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馬傑偉與女兒對談《綠豆》:沒當觀眾白癡的香港本土劇

《綠豆》來得突然,原來吃得味精湯太多,遇到淡淡的綠豆, 要重新訓練味蕾,學習欣賞緊貼生活的味道。

刊登於 2016-07-30

編按:「本土文化認同有如潮汐,點滴的情緒與感知積累而成江河。」研究香港流行文化、大眾媒介二十多年的馬傑偉教授如是說。

馬教授是研究香港本土意識、香港人身份認同變遷的專家,近幾年卻開始感到追不上香港變化,一度暫擱時評之筆。在本土浪潮漸見洶湧、迎面撲至的今天,馬教授應《端傳媒》之邀,在「端觀點」與學生一同撰寫系列文章,漫談香港本土,從學生切身感受微觀本土演變,從港人點滴情緒窺看本土新潮。

電視劇《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
電視劇《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

馬朗澄:淡淡的《綠豆》,緊貼生活的味道

我很喜歡《綠豆》。

我本來是個美劇迷,中學時看青春劇,迷戀 O.C.One Tree Hill 的男主角。長大後,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愛上在家輕輕鬆鬆看處境喜劇, Big Bang Theory2 Broke Girls 總令我笑得人仰馬翻。港劇嗎?大概只會在臉書專頁「Cap圖王」接觸,偶爾「同朕check吓」(註一),取笑無綫(TVB)劇荒誕無稽的情節。幾年前,王維基鬧了一場電視風波,當時民意強烈支持他,希望催生新電視台,但最後其 HKTV 仍然胎死腹中,無法扭轉無綫一台獨大的局面。ViuTV 今年終於來了,雖說不是萬眾期待,但剛開台,還是想支持一下。

我承認,ViuTV 開台劇《綠豆》剛啟播時,只覺得沒什麼劇情,主角談不上美女帥哥,好悶,玩玩手機就熄電視了。到劇集尾聲林保怡一場喊戲,「高登巴打們」(高登討論區的網友)將它推舉成「神劇」,我才一口氣在兩三天「煲晒成鍋綠豆」(看完整套《綠豆》),一試愛上。

早前《綠豆》播完大結局,正在考慮要不要投資一點時間看 Game of Thrones 時,豈料《綠豆》曲終人未散!結局篇已過了一個月,ViuTV 又宣布來個劇場版系列。明明勞碌一星期,星期五的晚上想出外 happy hour,結果我還是死死地氣(無可奈何地)回家,乖乖跟老爸做沙發薯,等待監製「南方舞廳」把《綠豆》重新端上桌。

我老爸曾自詡是電視迷,我細細個已坐在他腿上跟他翻看《網中人》的錄影帶,但他卻是家中最早離棄電視機的人。幾年前即使全城熱捧《天與地》,他還是在客廳進進出出,閒時坐下來問我們劇情摘要,沒拿出耐性欣賞此神劇。記憶中,家裡三個人坐在沙發前看的電視劇,已是1998年啟播的《妙手仁心》。

那年我小三,渴望當大人,入紙向老媽子申請遲瞓睇9點半(向母親申請遲睡看9點半開播的電視劇),奇蹟獲批。那時覺得,大人講的道理就是對的;醫生是神聖的,救不了病人,壓力大會去中環有個叫蘭桂坊的地方借酒解愁,喝醉了會吐,要人攙扶帶你返屋企敷熱毛巾。大人分兩類,心腸好的和壞的,也有好人因為貪名貪利,「轉會」入伍做奸人。然後朋友們會問他,「點解你成個人變晒?」(為何你整個人都變了?)

