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民主會允許有敵人嗎?」德國解散新納粹政黨爭議錄(二)

德國戰後到現在只有另外四個政黨曾經成為憲法法院的審查對象,而這已不是NPD第一次被告上憲法法院 。

特約撰稿人 邵允鍾 發自德國

刊登於 2016-03-23

編者按: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繼續審理資歷最老的極右派政黨「德國國家民主黨」(NPD)違憲案,一旦裁定違憲,NPD將面臨解散。案件判決的一大難點,就是NPD黨內究竟是否有人,為德國情報機關做線人。為了在庭審中搶佔先機,NPD律師李希特聲稱將於開庭當天投下「震撼彈」,揭發目前仍然位居NPD領導階層的線民身份。這一切都在第二天的庭審上揭曉答案,也為法庭與NPD的正面對決拉開序幕。

2015年5月9日,德國柏林,新納粹政黨「德國國家民主黨」在紀念二戰七十周年當天u001b於德國國會大廈附近集會。支持者帶u001bu001b同德國旗參與集會。攝:Carsten Koall/GETTY
2015年5月9日,德國柏林,新納粹政黨「德國國家民主黨」在紀念二戰七十周年當天於德國國會大廈附近集會。支持者帶同德國旗參與集會。

排除NPD的話,戰後到現在只有另外四個政黨曾經成為憲法法院的審查對象,其中兩個被憲法法院判定為違憲而遭到解散,包括最近一次1956年,德國共產黨因為訴求「革命推翻西德政府」而被解散。

違憲政黨解散程序

德國憲法第二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政黨依其目的及其黨員之行為,意圖損害或廢除自由、民主之基本秩序或意圖危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存在者,為違憲。至於是否違憲,由聯邦憲法法院決定之。」由於政黨一旦被憲法法院認定為違憲就不得繼續存在,必須解散,也因此一般稱此類案件為「違憲政黨解散程序」。

但這不表示其他兩個政黨比較幸運。

1993年同時被告上憲法法庭的自由德國工人黨(Freiheitli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與活動範圍侷限在漢堡一地的「國民名單」(Nationale Liste)因為組織結構太鬆散以及成員人數太稀少,憲法法院根本不認為這兩個團體構成法律意義上的政黨。

政黨基於其促進民主程序的功能,在德國憲法上受到特別的保障。也因此政黨只有在經過憲法法院的審理,確認其違憲之後才可以被解散。

由於自由德國工人黨與國民名單不被憲法法院當成政黨,憲法法院的判決等於確認了它們不受到憲法的特別保護。於是判決出爐以後它們就被內政主管機關當成違憲的一般人民團體,直接用行政處分的方式加以解散了。

1964年創黨至今,NPD是目前德國資歷最老的極右派政黨,但這匹政壇老馬的風光早已不再。

創黨初期的1966–1968年間,NPD曾經數度在地方選舉中取得亮眼戰果,成功突破5%的得票門檻進入多達七個邦的議會(當年的西德和目前的德國同樣都採取聯邦體制,當時共由十一個邦組成)。1968年的巴登-符騰堡邦議會選舉中,NPD甚至拿到逼近10%的選票。

聲勢大好的NPD同時引發西德的西方盟國與蘇聯的緊張,唯恐極右民族主義勢力又在德國死灰復燃。當時擔任NPD黨魁的塔登(Adolf von Thadden)甚至被國際媒體冠上「新領袖(New Führer)」的封號(按:納粹德國時期,希特勒被德國人稱為「領袖」)。

然而隨之而來的1969年全國大選卻大挫了NPD的銳氣,那次選舉中他們未能跨越5%的得票門檻,無緣進軍聯邦國會。自此之後NPD的選情就有如洩了氣的皮球一樣一蹶不振,只在兩千年初期曾有短暫的復興跡象。

2016年的現在,NPD僅在德國北部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邦議會還保有議員席位。然而今年九月該邦的邦議會也將改選,年初以來的當地民調顯示NPD的支持率在1%至4%之間擺盪,到時候NPD能否成功跨越5%的得票門檻保住現有的議席,仍在未定之天。

既然NPD在當今政壇上的地位看似無足輕重,為何德國參議院還要花費時間精力向憲法法院提起解散NPD的聲請案?決定性因素之一是2011年底引發德國社會譁然的「納粹地下黨」涉嫌連續殺人案。

「納粹地下黨」的曝光

2011年11月4日早上,兩名銀行搶匪在埃森納市(Eisenach)劫得七萬餘歐元,逃亡過程中與警方爆發槍戰。

正當雙方駁火時,搶匪的座車突然起火燃燒,兩名搶匪雙雙斃命。事後的驗屍報告顯示,搶匪之一的蒙德羅斯(Uwe Mundlos)先擊斃同夥的本哈特(Uwe Böhnhardt),引燃車輛之後舉槍自盡。

