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德國連串暴力事件後,總理默克爾還是覺得開放移民政策無錯

刊登於 2016-07-29

2016年4月2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一個土耳其難民營。
2016年4月2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一個土耳其難民營。

在德國本月接連發生涉及中東難民疑兇的襲擊案件後,7月2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提前結束休假,再次譴責各宗襲擊,又承認恐襲對於收容難民的國家來說是一種嘲諷。雖然默克爾此次提出9大措施,包括加速遣返不合資格難民等,但她亦為自己的開放難民政策辯護,形容接納和保護那些受迫害、逃避戰亂的人,是德國的「歷史使命」。

默克爾譴責施襲者嘗試削弱德國的社區互助、包容、樂於助人等理念,並強調施襲者不會得逞。她形容,在德國發生恐襲,對於願意接納難民的國家、幫助難民的志願者,以至其他到德國躲避戰亂和暴力的難民來說,都是一種嘲諷。

但就她提出的開放難民政策,默克爾強調自己遵從理智和良知行事,並指假如擺出一種拒絕人道主義的姿態,會為德國帶來更壞的結果。

默克爾稱,堅持接納難民的政策並不容易,但她強調德國是「強國」,必定能夠處理好這個全球化時代下的「歷史使命」,正如德國過往曾處理好不少難題;默克爾又重提2015年8月提出開放難民政策時的口號:「我們搞得定(德語:wir schaffen das;英語:we can manage it)。」

默克爾亦公布提升國家安全的方案,其中包括9大重點,例如成立資訊科技辦公室,以破解恐怖組織與潛在施襲者的網絡通訊;在情報部門增聘人手,並與其他歐盟成員國建立情報資訊分享機制,打擊網絡軍火買賣;設立針對潛在極端主義者、施襲者的預警機制;降低法律門檻,加快遣返不符移民資格、並在暫准留德期間犯法的難民;定期舉行軍警聯合反恐演習等等。

我們搞得定。我沒有說過這會是件容易的事。我過去曾說過、今後我還是會說──我們能夠處理好我們的歷史使命──在全球化時代中的歷史考驗。就如同我們過去處理好許多難題一樣,我們做得到。德國是個強大的國家。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

德國巴伐利亞自由邦在7月18日至24日一週之內,發生3宗涉及難民施襲者的襲擊事件,引發廣泛關注,亦導致默克爾去年提出的開放難民政策備受德國輿論質疑。2015年9月,德國國會通過提案,開放德國邊境,接收當時滯留在匈牙利的逾1萬名難民。但中東敘利亞等國的戰火一直未能平息,歐洲難民危機無法緩解,默克爾政府所受的輿論壓力持續增大,反移民右翼政黨亦藉機崛起

7月分在德國發生的嚴重襲擊事件:

7月18日,在一列駛經維爾茨堡的火車上,一名17歲阿富汗難民以斧頭和刀襲擊乘客,導致一個5人香港旅客家庭中的4人受傷後,被到場警察開槍擊斃。當局指,襲擊者施襲前曾高喊「真主偉大」(Allahu akbar),在他家中亦搜出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的旗幟。

7月22日,在巴伐利亞邦首府慕尼黑,一名持德國及伊朗雙重國籍的18歲男子,在一間快餐店及鄰近的奧林匹亞購物中心(Olympia Shopping Centre)槍擊途人,造成至少9人死亡、21人受傷,他其後懷疑吞槍自殺。當局指,槍手曾因抑鬱症而接受心理醫生治療,並「沉迷於大規模殺人」,家中收藏有一些關於過往槍擊案件的書寫筆記及書籍,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他與任何極端伊斯蘭組織有關。

7月24日,在巴伐利亞邦直轄市安斯巴赫,一名敘利亞男子在一個露天音樂節場地附近引爆炸彈,他被當場炸死,另外至少12人受傷。當局指,該男子兩年前抵達德國申請移民庇護,相關申請在1年前被拒,但基於敘利亞仍處於戰亂,當局一般只會即時遣返在德國犯下嚴重罪行的難民,因此該名男子獲准暫時留在德國。

聲音

襲擊讓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加強控制什麼人能住在我們的國家⋯⋯不可再有開放邊境政策。

巴伐利亞邦內政部長 Joachim Herrmann

來源:衛報信報now 新聞BBC 中文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