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賴慧玲:拜耳併購孟山都,全球農糧體系變局?

全球糧食體系從生產、加工、到配銷等各環節,常見跨國農企業把持。俗稱 Big Six 的六大跨國企業,總共掌握了全球75%的農藥市場以及63%的種籽市場。

賴慧玲:拜耳併購孟山都,全球農糧體系變局?
拜耳併購孟山都牽動全球糧食體系的布局,而付出代價的可能是全球數以萬計的糧食生產者、消費者、和被工業化農業所改變的自然環境。

全球糧食體系從生產、加工、到配銷等各環節,常見跨國農企業把持。俗稱 Big Six 的六大跨國企業——德國巴斯夫(BASF)與拜耳 (Bayer),瑞士先正達 (Syngenta),美國的孟山都 (Monsanto)、陶氏化工 (Dow)與杜邦 (DuPont),總共掌握了全球75%的農藥市場以及63%的種籽市場。過去一年,這種集中化趨勢更上一層樓。2016年5月23日,德國拜耳宣布欲以每股122美元的價格,併購美國孟山都,總金額高達620億美金。若順利拍板,將創造出全球最大的種籽與農業化學集團,囊括三成種籽市場,以及四分之一農藥市場。

這項併購案跌破許多投資者和分析家的眼鏡。今年3月,孟山都才傳出與拜耳接洽,希望以超過 30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拜耳的作物科學部門 (crop science unit)。沒想到才不到兩個月,攻守易位,改由拜耳主動提議併購孟山都。

提議隔日,孟山都以出價太低為由婉拒,但不排斥進一步協商。拜耳也不斷透過媒體重申併購的決心和誠意,並在6月3日達成銀行籌資630億的目標孟山都內部也似乎開始認真考慮接受併購的可行性。6月10日,拜耳再度去信孟山都,重申每股 122 美元價格,同時要求針對孟山都的進行財務查核 (due diligence),以便於考慮是否調高收購價。但孟山都隨即再以價格過低為由拒絕,並堅持拜耳先調高收購價才考慮接受查核。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