蜂採蜜的策略,花蜜的品質,決定蜜蜂的數量與質量。
@ chellyegoist 倒不是针对你,出付费客户端我也愿意掏钱。广告在那里它不要打扰我看东西就行。
「限韓令」坐實,對中國大陸娛樂業也將會有一定的打擊,?
打擊很小,相反,對中國娛樂業有促進作用。因為不請韓國藝人,錢讓中國藝人賺更好。中國藝人更有機會出頭。
而且只是限製藝人,對已有的幕後技術團隊,或者綜藝節目模式沒啥大限制
再者,除了韓飯,普通網民對「限韓」叫好更多是因為本身就存在的衝突,韓國國內「反華」傾向,社交網絡上對中國的惡言惡語,許多藝人誇張表達自己在大陸多受歡迎地位多高,部分韓星粉絲的過激、無腦言論,這些很難不引起普通路人反感。
再正常不過了,以往中日關係密切,引進很多日劇和動畫,後來都由韓劇代替,網絡視頻站瘋狂引進,韓劇製作商也會面向中國「量身訂製」,文化往來必然靠政策引導,外交交惡,文化上限制也不奇怪。
@清一色 你这说的好像没人不愿意出一样,倒是出一个付费频道或者去广告客户端啊?
都是写萨德,为什么实习记者写的文章比所谓的“中国政治专家”优秀那么多?
你先掏钱付费阅读再来谈去掉广告吧
拜托把你们首页底部的广告栏去掉吧,难受。
這就是中國啊,管不了北韓,怪南韓,讓南韓看清一次中國也好
更何況韓國民間普遍反華和看不起中國,再加上各類綜藝節目常常無腦吹噓韓流明星在中國有多大影響力,有多高貴,什麼征服大陸,動搖大陸之類的詞語更是天天在用。其節目中抹黑中國之處不勝枚舉。
哪個國家的劇在大陸走紅,說到底還是受政策因素影響。幾十年前中日黃金時期,中國播放的很多都是日本劇集和卡通片。後來中日關係惡化,電視台的日劇和卡通一夜之間全都消失,韓流也在中國遠遠壓過日本電視文化。如今中韓關係惡化,打壓韓流也是正常行為,沒甚麼可大驚小怪的。
強敵們,應該不是強賊們
對於韓藝人們,的確是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他們本土的收入(來自他們本國電視台、制作公司的「一般性收入」)跟在中國大陸出Show、當嘉賓、拍廣告的在外收入比較,已是相對變得微少了,「限韓令」真的會傷及他們「搵真銀」的生計。以往日劇當道年代,日本流行文化在國內曾如日中天,誰料一下子給韓流蓋過了,當中除了日劇的確有點力不從心,韓國文化有長足進步外,國內政策的差別性待遇,真的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