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北韓時間

牧之:北韓會崩潰嗎?

中國對北韓態度中的複雜和變數,正是金正恩政權的生存空間。

刊登於 2016-05-10

#北韓

編按:5月6日開始,北韓(朝鮮)勞動黨的「七大」在平壤拉開序幕。金正恩發表講話,強調擁核的正確,同時也聲稱北韓將「履行核不擴散義務,為實現世界無核化而努力」。在這次會議之前,國際社會的對北韓制裁,讓懷疑北韓「即將崩潰」的猜測四起。然而,這些猜測是否可信,恐怕就說不準了。

2016年5月6日,朝鮮勞動黨會議場地外掛上金日成和金正日的肖像。

最近,寧波柳京餐廳13名女員工集體脱北,外界從北韓餐廳經營壓力劇增,注意到北韓外匯緊張,加之去年發生個別官員逃亡的情況,北韓政權崩潰的可能,一時又成了流行的猜想。可是,近日剛剛開幕的勞動黨「七大」,不僅刻意展現金正恩穩固的統治地位,還在關鍵的北韓核問題上,通過完全效仿中國核政策,欲在道義上將國際制裁化於無形。在這種局面下,北韓會崩潰嗎?

預測北韓的崩潰仍然很難,但這一局面萬一真的發生,對中國、東北亞都太過重大,中國理應有所準備。因而,中國社會哪怕毫無把握,也從未停止猜測。

可是這樣的預測,太不可靠也意義不大,此前多次預測北韓崩潰,都被網友喻為和預測中國樓市無異:「中國樓市的崩盤,都是理論上必然發生,現實中卻不知何時實現」。

北韓前景:極左派、戰略派與自由派的臆測

政治經濟預測之難,本是與生俱來,但稍加觀察,就能發現更有意思的現象:預測準不準不重要,不同人群對此事的預測背後,體現着不同的主觀動機和需要。

與北韓政權惺惺相惜的極左派,當然極不情願如此預測,但也希望以「江山為之變色,革命果實毀於一旦,中華好兒女鮮血白流,朝鮮勞動人民重落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魔爪」一類「慘景」,特別是國際共運意義上的「脣亡齒寒」警醒「革命群眾」,捍衞紅色江山。

集中在各種軍事論壇的「民間戰略家」信奉叢林法則和現實主義。有趣的是,據此竟可得出相反結論:有人基於北韓「從不按牌理出牌」的無底線習性,根據其十餘年來將包括中國在內的列強戲弄得團團轉的現實,斷言「好戲還在後頭」;又有人相信,只要中國政治上「冷處理」,經濟上「念緊箍咒」,時機一到,就不再是僅僅享有一個「緩衝國」,而是能「迅速介入,接管整個朝鮮」,成為最大贏家——即使為此需要軍事鬥爭,也同樣是值得期待。而同樣現實主義背景的第三種推理,甚至能從「誰也不喜歡看到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北韓半島」的「國家利益」,直接得出唯一的政策選項:不能讓它崩潰。

基於對北韓獨裁專制本質的認識,大陸自由派人群近年也不時預測:北韓政權崩潰在即。無非有的版本「詩意」一些——諸如北韓人民水深火熱,暴君卻頻頻挑釁,一旦他被美韓斬首,其軍隊將不堪一擊,人民將如潮水般投奔自由;即使不開戰,這個政權也經不起長期制裁。有的則更注重現實,如以高層派系權鬥白熱化,已出現其他潛在權力源和金正恩立足未穩等理由,預言五到七年必有巨變。

總的來說,不少自由派堅信獨裁的崩潰只會使北韓民眾獲得重生,幻想北韓的統一更像德國,而不是越南或也門(葉門)。甚至,有些人提前憂慮極權崩潰後制度和民眾心智的重建,時不時地「盼王師」——包括今年初對美國動武的期盼,都是真情流露。

顯然,所有這些預測的出發點和推理都遠談不上合理,有的甚至嚴重缺乏常識。但這些預測中截然不同的主觀因素值得關注。一來它們反映出中國對北韓政策的尷尬和多種可能性;二來從中體現出的意識形態背景、事實認知,和思維方式本身,就決定着中國社會的現實輿論場,深刻影響着中國對北韓政策。而這一政策無疑是北韓局勢走向(甚至是否崩潰)之關鍵。

中國的制裁信心從哪裏來?