大人的世界好複雜,好多煩惱啊。

過了幾年,青春的煩惱仍然是大台劇集那種峰迴路轉,大上大落。但慢慢長大會發現,原來世界不止分為好人壞人兩條隊,原來大人的世界,跟公仔箱的不一樣;原來我會質疑媽媽,會拿起耳筒隔開她的老土道理。無綫劇,漸漸離開我的生活很遠。然後有一天,談起往事,媽媽跟我道歉,說覺得曾經好心做壞事,某些事處理不好,對我影響深遠。原來大人也會做錯事,也會道歉。《綠豆》拍得好的地方,就是劇中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只有正常人,如現實一樣。

《綠豆》留白極多,每集半小時,短短的、淡淡的,只用幾句小說式對白作結,總是讓人反思感情二三事。本來主角之間的拉扯沒有著墨太多,當中最懸疑的就是大衛的女友瑪嘉烈變心,搭上大衛的舊同學趙子龍。二人「失蹤」一夜後,趙子龍突然對瑪嘉烈失去興趣,到底中間發生了什麼事?上周五(7月22日)播這個劇場版的第一集,一個半小時內把故事零碎的片段重新整理,更嘗試解開這宗「懸案」,加插從未出現過、趙子龍大罵瑪嘉烈高潮戲份,嚇窒一眾影迷。「這段戲,竟然留待劇場版才播?」星期五看完後跟老爸繼續熱烈討論。

趙子龍與瑪嘉烈攤牌對幾位主角有否影響?當然有啦,瑪嘉烈一定記一世。但對於他們幾段關係的發展呢?換著是大台,這些衝突應該會被無限放大,《綠豆》偏偏只著跡於衝突引發的漣漪。感情是累積的,趙子龍指控瑪嘉烈如此對大衛,任誰介入都可以搶走她的心,真的?不曉得。你問我,若然時光倒流,我媽沒做她認為有必要向我致歉的事,我會不會是另一個人,我也不曉得。

我就是喜歡這樣的《綠豆》。

跟著導演 FatBall 和 25 的鏡頭,原來一件事有許多視角。人生的決定,並不是小時候計劃大學修什麼科,可以諗過度過咁奢侈(可以好好計劃那麼奢侈);絕大部分的決定,其實都在一念之間,而它引發的漣漪,你又不知會走多遠、牽連有多深。

劇集開首,大衛問瑪嘉烈,要同居嗎?正計劃分手的她,被殺個措手不及。她別過面,或許表情看上去不怎樣,然而,視點放低一點,原來她雙腳從放鬆,到轉身,腳尖微微翹起,繃緊了,才吐出一句「好」。迷上這劇的觀眾看到這些細節會覺得,這幕的張力讓人喘不過氣,很想找其他影迷分享。

雖然被捧為神劇,但自問身邊要找個知音其實少之又少,悶悶不樂,唯有上網做 CD-ROM(只讀不回覆的網民)看留言。上 ViuTV 的 facebook fan page,不難察覺,凡是關於《綠豆》的 post 都群情洶湧,影迷吱吱喳喳不停講,罵的都是過分在意這部劇集的狂迷。對於追加的劇場版,有些粉絲會怕破壞《綠豆》的美好,希望留白不要再把它填滿,怕它從美譽中貶至大台水準,腸都挖埋出來講(說得太白)。你問我劇場版的第一集,會不會影響其神劇地位?喂,真係唔知喎。

無綫劇亂來、將劇情無限輪迴,連90歲的祖母最近也表示要熄電視了,寧願聽收音機,因為觀眾越看越覺得被人當白癡看待。多元化的歐美電視圈是花花世界,曾以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頭也不回就離家了,喝著美劇奶水長大感覺很滿足。然後一天,《綠豆》來得突然,原來吃得味精湯太多,遇到淡淡的綠豆, 要重新訓練味蕾,學習欣賞緊貼生活的味道。現在才知道,我們需要屬於我們的港劇,需要能反映本土生活的寫照。

(馬朗澄,末代八十後,美劇瘋狂粉絲)

註一:藝人陳豪曾在無綫電視劇《帝女花》飾演崇禎皇帝時,說出這句中英夾雜的對白。

────

馬傑偉:本土劇,本應如此!

