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真人秀假扮IS綁架名人,埃及最新電視節目被指恐怖主義幫兇

端傳媒記者 梁振嶽

刊登於 2016-07-13

埃及收費電視台 Al Nahar TV 最近推出「惡搞」節目《Mini Daesh》(編譯:《迷你達伊沙》),希望進一步推高收視,卻惹來非議。

達伊沙

「達伊沙」(Daesh)是阿拉伯國家對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的稱呼。DAESH 是 IS 的阿拉伯文名字的首字母縮寫。阿拉伯國家認為,使用「伊斯蘭國」、「伊斯蘭的國度」等名字稱呼 IS,既褻瀆伊斯蘭教,也賦予IS某種程度的合法性。而 DAESH 一詞與阿拉伯文中的「踩踏」一詞發音相似,用 DAESH 稱呼 IS 更能反映人們的憤怒和蔑視。其後,美國、法國等多個歐美國家官方亦以DAESH 稱呼 IS,但不少國際媒體仍然沿用「IS」、「Islamic State」、「伊斯蘭國」等稱呼。(資料來自維基百科、蘋果日報報導)

《迷你達伊沙》每晚播出,節目中,包括 Khalid Aleesh 的幾位主持人會打扮成 IS 恐怖分子,並以當地演員、名人等作為惡搞對象,在後者並不知情的情況下,上演「IS 綁架案」。

埃及一個電視節目惡作劇 假扮isis綁架嘉賓,引來社會爭議。
《迷你達伊沙》節目現場。

6月6日,今年伊斯蘭齋戒月(Ramadan)的第一天,《迷你達伊沙》播出的第一集中,埃及女演員 Heba Magdi 不幸成為首位「人質」。片段可見,Magdi 原是前往親友家探訪,但和人傾談期間突然有數個「IS 恐怖分子」闖入,一輪爭執後恐怖分子將 Magdi 的友人「射殺」,隨後拿出 IS 「國旗」,脅逼 Magdi 在旗幟前宣讀口號、拍攝照片。

未幾,恐怖分子接到電話,得知警方快將趕到,於是聲稱要炸毁房子,拿出自殺式炸彈背心,硬要穿在 Magdi 的身上。在這個過程中,Magdi 早已被嚇至不停哭喊、失聲尖叫。最後恐怖分子與門外警察「駁火」時,她更是四處逃竄躲避,直至主持人對她宣布一切都只是「惡搞」後,她還是瑟縮顫抖了好一陣子。

這個節目為恐怖分子提供免費宣傳。它就像在說,達伊沙的恐怖分子可以在埃及自出自入,隨處恐嚇群眾。

來自埃及蘇彝士的國會議員 Abdul Hamid Kamal

儘管惡搞一直是電視台節目中大受歡迎的元素,但 Al Nahar TV 今次觸碰的 IS 向來是伊斯蘭世界的禁忌,難免引起爭議。

2014年,IS 脫離恐怖組織「阿爾蓋達」(al-Qaeda)自立門戶,自稱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瓦哈比主義,宣稱要在伊拉克及黎凡特建立「哈里發國」。當時 IS 中,不少是伊拉克薩達姆(Saddam Hussein)政權倒台後的流亡官員和軍人,趁着鄰國敘利亞自2010年政局持續動蕩,而轉往當地並迅速崛起,佔領城鎮、油田,透過黑市販售石油、古文物等,也累積起資金和行動力。

IS 壯大後,恐怖主義行動變本加厲,不斷在全球策動恐怖襲擊、擄劫和殘殺基督徒、什葉派穆斯林、西方國家人質等,近日在伊朗還有報導指他們涉嫌收錢後提供「恐怖襲擊服務」,行動幾近恐怖主義僱傭兵組織。

真正的穆斯林及伊斯蘭團體則不斷強調,IS 徹底背離伊斯蘭教教義,極力與 IS 劃清界線,IS 也成為阿拉伯國家、伊斯蘭世界的禁忌。

我提出兩個理由,呼籲我在埃及的弟兄,推動禁止這個節目繼續播放。這個節目抵毁伊斯蘭教,同時美化了達伊沙。看看我們在伊拉克所經歷過的達伊沙恐怖暴行吧!

一位自稱名叫 Ali al-Iraqi 的伊拉克網民

《迷你達伊沙》播出後,批評者在網上號召罷看,更有大量網民評價節目為「史上最愚蠢」。有埃及國會議員亦呼籲政府介入,逼令電視台終止播放《迷你達伊沙》;還有議員認為,節目等同為 IS 作免費宣傳,一方面幫助該組織傳播恐懼,一方面可能驅使更多激進伊斯蘭主義者加入組織。

不過,也有人認為惡搞節目根本無傷大雅,即使題材涉及 IS,但將之說成替IS作免費宣傳未免太誇張。

假如你認同學者舒密特(Alex Schmid)對「恐怖主義」的定義,那麼將 IS 綁架、恐襲等情節栩栩如生地搬上電視螢幕,其實可被視為「恐襲幫兇」。

舒密特指出,「恐怖主義是一種通過重複的暴力行為,以鼓動公眾焦慮、恐慌,從而達到某些特殊的犯罪或政治目的的方法」。他指,與行刺、謀殺等相反,恐怖主義針對的目標,往往不是恐襲中直接被殺害或傷害的人,而是目睹恐襲而被嚇怕、因而屈服的「旁觀者」。

因此,恐襲往往是激進組織與目擊者之間的「恐懼傳播過程」,而死難者或是不幸被隨機行動波及,或是成為某個目標群眾之中,面目模糊的一分子,他都只擔當着恐怖組織的訊息中介。

的確,回想阿爾蓋達開始廣為人知,也是始於2001年9月11日全球觀眾透過電視直播,目擊被劫飛機撞向美國紐約世貿「雙子塔」的恐怖一幕;而 IS 最為人熟悉的面目,是它不時透過互聯網絡、社交媒體發布的、處決外國人質的片段。因此,伊斯蘭世界對電視節目《迷你達伊沙》的反感,也可被理解。

惡搞文化

指的是對嚴肅主題加以解構,從而建構出喜劇或諷刺效果的胡鬧娛樂文化。常見形式是將一些既成話題,節目等改編後再次發布,屬於二次創作的其中一手法。惡搞在當代流行文化中很常見。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今日俄羅斯Gulf news獨立報AhlulBayt News Agency每日郵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