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16年6月,著名地理學者大衞·哈維(David Harvey)應邀到訪中國,於6月7日到6月16日間在南京大學、山東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地演講。北京大學文化研究博士林品將原先刊在澎湃新聞的哈維講演摘要增補修訂,授權端傳媒編輯轉載。文分三篇,首篇討論中國城市化與資本擴張,次篇聚焦於資本主義核心邏輯,第三篇討論共享經濟與新的社會運動想象。

今年80歲的大衛·哈維是紐約城市大學教授,以將政治經濟學批判和空間地理研究相結合而聞名全球。他曾經著有《新自由主義簡史》、《巴黎,現代性之都》與《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等著作,深入分析了當今世界所面對的經濟不平等、空間不平等和社會正義問題。哈維本人會如何評價當今的中國?這次的系列講座,正好回答這個問題。
哈維的中國行,頗似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他說自己正好有閒暇,就動身出發,來看看變化巨大的中國。十多天的中國之行,也沒有周詳安排。儘管在《新自由主義簡史》中,哈維已經把中國作為重要的分析案例,這卻是他第一次到訪中國北方。他和出租車司機攀談,了解農民失地情況,打聽城市規劃興建新城區的模式,更對山東煙台出產的「張裕」紅葡萄酒情有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