如果說上述預測多為非專業人士所為,那麼大陸頗有名氣的某智庫剛剛發表的文章《朝鮮崩潰的可能性及其方式》,則可供我們管窺專業領域的動向。

文章首先認為,啟動不足兩個月的「對朝制裁」立竿見影——表現包括今年缺糧110萬噸,1/4的兒童營養不良;為慶祝勞動黨「七大」強制每戶繳納100美元,表明外匯緊張;而精英階層脱北人數自去年以來有所增加,說明現政權受益者也開始不滿。

據此,文章認為只要平壤不妥協,10到15年內,就隨時可能崩潰。因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崩潰方式。這不外乎將崩潰理解為「極度貧困引發平民起義、自然災害、權力鬥爭、被迫開放後謊言破產,以及外界軍事打擊」這五種場景及其連鎖和共振。

然而,即使不算「(寧波柳京飯店服務員)平時通過中國電視與網絡收看韓劇」一類事實硬傷,這樣的評估,整體上也不比業餘愛好者靠譜多少。

首要問題,出在文章對制裁效果的一廂情願。這次制裁,一開始就被大陸媒體極力渲染其嚴厲。然而從國際軍控經驗來看,考慮到核/導彈相關技術的軍民兩用性和廣泛擴散,北韓並非毫無反制裁基礎——其經濟活動全面軍事化,靠技術禁運癱瘓北韓核/導彈發展並不容易;至於經濟壓力,在此次制裁決議艱難的討價還價過程中,中國已對進口北韓煤和鐵礦石設置「人道主義例外」,原油禁運也縮水到只涉及航空航天燃料。

實際上,中國在缺少國際監督的情況下,擁有巨大的自由裁量和秘密操作空間。儘管短時間內也不無「加大壓力,逼朝鮮多少做點讓步」的意圖,但從中國對北韓一意孤行的極度憂慮看,完全中斷對北韓輸血的決心十分脆弱。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本身曾經長期遭受制裁;其自身的核/導彈開發,就長期在外匯緊張和技術禁運下推進,為此全國汽車和飛機斷油,領導人奢侈品受阻,常規武器更新停滯,乃至民生艱難。然而這些惡果,都反而成了保持國內高壓、強化對外仇恨和制度自戀的良機。北韓政權乃昔日「極左中國」的變本加厲版本。

試想,與原子彈工程同步開始的中國「三年困難時期」阻擋強國步伐了嗎?造成敘利亞難民潮的巴沙爾政府內疚,害怕了嗎?那區區饑荒,又如何能使北韓崩潰?對獨裁者而言,製造死亡、利用死亡不過是必修課。以為餓死人多了極權就會崩潰,只能說是忘記了極權的模樣。

作為一種不比戰爭簡單的國際行動,人類迄今的制裁成功經驗不多,中國更是富於反制裁經驗,對如何制裁他國素無興趣。在中國外交理論話語中,「制裁」一詞迄今仍甚為負面。而當前,聯合國尚未建立各國禁運行動的協調和監督的機制,大陸輿論對制裁實效在一波虛張聲勢後便重歸禁區,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中,學術或政策研究也難免自欺欺人。

「援朝」捆綁「抗美」:中國對北韓新敗筆

制裁效果尚不明確,中國對制裁已經不斷質疑,更能說明問題。早在中美2016年初圍繞制裁決議持續整一季度的爭吵中,中國就為北韓頂風冒雪,在輿論中忽而指責美國乃北韓核危機禍源(甚至爆出「耳光打在誰臉上」的譏諷),忽而得意於自己的亞太「定海神針」之位,誇口「克里近乎懇求中國」。直到美軍武力集結後,中國失控的輿論才有所收斂,似乎是決策層害怕為北韓火中取栗的結局,總算加快了制裁決議的通過。

然而中國最大的混亂,還是一面看到了北韓核問題與中國自身利益的深刻牽連,一面又迅速將這場外交與中美巨大的價值觀對立掛鈎。其將問題的根源全數歸於美國,將袒護北韓視為自身利益所在,上升到反美大計高度。為此,中國不僅用模糊措辭暗中警告美韓「不得對朝鮮動武」,為北韓強行送上武裝保護,更不惜以自身安全利益捲入,甚至放縱個別「嘴炮」以對韓動武、動核相威脅,阻擊韓國引進「薩德」反導系統。

直到近日《朝鮮崩潰的可能性及其方式》一文問世前一天,原中國國務院新聞高官在中日韓國際論壇上,仍再次質疑「一味制裁」的方式,指責美國「處理國際事務上有問題」,並同時以「過度制裁和施壓將導致朝鮮崩潰,引發難民潮」恐嚇韓國。

這種新「抗美援朝」偏執狂的極端,體現為一種陰謀論:美國製造烏克蘭之亂禍害俄羅斯,製造敘利亞、伊拉克之亂損害歐洲。現在的北韓之禍也一樣,完全為美國一手操辦,用以禍害中國。

這種揣測自然太過牽強,但從結果角度說也沒錯——北韓不管崩潰還是健在,害中都遠大於害美。可惜中國國內相當一股力量,大有借北韓問題對美文攻武衞之勢,就是看不到美國在此局面中有利的一面——它還真地不急於徹底解決北韓問題。

