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由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亞馬爾(Yamal)半島出現含有病菌的動物屍體融冰現象,導致炭疽病爆發,逾2300頭馴鹿因炭疽病死亡。當地已將至少63人從疫區周邊的隔離帶疏散,但位處北極圈的薩列哈爾德(Salekhard)的遊牧民族中,仍有至少72人被送醫治療,其中包括41名兒童,並有1名男孩死亡。迄今已有5名成人和2名兒童被確診為炭疽病。
俄羅斯專家表示,全球變暖導致當地温度升高,使得含有病菌屍體的土層解凍,炭疽桿菌的孢子從土壤中釋放。俄羅斯當局指,炭疽病情爆發不會影響出口食品的質量。
埋伏了75年的炭疽病回來了,並帶走了1名孩童的生命。
炭疽病由炭疽桿菌引發,是一種人畜共通的急性傳染病,因感染者皮膚上焦黑的損傷病變而得此名。人類往往因接觸病畜及其製品、食用病畜的肉類而染上炭疽病。在自然條件下,食草獸最容易感染該病。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網站顯示,炭疽菌的死亡率超過80%。
炭疽病在俄羅斯更多以「西伯利亞疫情」(Siberian plague)為人所知,上一次在該區域出現「西伯利亞疫情」還得追溯至1941年。俄羅斯當局表示,此次炭疽病情爆發與氣候變暖有關。當地上個月出現反常氣温,平均温度高達35度,比往年升高10度左右。世界自然基金會俄羅斯氣候與能源項目(WWF Russia's climate and energy programme)負責人 Alexei Kokorin 表示,炭疽桿菌的孢子可以長期潛伏在冰凍的人類或動物屍體中,等待解凍後釋出。
在過去10年,俄羅斯的平均氣温上升了0.43度,北部的變化尤為明顯。氣温上升導致包括墓地或動物埋葬處的永凍土層開始融化,而永凍土層的解凍也會侵蝕牧民埋葬屍體的河岸。這些曾經感染炭疽病的動物屍體在解凍後,處於休眠期的病菌便開始肆意擴散,而許多動物在高温的影響下更難以抵抗病菌侵入。
此外,人類和動物遺體中的病菌隨着永凍土層的融化,還會進入人們飲用的地下水中。於薩列哈爾德患病致死的男孩便屬於腸胃炭疽病類型,表現為發燒、胃疼、嘔吐等症狀,便可能與飲水有關。衞報引述相關報告指,當地一片墓地或感染的鹿肉也可能是此次炭疽病爆發原因。
據西伯利亞時報報導,目前俄羅斯部隊、緊急事務部和衞生部門等已趕往疫區遏制病情擴散,進入疫區的俄羅斯生物戰部隊則會穿戴全套防護服,焚燒染病的馴鹿屍體。同時,已有約4500隻動物已經接種炭疽病疫苗。
據香港衞生署稱,炭疽不流行於大多數工業化國家,多見於常有動物患上炭疽的農業地區。不過,因職業關係要處理受感染動物的農業及野生生物工作者往往面臨更高的染病風險。香港衞生署還指,炭疽在香港十分罕見,在過去10年都沒有個案呈報。
聲音
我對此感到非常悲傷。還有什麼病菌會藏在解凍的凍土層裏?而氣候變化導致最致命與直接的結果往往需要責任最少的人來承擔。
我覺得自己活在現實版的災難電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