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互聯網政治

"internet" 為什麼應該小寫?

從大I變成小i,也是在重申互聯網的公共性:它和水、電、天然氣一樣,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

特約撰稿人 方可成

刊登於 2016-07-16

#互聯網政治#互聯網

多家美國主流媒體都做出了一個拼寫上的改變--Internet(互聯網)的第一個字母不再大寫,統一改成
多家美國主流媒體都做出了一個拼寫上的改變——Internet(互聯網)的第一個字母不再大寫,統一改成 "internet"。

經常閲讀外媒的人最近可能會注意到一個細節:從今年 6 月開始,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美聯社在內的多家美國主流媒體都做出了一個拼寫上的改變——Internet(互聯網)的第一個字母不再大寫,統一改成 "internet"。

這是一場長達十幾年的爭吵和拉鋸的最新動向。儘管你的 Word 還在不厭其煩地把你輸入的 "internet" 自動更正為 "Internet",但大 I 變小 i 的趨勢已經無法逆轉。

在英語中,首字母大寫的拼寫方式往往被用於專有名詞(比如生產 iPhone 的蘋果公司 Apple),而其他表示普遍事物的名詞(比如樹上結的蘋果 apple)則都是小寫。所以,從 "Internet" 變成 "internet",不僅僅是一種語言學現象,更反映出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互聯網?它到底更接近蘋果公司,還是樹上的蘋果?

小寫陣營的決定性勝利

關於 internet 的首字母到底應該大寫還是小寫的爭論,至少從 2002 年就開始了。當時,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教授 Joseph Turow 把自己新書裏的 "Internet" 都改成了 "internet"。他獲得了 MIT 出版社責任編輯的支持,《紐約時報》也跟進做了報導,但這種拼寫方式並沒有如他所願成為主流。

概括而言,北美之外的媒體比美國媒體更早採用小寫的 i。《衞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泰晤士報》和 BBC 等英國媒體,以及《南華早報》、《悉尼晨鋒報》等出自前英國殖民地國家(地區)的媒體,都早已加入小寫陣營。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路透社還在堅持大寫 I。

新潮的網絡媒體也往往更傾向於使用小寫的 internet,比如 BuzzFeed、Vox、Quartz 和 Gawker。但也不盡然,比如赫芬頓郵報、FiveThirtyEight、The Daily Beast 就屬於大寫陣營。

《連線》雜誌的例子最為有趣。2004 年,這家全球知名科技媒體高調宣布:「根本沒有什麼理由大寫 internet 這個詞。」 然而,僅僅兩年之後,"Internet" 又重回《連線》——因為這家雜誌被康泰納仕集團(Condé Nast)買了下來,新老闆要求編輯們改回大 I,直至今日。

雖然大寫 I 和小寫 i 的兩個陣營不斷來回拉鋸,但總體趨勢是越來越有利於小寫陣營的。語言學家 Susan Herring 曾經做過統計,她在檢索牛津英語語料庫(其中收錄了大量語料,從學術論文到媒體文章到網站評論)之後發現:2000 到 2012 年之間,平均而言,"Internet" 的使用率比 "internet" 高一倍;然而,從 2012 年開始,"Internet" 的領先優勢急劇縮小,直到 2015 年底,"internet" 已經追平。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美聯社的加入,是小寫陣營的最新勝利,也是決定性的勝利。美聯社的寫作風格手冊(AP Stylebook)被全球記者和新聞專業學生奉為聖經,今年 6 月出版的新版手冊會將 internet 的拼寫方式迅速推廣到全球。

「留聲機」 也曾經被大寫

為什麼 "Internet" 會逐漸變成 "internet"?語言學家給出了不少解釋。

有人說,這是現代語言發展的必然趨勢:越來越簡單、易用。比如,電子郵件原來被寫作 "electronic mail",後來簡寫成 "e-mail",再後來,中間的小連字符索性也被扔掉了,"email" 變成通用的寫法。

同樣,"Web log" 變成了 "weblog",最後變成 "blog";"on-line" 變成了 "online"。人總是懶惰的,能省則省,能少按一下 shift 鍵也是好的。

也有人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闡述了小寫 internet 給讀者帶來的好處——在英語閲讀中,大寫字母就好像道路上突然出現的減速帶,非常影響閲讀和理解的效率。所以,能小寫就儘量小寫吧。

還有人發現,新事物出現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將其大寫,後來隨着該事物被普遍接受,人們又轉向小寫。留聲機(phonograph)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剛出現時,P 是被大寫的。

互聯網是和水、電一樣的存在

這些技術層面的解釋都有道理,但是從大 I 到小 i 的轉變背後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其實,internet 這個詞剛出現的時候是被小寫的。根據 1974 年牛津英語詞典的解釋,這個詞指的是任何由多台計算機連接而成的網絡。

後來,internet 被大寫,因為人們用它來指稱其中一個具體的網絡,也即脱胎於美國國防部項目 ARPANET、後來發展成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國際互聯網的那一個網絡。

Internet 成了專有名詞,指的不是任何計算機網絡,而是我們所使用的那個網絡。就好像美國人在提到憲法的時候,如果用大寫的 "the Constitution",那麼指的就是美國憲法;如果用的是小寫的 constitution,那麼指的就是憲法這樣一種普遍事物。

然而這樣的區分在今天已經顯得不合時宜。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這個互聯網」、「那個互聯網」 的區別,我們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同一個互聯網。這個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存在。就好像如果全世界使用的都是同一部憲法,那麼再區分 "the Constitution" 和 "constitution" 已經沒有意義了。

從大 I 變成小 i,也是在重申互聯網的公共性:它和水、電、天然氣一樣,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它應該屬於所有人,政府應該像提供水電供應一樣提供互聯網接入。水、電、天然氣,沒有一個是大寫的,互聯網也不應該被大寫。

十幾年前,當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教授 Joseph Turow 把自己書裏的 "Internet" 都改成 "internet" 的時候,他的一個重要理由是:把互聯網這個詞大寫,看起來太像是某個商品品牌了,就好像是用 Kleenex(舒潔)代替紙巾這個詞、用 Frigidaire(北極牌)稱呼冰箱一樣,有一種將公共品進行私有化的感覺。

在這個商業公司控制着絕大部分互聯網流量、威權政府不斷攫取所謂 「互聯網主權」 的年代,有一批西方知識分子正在重提互聯網的公共性。《紐約時報》和美聯社在這個時候改變 internet 的拼寫方式,或許能夠提醒大家:互聯網是小寫的,因為它是水,是空氣,屬於全體民眾;它不應被大寫,因為它不再是政府項目,也不是商業品牌,不應被某個政權、某家企業佔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