案發後數小時內,蒙德羅斯與本哈特的住處發生爆炸,他們的女同居人澤蓓(Beate Zschäpe)則不見蹤影,數天後才向警方投案。

警方從屋子的殘骸內起出多片內容相同的DVD光碟,影片中一個自稱為「納粹地下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r Untergrund,簡稱NSU)」的組織以戲謔的語氣誇耀疑似他們所犯下的多起謀殺案。

由於這個出人意料的發現警方才警覺到,2000年到2006年之間發生在德國各地七個不同城市,原本看似互無關連而且無法偵破的十起謀殺案,可能都是「納粹地下黨」所為。這十起謀殺案當中,除了一起殺警奪槍案的被害女警以外,其餘被害人都有移民背景。

除此之外,警方還在屋內起出一份疑似預謀暗殺對象的名單,當中赫然有德國國會的猶太裔議員孟塔格(Jerzy Montag)以及其他政治人物在列。

「納粹地下黨」的存在透過媒體鉅細靡遺的廣泛報導,在德國引發軒然大波。除了輿論猛烈批評警方與情報單位居然未能看出這些殺人案件之間的關連,主張解散NPD的聲浪也開始在德國政界,尤其是聯邦參議院內發酵。

聯邦參議院由各邦政府的代表所組成。當時還擔任圖靈根邦邦總理的麗蓓克內希特(Christine Lieberknecht),以及現任什列斯威-好斯敦邦的邦總理阿爾貝席(Torsten Albig),都曾公開表示他們認為NPD是助長「納粹地下黨」這類極右恐怖組織的溫床,應該被解散。

相對地,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當時的態度則保守許多,她懷疑警方調查結果是否能在「納粹地下黨」與NPD之間建立起具體的關連。梅克爾的謹慎態度也部分說明了為何聯邦政府與聯邦國會最終沒有加入聯邦參議院的行列,參議院成為本次NPD違憲解散程序的唯一聲請機關。

至於「納粹地下黨」三人組當中目前唯一生存的嫌犯澤蓓,她的刑事審判程序目前正在慕尼黑持續進行。澤蓓聲稱自己沒有涉入任何謀殺案。

可能正是因為「納粹地下黨」的審判目前尚未結束,相關案件事實,包括「納粹地下黨」與其他極右團體的關係網絡尚未被釐清,本次憲法法庭的三天訴訟過程中,參議院方面沒有任何人提到「NSU」(即納粹地下黨)這三個字。

2016年3月1日,德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u001b處理新納粹政黨「德國國家民主黨」涉嫌違憲的案件。攝:GETTY
2016年3月1日,德國,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處理新納粹政黨「德國國家民主黨」涉嫌違憲的案件。

NPD已非第一次被告上憲法法院

2000年7月27日下午三點在杜賽多夫,一群剛下課的德文語言班學生走進市中心的一個小火車站時,一枚藏在路邊塑膠袋裡的土製炸彈被引爆,造成這群學生當中十人輕重傷,其中一名孕婦更因此流產。由於傷者中的六人是俄裔猶太移民,輿論立刻聚焦在極右派涉案的可能性。

雖然警方一直無法掌握任何具體證據,但是政壇上主張解散NPD的聲音卻越來越大,終於在2001年一月,當時執政的施洛德政府詳列了NPD領導階層曾經公開發表過的反猶太與種族言論,向憲法法院提出了解散NPD的聲請案。國會與參議院也在三月的時候跟進,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聲請案。

憲法法院原本已經決定要在2002年的二月初開啟審理程序,然而就在即將開庭的兩個禮拜前,整件事有了出人意料的轉折。憲法法院發出新聞稿,宣布預定的庭期必須取消。

新聞稿指出,內政部致電憲法法院,表示他們至今才發現,當初被他們認定發表過違憲種族主義言論的NPD高層當中,有多人其實是德國三大情報機關之一「憲法維護廳」的線民。

滾雪球般的線民醜聞

德國老牌調查報導新聞節目「曼茵茲報導」(Report Mainz)事前獨家掌握這條線索,還專訪到其中一位關鍵的線民:NPD在北萊茵-西發利亞邦的代理黨部主委斐任茲(Wolfgang Frenz),專訪排定於開庭前一個禮拜在電視上播出。

