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揭仲:飛彈擊穿漁船,可能誤觸「戰備模式」

考量情勢的敏感性,和台灣海峽軍事活動和軍事設施的密度,兩岸實在有必要思考建立意外情形通報機制,以避免誤判與誤會。

刊登於 2016-07-01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Hsiung Feng III),於2007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國防表演時正式展示。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Hsiung Feng III),於2007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國防表演時正式展示。

海軍錦江級金江軍艦於上午8時10分左右,於左營軍港執行甲類操練驗收前的裝備確認與檢查時,不慎將彈箱內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射出;這枚飛彈在墜海前,還貫穿了高雄籍漁船翔利昇號,導致船員一死三傷的慘劇。

消息傳出後,網路隨即針對飛彈誤射的原因,傳出許多臆測,甚至不乏一些「陰謀論」。但筆者根據海軍司令部上午記者會所公布的事件過程、海軍操演的程序,和昔日在國會服務期間所接收到的訊息,推測整起事件,可能只是操作人員在執行整套系統(包括飛彈彈體、發射系統、及飛彈與發射系統間的介面)的測試和訓練時,疏忽誤從「模擬模式」切換到「戰備模式」所致。

模擬模式與戰備模式

海軍水面軍艦所用的各型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以及潛艦所用的魚雷,都可以運用「模擬模式」,執行系統的檢查,與人員的接戰訓練。具體的說,在「模擬模式」的情況下,艦上人員可以完全按照實際接戰時的作業流程,包括接線、解開發射程式、賦予攻擊目標方位,和啟動射擊等程序進行操作,讓艦上官兵逐步、逐項檢測。這樣才能確認包含飛彈、介面和射控系統是否全部正常,並實地演練整個接戰過程。

「模擬模式」和「戰備模式」間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當處在「模擬模式」時,飛彈不會真的射擊,只會由電腦根據操作人員所輸入的參數,在電腦上給出模擬的路徑,看看飛彈有無命中目標。更重要的是,這個「模擬模式」可以讓軍艦在不必出海、不必規劃演習區的情況下,於軍港內進行訓練和操演,既可節省軍事預算的支出,也可增加演練的次數與頻率,故一直為各國海軍廣泛採用。

回到本次事件發生的可能原因上。從海軍司令部的說明內容、金江軍艦飛彈系統皆已啟動、目標訊息也經輸入的情況下,應可看出該艦應該是為應付即將到來的操演,因此規劃在「模擬模式」下,對系統進行檢查,並演練射擊流程。依照筆者所詢問前海軍軍官的說法,操作人員可能不慎誤觸某個按鈕,或是輸入錯誤指令,導致戰鬥系統切換進入「戰備模式」,使飛彈真正擊發。

何以擊中漁船,為何沒有爆炸?

又依照雄三反艦飛彈的設計,在飛彈飛行的過程中,中段是採用慣性導航,當飛彈接近預設的目標區時,會自動啟動「主動尋標系統」,搜索目標區海面目標。翔利昇號之所以慘遭命中,可能是該艘漁船剛好進入這枚飛彈的目標區,遭到飛彈主動尋標器鎖定,造成飛彈從漁船船身貫穿,漁民不幸傷亡的重大慘劇。

至於飛彈為何沒有爆炸,是因為漁船船身低矮,使飛彈是從漁船上半部貫穿,而反艦飛彈的引爆設計,是飛彈彈頭感應到速度突然下降到某個程度,或是遭受一定的衝擊時,才自動啟動引爆裝置。由於漁船船身遠比軍艦或大型商船輕薄,使飛彈貫穿時並未感受到足夠的衝擊,或是未造成明顯的減速,使飛彈沒有引爆,否則人員傷亡將更為慘重。

防錯與補救措施失效,均需追究

此次誤射,故然與訓練或操作程序不純熟脫不了關係。但艦上人員在進行演練時,所依照的「標準作業程序」或「接戰流程」,在設計時其實已將錯誤防範的設計包括在內;在這次嚴重的意外中,為何沒有發生作用?艦上官兵或在場進行督導的測裁官,為何沒有及時發現錯誤?是否與資深士官多已退伍,士官兵人員經驗青黃不接有關?都有待國防部和海軍司令部深入了解。

其次,飛彈誤射後,理論上還可透過相關系統,對飛彈進行控制;事發當時,為何沒有執行或沒有發生作用,也必須進行深入的調查。

軍以戰為主,只要有軍隊就不可能不進行操演和訓練;當操演和訓練出現意外時,除了究責外,還必須記取教訓,改進訓練和流程上的缺失,將再發生類似意外的機率降到最低。絕對不能、也不應該因噎廢食,要求海軍減少類似操練的次數。因為一支不操練、不敢操練的軍隊,才是國家資源最大的浪費。

兩岸亟需「軍事互信機制」

此次飛彈是從左營軍港發射,朝海峽中線飛行,飛彈發射地點與飛行方向都十分敏感。雖然飛彈未越過海峽中線,整個飛行時間也只有兩分鐘左右,但是在事前沒有演習公告,沒有發佈射擊管制範圍公告的情況下,相信當時中共中央軍委聯合指揮中心、戰略支援部隊,和東部戰區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內部,可能出現警鈴大作,值班人員提升戰備的情形(若沒有的話,那中共該檢討的就絕不比我們少)。在此情況下,國防部沒有在第一時間主動發佈消息來澄清疑慮,就有檢討必要。

兩岸官方互動目前進入「冷和」階段,但考量兩岸情勢的敏感性,和台灣海峽軍事活動和軍事設施的密度,雙方實在有必要思考建立類似「軍事互信機制」相關措施,或是意外情形通報機制,以避免誤判與誤會。

(揭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