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一名男子成功接受美國首例陰莖移植手術的消息登上各大媒體頭條。這次實驗性手術的成功,將會幫助更多有難言之隱的男性傷者和病人解除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痛苦。
這位幸運的「試驗品」名叫曼寧(Thomas Manning),現年64歲的他是美國麻省(Massachusetts)的一名銀行快遞員。2012年,工作時發生的一場事故導致曼寧身受重傷,在醫院治療期間,醫生偶然發現他患上並不常見的陰莖癌。為了防止惡性腫瘤擴散,曼寧的大部分陰莖被切除了。
如果不是那場意外,我兩年前就不在了。
死裏逃生的曼寧發現,厄運才剛剛開始:被切除後的陰莖只有大約2釐米長,他不得不坐着小便,性生活更完全不可能存在。本就單身的他更加無奈:「我不會靠近任何人,我沒法和任何人發展戀愛關係。」
幸而美國政府針對退伍軍人的一項治療計劃讓曼寧有了重獲新生的機會。
美國國防部數據顯示,自2001年到2013年間,共有1367名美國軍人在伊拉克戰爭或阿富汗戰爭中傷到下體——大部分都是被自製炸彈所傷,其中一些人失去了部分或全部陰莖,這些人基本都不超過35歲。失去陰莖還給這些軍人帶來嚴重心理創傷,數據證明他們退伍後的自殺率非常高。
陰莖移植手術被認為是挽救他們人生的最佳方案。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參與了這一偉大的工程。
麻省綜合醫院的整形重建外科醫生塞楚洛 (Curtis L. Cetrulo)稱,手術團隊會先通過一般病人來完善技術,然後運用到受傷軍人身上,因為美國國防部「不想讓受傷的勇士接受未經驗證的技術」。
於是,曼寧成為了「小白鼠」。經過3年的試驗準備,麻省總醫院團隊在今年5月8日到9日投入12名醫生和30名醫護人員,為曼寧進行了一場長達15個小時的手術,用於移植的陰莖來自一名已逝捐贈者。

手術後,曼寧的「新朋友」恢復了正常供血,沒有出現感染或免疫排斥,這被認為是手術成功的重要標誌。在6月初出院時,他已經可以正常小便。
儘管擔任手術團隊帶頭人的塞楚洛仍然表示,「對我們來説,這是一片未知的水域」,但他認為如果一切順利,曼寧在幾個月後甚至可以恢復性功能。不過,曼寧還需要終身服用抗排異藥物,以確保這個「借來的」器官忠於自己。
曼寧通過媒體對其他同病相憐的人說,「不要藏在石頭後面」。他期待能再次享受性愛,並認為「如果運氣好的話,我能恢復到以前的75%」,儘管醫院並沒有對此作出保證。
曼寧並非盲目樂觀,2014年在南非進行的一次陰莖移植手術,就讓患者當上了爸爸。
2014年12月11日,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Stellenbosch University)和泰格堡(Tygerberg)醫院的醫生經過9個小時的手術,為一名21歲的傷者成功移植陰莖,並讓其恢復了泌尿和生殖功能。
這位匿名病人在18歲接受當地傳統的「割禮」(包皮環切)時遭遇不幸,他的陰莖因感染壞死而不得不被切除,最後只剩下1釐米。南非每年有數十名到數百名男孩因為這種「成年禮」而致殘或致死。
幸運的是,在手術僅僅兩個月後,這名南非男子就讓他的女友懷孕了——如此之快的恢復速度讓主治醫生也感到驚訝。南非的醫生們因此宣布,這次手術是全球首例成功的陰莖移植——而這一榮譽原本或許屬於中國廣州的一個醫療團隊。
2004年冬天,一位44歲的廣州男子在醉酒後遭遇意外,導致陰莖嚴重殘缺。他的主治醫生、廣州軍區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胡衞列決心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組織多位專家進行研究討論,進行了3例活體陰莖解剖實驗,試圖為病人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異體陰莖移植手術。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陰莖可是傳宗接代的命根子,被看成是男性的標誌性器官。
廣州軍區總醫院倫理委員會對此開放綠燈,醫療團隊也順利找到一名腦死亡的22歲男性提供陰莖。
2005年9月20日至21日,7個小時的努力後,醫生宣告手術成功,中國官媒新華社也在第一時間發表慶賀報導。10天後,醫護人員為病人取下導管,後者可以站立着順利排尿。
就在所有人都在等待這位病人邁進一步、重獲性功能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主治醫生在兩週後不得不在病人夫婦的要求下「忍痛」揮刀,將病人的陰莖——準確地說是捐贈者的陰莖——再次切除。
根據胡衞列團隊次年在歐洲泌尿學期刊(European Urology)發表的論文,病人及其妻子對來自陌生人的這一器官懷有異乎尋常的抵觸情緒,引發了嚴重的心理問題。他們在論文中表達了遺憾:「移植陰莖勃起後的形態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受體心理上的反感……術後發生的事情實在超出了我們和病人的想象力,這畢竟是世界上史無前例的一次嘗試。」
法國外科醫生 Jean Michel Dubernard 認為,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陰莖移植手術能否真正成功;以色列外科醫生 Yoram Vardi 則指出,如果在移植手術前後對病人展開輔助性心理治療,這段已經縫合好的陰莖不至於又被切掉。
儘管未見報導,但南非醫生和美國醫生很可能在這方面有所借鑒,因此中國這例失敗的手術案例也並非全無意義。
聲音
陰莖移植不應比其他類移植手術更為複雜。
類似手術(陰莖移植)暫時只限於癌症病人和受創傷者,將來可能開放給跨性別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