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香港康文署「去國立」事件持續發酵,官方仍未正面回應

刊登於 2016-03-24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校名石。攝:Billy.H.C.Kwok/端傳媒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校名石。

最新動態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涉刪舞台劇場刊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國立」二字,事件在近日持續發酵。

3月23日,由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等15間台灣大學校友會組成的台灣各大學香港校友會總會發表聲明,對康文署以「莫須有」之意識形態強迫刪改校名予以嚴厲譴責,要求康文署嚴正善後并公開道歉。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楊其文也在台灣蘋果日報撰文,再次批評康文署做法魯莽、與事實脫節。他在文中表示,台灣與香港的各項文化、學術交流之前並沒有發生過類似事件,或許是康文署的官方色彩,多了一層不必要的過慮,才出現了這樣的舉動。

文章又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兩年多前和一所大學續約時,對方也曾要求雙方的合約都不能冠上「國立」二字,但學校進行溝通、表明若有政治考量可以不續約後,事件最終得到解決。楊其文認為,在沒有共識的前提下,最好按國際慣例處理事務,否則一旦撕破臉,大家都是輸家。

港府公署趨炎附勢的行為,明顯讓香港保有一點自治權的尊嚴,竟在此事件中公然淪喪。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楊其文

另一方面,香港政府仍未明確回應事件。特首梁振英23日再次被媒體問及事件時,僅說民政局長劉江華已主動回應,會繼續檢視事件;劉江華繼22日表示會檢視與藝團的協作后,又於24日在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被多名泛民及建制派議員問及事件、要求清楚交代,但他表示正在翻看資料及檢視做法,稍後再進行回應。

香港藝術界人士組成的團體「藝界起動」成員莊梅岩於23日表示,劉江華此前的回應未能消除藝術界的疑慮;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也於23日在香港報章 am730 撰文稱,劉江華的回應全是「離題廢話」,并質疑「除非有上頭指示,公務員不會貿然就政治敏感的事項作決定」。

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馬逢國則表示,事件與創作自由無關,而與政府處理的手法有關。他推測,可能是近期有激進人士提出「港獨」言論,令前線官員緊張、處事謹慎。

3月22日報導:劇團場刊疑遭審查,香港容不下「國立」?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出資主辦、劇團「糊塗戲班」製作的舞台劇《惡童日記第三部曲之第三謊言》近日完成演出,但該劇的場刊内容疑似遭遇審查。「糊塗戲班」3月21日下午在Facebook透露,劇團藝術行政主任兼執行監製羅淑燕畢業於台灣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但康文署職員曾口頭要求場刊中她的個人簡介部分不能出現「國立」二字,而劇團改以英文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的提議也不獲批准,康文署還建議以「北藝大」作為學校名稱。

劇團多番爭取失敗後,決定撤掉羅淑燕原本的簡介,但在其照片位置展示了她手持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學位證書的照片,簡介處的文字改為「喺一個冇自由嘅國家生活,冇創作自由,冇言論自由,咁就足夠?(在一個沒有自由的國家生活,沒有創作自由、沒有言論自由,這樣就足夠了?)」,以表達抗議。

母校名稱是一個基本事實,刊出全名亦是一種對學術與藝術的尊重,因此我們寧願抽起有關資料,拒絕登出被刪減的個人簡歷。這是我們無奈的選擇。

劇團「糊塗戲班」

事件在香港引起關注。康文署於21日回應事件時表示,將深入了解個案,並探討日後如何加強與相關團體的溝通,但未解釋為何要刪除「國立」二字。

特首梁振英22日出席行政會議前對傳媒表示,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會回應事件;劉江華隨後表示,會檢視署方與藝團在交流溝通上的協作工作,但他讀完講稿後隨即離開,未回應記者提問。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於22日發表聲明,呼籲尊重「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和「國立」兩字存在的事實,批評香港康文署的要求不合理、不恰當,予以「嚴正抗議」,希望未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也表示,希望台港雙方相互尊重,勿將文化活動泛政治化,又指將和港府交涉相關事宜。

除舞台劇外,香港的學校網站也出現把台灣的學校「去國立」的現象。有網友發現,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的交換計劃列表中,國立台灣大學的英文名為「Taiwan University」,而正確的英文名為「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中大對此回應稱,一直與相關院校保持良好溝通,但未解釋為何改動合作院校名稱。

所有交往過的國家也對學校顯示尊重,沒有像香港這樣,這不是文明政府作為,跟北韓沒兩樣。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楊其文對明報說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楊其文回覆明報查詢時表示,政治不應凌駕於藝術之上,而康文署作了「不必要的政治考量」,相關行為「極粗暴及缺文明素養」,為香港文明「開倒車」。至於是否會向港府交涉或要求道歉,他表示不需要向「無恥、不文明」的政府要求,「除非他自己有自覺親自向我們說」。

由香港藝術界人士組成的團體「藝界起動」核心成員莊梅岩也表示,場刊對於舞台劇而言相當重要,康文署此舉既不尊重藝術家、矮化台灣院校,也是誤導觀眾。她又指擔心有台灣藝術家因香港自我審查而拒絕來港交流。

蘋果日報報導指,香港回歸後發生過多起演藝團體疑似出現審查事件。2013年時,香港芭蕾舞團演出的節目《紅樓夢—夢紅樓》中一段涉及文化大革命的內容在首演後突然被刪去,經曝光後才恢復足本;而被視為社運基地的社區藝術團體「活化廳」,也在2013年時被香港藝術發展局在未交代原因的情況下終止資助,最終於2015年11月結業。

香港經濟日報專欄作者沈帥青指出,台灣機構名字中的「國立」向來被香港機構接納,康文署2014年發出的香港文學節新聞稿亦提到來自「台灣國立中央大學」的講者。而此次「國立」變成敏感詞,究竟是個別職員的問題還是香港政府的方針仍有待相關部門解釋,但如果要求字字政治正確,連校名都容不下,恐怕只會令台港交流受限。

34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楊其文表示,該校已有34年歷史。

聲音

我們深切希望香港繼續享有言論及創作自由。這是我們最珍惜的核心價值。

糊塗戲班

我們做劇團的,最想有寧靜的空間發展藝術,但卻無辜被捲入政治漩渦裏,兩件事本應可以分開來處理。如果一名藝術人員連自己的母校名也不能寫出來,那怎去肯定自己的藝術價值?

香港專業戲劇人同盟會長姚潤敏

相信涉事康文署職員內心也有掙扎或煎熬,除非他不是在香港長大,否則以香港人經歷過開放、民主自由的時代,是有文明、有文化認知的。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楊其文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位於台北市北投區關渡地區,以藝術、表演、人文研究、創作等科系為主的公立大學;前身為1982年國立藝術學院,於2005~2013年獲得中華民國教育部補助「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劃」的國立大學。該校校友包括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演員吳倩蓮、導演戴立忍、知名樂團蘇打綠鍵盤和中提琴手龔鈺祺及作家駱以軍等。(資料來自網絡)

來源:明報蘋果日報香港經濟日報am730香港01am730香港電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