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杜特地(Rodrigo Duterte)於5月10日當選菲律賓總統以來,菲律賓當局加強打擊毒品犯罪。杜特地於6月30日正式履新後,其「鐵血政策」更變本加厲。根據菲律賓媒體 ABS CBN 報導,自5月10日至8月2日,菲律賓已有771人因吸毒、販毒等罪行,而被警察和治安巡邏隊隊員處死。
早在競選期間,杜特地已揚言會大力打擊毒品問題,並指毒販和吸毒者都應被處死刑;就任總統當天,杜特地更表示:「如果你知道任何毒品上癮者,直接把他們殺死,因為讓他們的父母這麼做會太痛苦。」
衛報及路透社的報導中,都提到在馬尼拉的29歲男子 Michael Siaron。Siaron 因吸毒而死於治安巡邏隊槍下,在其被棄於街頭的屍體旁邊有一張寫上「我是毒販」(菲律賓語:Pusher Ako)的紙板。據 Siaron 的妻子 Jennelyn Olaires 稱,丈夫在生時騎人力三輪車謀生,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他在本屆總統選舉中更加將選票投了給杜特地。
Jennelyn Olaires 承認丈夫確實染有毒癮,但認為他罪不至於被處死和棄屍街頭。「我不需要公眾的同情。我不需要總統注意到我們,我知道他(杜特地)不喜歡這類人(毒犯)。」Jennelyn Olaires 續道:「我只希望他們拘捕真正的違法者……他們應該殺掉那些不配繼續活着的人、那些對社會構成威脅的人──因為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是他們。」
每天發生的血淋淋場景已讓這個國家更為兩極化,一方支持總統以快速、骯髒的方式打擊毒品交易和犯罪,一方認為這些做法違法、不道德,是自掘墳墓的管治手段。
菲律賓的處境引起國際關注。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國際愛滋病聯盟(International HIV/Aids Alliance)等300多個民間組織已聯合簽署請願信,呼籲國際麻醉品管制局(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ard)和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UN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UNODC)採取行動,敦促杜特地全面停止煽動殺害嫌疑毒販,履行國際人權義務。
國際毒品政策聯合會(IDPC)執行主管 Ann Fordham 在公開信中呼籲聯合國毒品管理部門公開譴責菲律賓當局的殘暴行徑;她指,「毒品控制措施不能作為這些無意義殺人的正當理由。人們在街頭日復一日被殺死的時候,他們(指聯合國等機構)的沉默令人難以接受」。國際麻醉品管制局發言人表示,將在幾週內答覆公開信,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也表示已收到信件,將檢視相關事態。
菲律賓人權倡議聯盟(Philippine Alliance of Human Rights Advocates)也在上週發表聲明,指控總統杜特地及其部屬打擊毒品時無視正當程序和人權。「在他(杜特地)的親信、警察總長 Ronald dela Rosa 的統領下,菲律賓警察部門已將這個國家許多低收入社區變成可以隨意開火的地方。」
菲律賓參議員、前司法部長 Leila de Lima 亦呼籲就嫌犯遭處死的情況展開調查。de Lima 認為,在禁毒運動的藉口下,警察可能倉促地殺害無辜者:「反對毒品的戰爭不該以鮮血為代價。我們只是在用毒品上癮與另一種更惡毒的上癮作交換,那就是強行製造更多的殺戮。」
聲音
國際毒品控制機構應該讓菲律賓總統意識到,殺死嫌疑販毒者和吸毒者並非可接受的「犯罪控制」,相反這是政府保護人民基本人權的失敗。杜特地總統應該理解,政府在這些殺戮中主動或被動的串通,與其尊重人權和法制的承諾是相悖的。
我們不會停止,直到最後一個毒梟、最後一個金主和最後一個吸毒者屈服、被捕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