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ber 長期以來均使用谷歌地圖(Google Maps)開展業務,但最近 Uber 就打算自力更生。據金融時報報導,Uber 將投入5億美元(約39億港幣)啟動覆蓋全球範圍的測繪工作,開發自有的地圖程式,以降低對谷歌的依賴,同時為其研發無人駕駛汽車做準備。
上週四(7月28日),Uber 開始在墨西哥多個城市部署街景車輛,進行測繪。Uber 表示採集專有街景數據是為提升公司的服務水準。以往,部分發展中國家谷歌地圖有時不夠準確,司機往往需要給乘客打電話確認位置,Uber 希望能盡量消除類似的不良用戶體驗。
就現在來看,Uber 的墨西哥街景地圖測繪只是一個開始,Uber 副總裁 Brian McClendon 聲稱該項目最終將覆蓋全球,尤其是其450個業務核心城市。
谷歌正在提高其他商業公司使用其地圖的收費,且未來將會繼續提高,這可能影響到了 Uber 這一決策。不過 Uber 加大地圖投資力度的因素不止於此,它與谷歌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谷歌風投是 Uber 的早期投資者之一,據推測約佔7%股份,兩家公司還在無人駕駛等項目上存在競爭。今年早些時候,谷歌旗下導航應用 Waze 與 Uber 競爭對手 Lyft 達成合作協定。另外,Waze 還試驗性地推出了自己的拼車服務。
更為重要的是,Uber 啟用量身打造的地圖平台,不僅有助於提升目前的服務水準,也事關公司未來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成敗。
今年5月,Uber 宣布將開始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最終目的是以無人駕駛汽車車隊代替人工車隊。而無人駕駛汽車的駕駛系統很大程度是電腦導入地圖數據進行分析和決策,對於地圖的精確程度要求極高。所以 Uber 在提升地圖能力方面一直動作不斷。
對於無人駕駛汽車來說,地圖平台將是一個根本基石,如今的任何合作廠商提供的地圖,都無法滿足無人駕駛汽車的需要。
對地圖業務的戰略部署最遲在2015年初就已開始,Uber 當時從卡耐基美隆大學挖來數十位工程師和機器人專家。之後又收購了地圖定位軟體公司 deCarta,以及微軟的部分地圖業務。與此同時,Uber 還與 Digital Globe 簽署協定以利用其高解析度地圖。
縱觀整個行業,正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發力的公司均在加強街景測繪工作。谷歌和蘋果已經擁有了他們自己的地圖,特斯拉為提高自動駕駛系統性能也逐漸在地圖領域發力。去年 Uber 還曾報價30億美元試圖收購諾基亞地圖軟件,但未能成功,Here 地圖最終被德國汽車製造商組成的收購集團(包括寶馬、奧迪以及梅賽德斯·賓士等)收購。
Uber 創始人兼 CEO 崔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曾估計在2030年時,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就將有一場激烈競爭,而Uber正在努力佔據有利地形。
聲音
地圖是我們服務的核心,也是我們業務的基石。針對 Uber 量身打造地圖服務的必要性持續存在,這就是我們在地圖上加倍投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