金正恩的中國牌:繼續風生水起

此時,「北韓崩潰論」已然成了中國嚇唬西方,緩解原本就三心二意的對北韓制裁的利器。關鍵大國這樣的算計,金正恩不僅心領神會,而且認為對這樣的大國最好的回報,就是成串的耳光——2月底炮彈越界,3月3日狂射短程導彈,4日表示要隨時準備發射已部署的核彈頭,4月23日發射潛射導彈,28日發射中程導彈……

一如既往,國際軍控界一頭扎進北韓潛射導彈性能探討。他們急於知道北韓何時能累積初足夠技術,隨時對韓美發起隱蔽的核攻擊,卻忘了在政治上,北韓發射任何技術水平的彈道導彈,性質都是對所有大國和國際社會的羞辱。也就是說,導彈性能從來就不重要,北韓也從未打算以真實的戰鬥力達成目的。

幾乎已被遺忘的是:2月23日,中美宣布就制裁取得重要進展時,中方就破天荒地首次試探——「實現半島無核化與半島停(戰)和(平)機制轉換並行推進」,以中國推動和平機制、提供安全保障作為北韓「棄核」的政治回報;可惜對方完全不給面子。4月23日發射當天,北韓外務相對美聯社表示:願以停止核試驗換取美韓停止半島軍演。一方面,這距聯合國決議要求相距甚遠;另一方面,也清楚表明北韓試圖直接與美國打交道,根本無意「棄核」的意圖。這既是對中國的無視,也是對制裁的無畏。

顯然,由於中國日益亢奮的反美情緒,北韓獲得了大國三角關係中的有利地位──雖不如當年中美蘇「大三角」宏大,也足以四兩撥千斤。儘管金正恩的玩法有些魯莽,但只要中國保持現有意識形態和利益觀,就有充足的空間。北韓即使胡攪蠻纏,也無非模仿了中國的過去。今天,中國最高層不光不放棄,反而越發青睞60~70年代道路。鑑於冷戰時期中美蘇「大三角」的經驗,中國有人甚至無時不擔心北韓聯美反華,並以此作為不可過於刺激北韓的理由。這些都只會使金正恩的中國牌更加遊刃有餘。

同時,北韓事實上已經擁核,制裁要逼其「棄核」其實比阻止其「擁核」更難。幾十年的反覆中,北韓早已將「棄核」作為重要籌碼,在這次留有充分迴旋餘地的制裁面前,再折騰多年毫無難度。

安理會的制裁決議中,曾警告北韓若再度核試或發射彈道導彈,「將進一步採取重大措施」。目前北韓已然違反這一決議,但兑現這一警告的唯一可能,是同床異夢的中美聯手行動。在這方面,目前唯一的正面跡象,是中國在不久前的美韓軍演中,並未再次以自身安全為由大做文章。

其實,中國所求的,無非是北韓稍稍給個「面子」,在制裁面前說幾句軟話,以便立刻替它鬆綁。而北韓之所以毫不讓步,除國內政治因素外,也是看透了中國自身的重重顧慮,相信不管是經濟援助,還是和平條約和安全保障等條件,中國得不到面子也註定會配合。中國會不惜把北韓「搞痛」來得到這個面子嗎?從中國那些警告美國「一味制裁就是想把北韓搞垮」的腔調來看,北韓肉還沒痛,中國自己就會先頭痛起來。

北韓剛剛開幕的「七大」,首次明確宣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一政策看似比早前四處揮舞核武器的魯莽軟化了不少,但其最大用意在於,將國際社會要求其「棄核」的目標,轉化為願參與國際無核化進程(意即以所有擁核國集體參與為前提「棄核」),以退為進地逼迫國際社會接受其「事實擁核國」的地位。

北韓這一手的最大政治資本,也是對中國最致命的打擊在於:這和中國當年擁核後的主張,以及現在使用自身核力量的立場,完全是依葫蘆畫瓢。國際社會否定它,就無法解釋對中國核地位的接受;中國否定它,就更是否定自己的輝煌。

而中國的「兩彈一星」還是政黨偉業、大國地位和本國安全的基石之一。當中國一些人自以為在和美國玩新冷戰時,北韓卻使中國不僅徹底失去充當其保護國的資格,淪為當年的「蘇修」境地,還欲以核地位與中國平起平坐。這一宣示更使北韓對華敵意瞬間隱藏,中國國內極左派挺北韓力量得到極大道義優勢。

回到本文開頭的話題,在北韓問題上,預測10到15年的未來,其實毫無意義。因為整個北韓核危機,至今也不過20年。期間饑荒、制裁、核試、衝突一樣不缺,北韓並未崩潰,根本原因正是中國的支撐。目前,中國對北韓的聲音和行動未必由外交部門一手掌控,但正如各種群體預測北韓崩潰時暴露的種種牽強附會一樣,這種複雜和變數,正是北韓政權的生存空間。

如果說北韓崩潰要成為一個事件,前提只能是中國醒悟。

(牧之,国际军事评论员)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