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即便知道犯錯,你的偏見也很難改變!

刊登於 2016-06-11

中環商業區。
研究發現,人們基於既有偏見的錯誤決定很難改變。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人們往往認為自己會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經驗,以免日後重蹈覆轍,但近期發表於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的一項研究卻指出,基於既有偏見的錯誤決定很難被改變,以至於當事人可能會一錯再錯。

這項研究由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者 Arman Abrahamyan 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者 Laura Luz Silva 等人完成。

實驗者被要求預測一個視覺符號會出現在屏幕的左邊還是右邊。第一輪測試中,符號會隨機出現在屏幕左右,而實驗者的選擇將被視為固有偏見(喜歡選左邊還是右邊)並記錄下來;第二輪測試開始,符號會根據一個概率模型出現在左邊或右邊,模型算法兼顧參考了實驗者此前的選擇記錄及符號此前出現的位置。研究者則根據兩輪的表現,評估實驗者改變自己預測結果的能力。

結果顯示,無論是實驗者此前的選擇記錄,還是他們的固有偏見,都會對後來的決策帶來相當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無論在美國、英國還是日本的實驗者身上都十分顯著。

對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而言,持有博士學位的人更容易在上一輪選錯後改選另一邊(比如上一輪選左邊,錯了之後下一輪就選右邊),而沒有博士學位的人則更傾向於選錯之後繼續選同一邊。但兩者均表現出了一些基於選擇歷史紀錄的偏見。

或許有人會認為,隨着實驗者們不斷重複以上測試,他們最初的偏見會逐漸消失。但研究發現,即便實驗者已經重複了數千次,他們的固有偏見仍在決策中發揮作用。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人們的固有偏見或許很難改變,一旦基於這些偏見作出了錯誤決定,未來有可能會將錯就錯下去。不過,這項研究只進行了視覺測試,能否推廣到其他領域,仍然需要更多研究佐證。

聲音

如果我們給實驗者更高的激勵,或許他們會更好地適應來自現實經驗的反饋,但這個假設沒有被測試驗證。

研究者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官方學術週刊,創刊於1915年。院刊出版前沿研究報告、述評、綜述、前瞻、學術討論會論文等。該刊覆蓋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數學和社會科學。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ArstechnicaPNAS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