由於德國政府向憲法法院舉證NPD違憲的許多核心證據是線民斐任茲的種族主義言論,內政部因此不得不主動告知憲法法院這個問題。

醜聞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越演越烈。媒體發現NPD的高層當中其實佈滿了情報單位的線民。憲法維護廳被迫出面澄清,他們在NPD領導階層中的線民不超過總人數的百分之十五。但這只是越描越黑,因為換個說法就是:每七個NPD領導幹部當中就有一個是線民。

當時審理該案的七名憲法法院法官當中有三位因此認為,在這樣的狀況下無法確定,線民是不是因為拿了憲法維護廳的好處才故意發表種族主義言論,替解散NPD製造證據?情報單位的滲透導致證據被污染,其程度已經足以讓審判程序無法公正進行。

由於依照法律規定,這類案件必須要有三分之二的法官,在本案中也就是至少五位法官認定違憲才能夠做成解散政黨的判決,在三位法官認為審判程序無法進行的狀況下已經不可能取得法定人數,那次的審判程序因此於2003年三月正式被憲法法院終止。

然而這個故事在去年又有了新的轉折。

當「納粹地下黨」的連續殺人嫌疑曝光以後,警方於2015年七月宣布重啟對於十五年前杜賽多夫爆炸案的調查,檢視「納粹地下黨」涉入本案的可能性。

重啟調查的理由包括,「納粹地下黨」涉嫌的第一宗謀殺案,亦即發生在紐倫堡的土耳其花販辛錫克(Enver Şimşek)的槍殺案,犯案時間就緊接於杜賽多夫爆炸案的數週之後。除此之外,杜賽多夫爆炸案土製炸彈的爆裂物成分與在「納粹地下黨」成員住處發現的土製炸彈成分類似。

重啟調查的結果至今尚未公布。

2016年3月1日,德國,新納粹政黨「德國國家民主黨」在審訊的u001b首天抵達法院。攝:GETTY
2016年3月1日,德國,新納粹政黨「德國國家民主黨」在審訊的首天抵達法院。

線民醜聞2.0?

由於有2003 年的前車之鑒,這一次聯邦參議院再度聲請聯邦憲法法院宣告 NPD違憲,首要之務就是別再重蹈覆轍犯同樣的錯誤。

在正式開庭之前,NPD的委任律師李希特一再於媒體上表示,他將於開庭當天投下「震撼彈」,揭發目前仍然位居NPD領導階層的線民的身份。

另一方面,參議院則再三向憲法法院保證,目前NPD的領導階層當中已經沒有任何政府的線民。

然而正因為上一次審判的線民醜聞是由媒體所披露,這次憲法法院的態度也格外謹慎小心。政府機關的單純保證顯然不夠,法院要求參議院出示情報機關在聯邦與各邦NPD黨部領導階層內所安插的線民人數,以及情報機關與這些線民切斷聯繫的明確時間點。

參議院依照指示列出了清單,在法庭上參議院主席提利希也斬釘截鐵表示:「至遲從2012年12月6日開始,NPD領導階層當中就已經不再有任何政府的線民。」

事後證明,李希特的「震撼彈」預告只是空包彈,他在法庭上並未揭露任何線民的存在。然而他仍然提出了有力的質疑。

參議院所出示的線民清單當中的確清楚列出了各邦線民人數以及情報機關與這些線民切斷聯繫的時間點,但是在薩克森邦與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邦,清單上所顯示的原始線民人數都是「0」。

「情報單位在NPD相對興盛的德國東部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邦與薩克森邦沒有安插任何一位線民?這麼荒謬的數字要如何取信於人?」李希特的語氣中嘲諷更多於憤怒。

參議院方面沒有人能夠為這個違反常情的數據提供合理的說明。

憲法法院對於線民問題的重視,也反映在整個審理程序就澄清這個問題所耗費的時間上。為期三天的審理庭,第一天幾乎完全圍繞著線民問題打轉。從早上十點就開始的審理程序,除了中間一個半小時的吃飯時間暫時休庭以外,參議院與NPD之間的言詞交鋒以及八位法官對雙方發言人的詢問一直持續到晚上七點半,才由憲法法院院長佛斯庫勒宣布本日程序告一段落。

三月二日早上十點,審理進入第二天。佛斯庫勒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八位法官經過審議,「認定本案不存在程序障礙事由。」換言之,法院認定這次的審理程序中不存在線民污染證據的問題。至於法院的具體判斷理由為何,必須等到屆時判決出爐才能知曉。

解散NPD的法律鬥爭從2001年延燒至今,此刻終於跨越程序面的障礙,雙方即將就NPD是否「意圖損害或廢除自由、民主之基本秩序」展開正面對決。

這個消息立刻從法庭的記者席被傳回各家媒體,成為網路即時新聞頭條。

(未完待續)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