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給家長的信

汪培珽:我不贊成你想做的事,但不是否定你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我全遇過了。我告訴她,只要你能活着回來,其他事情都好說。

刊登於 2016-04-22

#親子#給家長的信

【編者按】在紛擾的世代,似是而非的價值觀,莫衷一是的說法,讓家長越來越迷糊。我們希望透過一封封給家長的信,集結兩岸三地的智慧,期望為人父母的,可從中找到新的視點,增加大小同行路上的能見度。

汪培珽。作者提供
汪培珽。

親愛的寬:

我收到你的來信,信中說:「汪,你願意救救我嗎?兒子高二第一次抽菸被抓時,我認為只是青少年好奇。我先斥責,然後好好地告訴他抽菸的壞處。今天我又接到學校電話,抽菸被抓。我好生氣也好難過,我也好怕自己失控,怎麼辦?」

看完你的來信,救你之前,請先聽聽我的經驗。如果兒子在抽煙前,直接告訴你,朋友有人抽煙,他也想抽,你會怎麼處理?

每家父母處理的方式應該都大同小異,就是說說抽煙的害處(這誰不知道)。我家先生抽了三十年的煙,他怎麼就不怕死呢。青少年,道理早就聽膩了,所以更重要的是,你會用什麼態度處理?

斥責,就是一種態度,你已經用過了,沒用。斥責,就是否定。抽煙不好,當然要否定。但如果孩子成年後還繼續抽煙呢?你要不要繼續否定?

要。你不能阻止,但不代表你就要肯定抽煙這件事。就像我三不五時還是勸先生戒煙,是一樣的道理。壞習慣,什麼時候戒,都不遲。

如果兒子哪天又跟你說,他除了想抽煙,還想喝酒、刺青、跟人上床……請注意那個「想」字。孩子想的事情很多,他們都會跟你說嗎?至少最後一項(希望沒有嚇昏你),應該很少孩子會直接說出口。其實,當孩子可以預測到父母的答案時,就什麼也不會說了。

當我家姊姊(女兒)把她想的事情一件一件跟我說時,我不含糊地一件一件回應她。理由不外乎這兩種:對健康不好,和不合法。姊姊第一次提到抽煙時,才十四歲,我現在才知道,因為當時她有個會抽煙、卻「沒跟家裡報備」的男朋友。那天,我立刻點了一根煙,要姊姊弟弟(女兒與兒子)都來抽一口試試看。呵呵,弟弟抵死不敢,姊姊拿了又放,最後還是不敢。

當然,我們三個人當下還討論了更多有關抽煙的事。例如姊姊會問,「抽一下又不會上癮,有什麼關係?」可見在她的內心深處,也不想自己上癮,對吧?於是我告訴孩子,「你們爸爸高中抽第一口煙的時候,也不知道他抽了第一口,就會接著抽三十年。如果他當時知道,那一口煙隱藏著往後的三十年,他還會抽嗎?」

對自己沒好處的事,聰明的人,就不要給「它們」任何機會。這個「它們」,包羅萬象,如果你無從想像,翻開報紙的社會新聞或八卦雜誌就不難明白。

之後,姊姊有沒有在外面偷偷抽煙呢?我不會知道。就像你也不會知道你兒子已經抽過多少煙了。我從來不探問孩子。探問,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

姊姊十六歲的時候,把目標轉到酒。哇,她簡直就是不良少年的樣版。她知道喝酒不合法,但是朋友都偷偷喝,也沒怎樣?有一天我跟先生提了姊姊對酒很好奇的事,「她的朋友都偷喝,她似乎也想,問了好幾次我有沒有喝醉過,喝醉是什麼感覺。」唉,人生過了一半,我竟然不知道喝醉酒是什麼感覺。

爸爸一聽抓狂了嗎?當天晚餐,爸爸開了一瓶紅酒,請姊姊喝到飽。「讓她在家喝喝看,喝醉一次也無妨,總比醉倒在外面好吧。」結果才一杯,她整張臉像上了大腮紅一樣。看她的表情,我推斷,她在外面應該還算「守法」。

最後是刺青。從十四歲開始,到過完整個青少年,姊姊都對刺青表示高度的興趣。為什麼一件父母從頭到尾都否定的事,她卻可以一提再提呢?因為,我不會斥責她,我只會笑她笨(大孩子開得起玩笑了)。

我和弟弟會一起聯手笑她笨──喜歡蝴蝶,畫在紙上就好,畫在衣服上也行,最簡單的是貼個假的刺青也不錯。為什麼要把身體刻個永遠都拿不掉的東西呢?而且你十五歲喜歡蝴蝶,不代表二十五歲還喜歡啊,到時候怎麼辦?

「可是那些明星都刺青啊!」孩子,明星的工作,就是要引人注意。而且,當他們有一天後悔不喜歡蝴蝶,卻還是有個蝴蝶二十四小時在身上飛的時候,他們會跟大家哭訴自己笨嗎?

親愛的,你看到的,都只是我跟孩子討論過程中的一角。我們常常一聊不超過一小時是收不了場的。我不肯定抽煙、喝酒、刺青、未成年性行為……他們對健康不好,而且違法。

但是我沒有不肯定你這個人。孩子敢一提再提同一件媽媽不贊成的事,就是我沒否定她的最好證明。你以為事情結束了嗎?沒。

「媽媽,如果有一天我回家,你發現我身上有個刺青,你會怎樣?」

對啊,你會怎樣?

讓我先告訴你,姊姊之前已經問過我一另個問題了:「媽媽,如果有一天我回家,你發現我懷孕了,你會怎樣?」

不會怎樣。只要你能活着回來,其他事情都好說。

如果你全部的道理都懂,也能體會父母對你的愛,還是讓「它們」找上你,那是你的命──不論你最後是什麼樣子,也不論你自己能不能接受,我都會一樣愛你──這就是面對你最愛的人,最好的態度。

台灣親子作家汪培珽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