已經放棄港劇十多年。港劇曾經是本土文化的搖籃,八九十年代,看港劇、談論港劇,很 Cool。如今,年輕人鄙視港劇,看了也不肯認。不少後生仔後生女,棄港劇追美劇韓劇。ViuTV 開台,我是有期望的,但這個期望不足以催促我追看開台劇《綠豆》。瞄一瞄,畫面偏向「慘白」、「淡灰」的藝文色調,不太吸引人去了解劇中人瑪嘉烈與大衛的感情拉扯。後來《綠豆》似演化為 Cult(邪典),引來文青熱話。不把港劇看在眼內的女兒,竟看得興奮,強力推介。

我已經到了不惑之年,拍拖同居的情懷,早已失去多年。想不到上周 ViuTV 推出從未播出的特別劇場版,於是我家發生了十多年沒出現過的「活動」── 一齊睇港劇。今集個半小時的故事,集中在女主角瑪嘉烈身上,聽說還陸續有來,有兩三集之多。刪掉的「雜碎」真可編輯成章嗎?想不到,首星期這一場,出奇的流暢,連我這個沒有看原整版的觀眾,也看得明白,而且愈看愈有興趣。久違了的本土電視劇又再出現眼前。

上一代的本土情懷,與港劇關係密切。由1970年代中後期,到八九十年代,時裝劇把香港步入現代城市的風貌,化為一個個戲劇性豐富的故事,凝聚了香港有別於大陸的本土認同,《網中人》就是其中一個突出例子。電視劇出現大量現代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也道出了香港人逐漸蛻變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妙手仁心》、《壹號皇庭》展現的中產品味,若要解構之,事後看來,當然有點做作。當年現實中的醫生不多去蘭桂坊飲 mojito,不少都是老老土土的。但當年的林保怡與陳慧珊,衣著談吐、飲食習慣,正好配合香港中產化的階級流動,提供了香港本土文化踏入品味生活的台階。近年無綫劇集不進反退,品味俗套,追不上時代。

本應貼身貼心貼近時代

《綠豆》沒有什麼搶眼的大動作大衝突。初看沒什麼,看多兩眼就真的與無綫劇集有分別。演員演得自然,看過幕後製作人的訪問,知道是因為現場演員有足夠的溝通與心理準備,而不是流水作業的速戰速決。有一場同居男女在沙發旁閒話買樓,談到誰出錢付首期誰定期供樓,屋主落不落女友的名字、分手之後住所誰屬,自然得來還很接地氣。香港同居男女會有共鳴,因為買樓是一般港人都朝思暮想的苦事。而這只是小插曲,我相信《綠豆》之所以受文青熱愛,其中一定有很多這樣融入生活的片段,讓觀眾感受到生活、看見了港人的所思所感。

我的女兒與她的年輕朋友,看《綠豆》看得開心,開心的原因是,突然間發現香港本土電視劇竟然可以貼身、貼心!我心想,本土劇本應如此!事實上,香港曾經是亞洲的影視文化龍頭大哥,一直拍出貼身、貼心、貼近時代的作品;例如《狂潮》、《上海灘》、《網中人》、《義不容情》、《新紮師兄》、《大時代》,均受全球華人愛戴。可惜如今只有一家電視工廠流水式作業地拍攝港劇。

回頭說《綠豆》這個劇場版,本身已可以獨立成篇──同居女友瑪嘉烈暗中喜歡了大衛的老友趙子龍,曖昧關係若隱若現,後來老友借拍拖之名利用瑪嘉烈的閨密,再在最後與瑪嘉烈對質,批評她對大衛矯情假意。其中大量的心思意念,均在對白之外的眼神與動靜交代,豐富又猜不透的心理狀態,讓觀眾一步一步投入人物的處境。

大部分電視劇集傾向簡化複雜的人性。編導演若沒有足夠的堅持,以及對觀眾的信任與尊重,不會敢在電視這個普及媒體中呈現人性的複雜層次。瑪嘉烈心事重重,出軌的曖昧感情,變成內心愈來愈大的秘密。要保住秘密又保住關係,唯有輕描淡寫編說謊言。這種種複雜情緒與弦外之音,觀眾會自己揣摩發掘。本土電視劇的文化活力,正在於此:故事、人物、節奏、處境,電視與生活,人物與觀眾,發生了互相感應的關係。

特別版最後播出一場重頭戲,瑪嘉烈與趙子龍爭執攤牌,聽說在拍攝現場的演員與工作人員,都捲入了情緒的漩渦。而這些情緒的能量,透過屏幕,亦能感染觀眾。多謝幕前幕後如此用心,尤其在香港本土電視劇凋零的今天。

(馬傑偉,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專門研究香港次文化以及流行文化)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