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一個日本九州人眼中的熊本地震

九州地區本就很少地震,這次的熊本地震烈度達到七級,日本過去二十年也僅有過三次,上一次就是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

特約撰稿人 石川雄介

刊登於 2016-04-18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攝:JIJI PRESS / AFP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

4月14日,日本時間晚上9點半整,身在國外的我本來準備翻翻一些資料,然而隨便一刷雅虎日本,看見「烈度7-熊本」的快訊,弄手機的手指立刻顫抖起來。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不是錯誤消息?」。因為九州的地震很少,我在當地長大時,有震感的只有幾次,而且都是很小的程度。

手機屏幕還沒詳細顯示各地的烈度,我便開始擔憂住在九州北部福岡的家人是否平安。日本人知道,震級不如烈度更能反映受害程度,所以最高烈度7級對他們來說是災難中的災難。在過去20年裏,日本只經歷過三次烈度7級的地震,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

地震烈度

日本氣象廳震度等級是日本採用的地震度量,表示地震的震度,是日本獨有的度量。不同於地震矩規模或里氏(又稱芮氏/黎克特製)地震規模,以一個數字描述地震的整體規模,日本氣象廳震度等級描述地球上某一點所受的搖晃程度。所以,每個地點量得的震度都可以不同。日本氣象廳1898年增補的烈度表分為微震(感ナシ)、微震、弱震(弱キ方)、弱震、強震(弱キ方)、強震、烈震七級。

我已故的爺爺是熊本人,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參觀過位列「日本三大名城(日本三座出色的城堡)」之一的熊本城,在這裏買到的日本刀玩具是我的最愛,至今保留完好。還記得參觀時抬頭看見熊本城巍峨聳立,既高雅又剛毅,曾令我無比敬畏——但地震當天晚間了解災情過程中在推特上看到的照片顯示,「熊本城」部分圍牆倒塌。黎明之後,人們發現這座熊本象徵性的建築已變得殘破,屋頂瓦片大量掉落,獸頭瓦甚至失落不明。

日本氣象廳解釋說,14日那次是「前震」,16日上午1時25分發生的震級7.3的地震「被認為是主震」。這次地震與以往不同,以熊本地區、阿蘇地區和大分縣中部三個地點為震源,同時多次發生震災。

有400年歷史的熊本城在地震中嚴重受損。攝:JIJI PRESS / AFP
有400年歷史的熊本城在地震中嚴重受損。

阿蘇地區宏偉的大自然美景吸引着人們——這裏是我小學修學旅行的目的地,度過了難忘的快樂時光。在清新舒暢的空氣之下,你可以欣賞活火山阿蘇山,在草原上騎馬或露營,牧場則提供新鮮的乳製品。與此美好的記憶恰恰相反,位於火山口南部的南阿蘇村成為地震重災區之一,山體大面積垮塌,整個阿蘇大橋崩塌,主要道路斷裂,多數建築物倒塌。

我在今年年初,曾帶一個菲律賓朋友遊覽了一圈九州島北部,順便去了大分的度假村「由布院」,泡温泉吃美食。路上乘坐特別列車「由府院之森」橫穿九州島,朋友看到窗外美景驚歎不已。沒想到三個月後,在電視上看到那邊的旅遊紀念品因強震在店裏的地板上到處散落。由府院小學變成避難所,包括老人在內的數百名居民,躺在教室等待食物等必需品。

雖然熊本大分兩縣的災區包含人口幾萬的村鎮,但救援力量看上去不遜色。首相安倍晉三為了加強救援,決定把投入的自衞隊隊員增至兩萬五千人。基於防災訓練,災民以冷靜態度對應不斷襲來的震感。但因為部分居民以為14日地震才是「主震」,回自己家後因後續強震而遇難。

受災者向電視台記者用方言表達自己的悲情、困境和需求,九州人應該不看「普通話」(標準日本語)的字幕也能直接聽明白。我認為有某種九州人的自我意識,例如享受自然文化和新鮮食品,人人都有樸素的性格,這些是我想到的九州人「分母」,所以我對九州人有親近感,相信很多九州人也是如此。與日本另外三個島嶼相比,九州可以說有一個獨立的經濟循環。

 熊本縣南阿蘇,一名兒子正陪同母親離開倒塌的房子,他的父親亦因地震失去聯絡。攝:Kyodo/REUTERS
熊本縣南阿蘇,一名兒子正陪同母親離開倒塌的房子,他的父親亦因地震失去聯絡。

正因如此,我一直想給外國朋友介紹九州的獨特魅力,這個日本西南島嶼近年迎來更多亞洲遊客——上述年初旅程中,我碰到了許多泰國遊客,同時在由府院,感受到外國遊客的比例已超越日本人。我的觀察是,去過北海道與黃金路線(京都至東京)的中國朋友更喜歡來九州玩。中國駐日本福岡總領官稱,在本次地震中被困的20名中國旅行團已被救出,我猜他們也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赴九州——一個來過九州旅遊的中國朋友告訴我:「九州更休閒,更安逸,不是商業感很強的地方,但中國人少,這一點挺好。」

目前包括航路、鐵道、公路和高速巴士等部分九州交通網因強震中斷。當然,更重要的是受災者安全。本次熊本地震的餘震格外多,給人「無盡頭」的感覺。避難者在室內外繼續度過不安靜的夜晚。手機發出的緊急地震速報經常將人從睡夢中驚醒。

對九州人而言,本次地震無疑是一個持久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