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示威、橡膠子彈與禁制令:涉貪前總統出任幕僚長,巴西陷入政治危機

刊登於 2016-03-18

2016年3月17日,巴西多個城市爆發遊行示威,示威者要求總統羅塞芙與她新任命的涉貪幕僚長盧拉下台。攝:Joedson Alves/AP
2016年3月17日,巴西多個城市爆發遊行示威,示威者要求總統羅塞芙與她新任命的涉貪幕僚長盧拉下台。

3月17日,被控洗錢與受賄的巴西前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在巴西利亞的總統府正式宣誓就職幕僚長,但就職儀式卻一度被總統府外傳進來的集會口號打斷,示威者們大喊:「可恥!可恥!」,要求羅塞芙(Dilma Rousseff)政府下台。

自16日起,巴西多個城市就因為盧拉被任命為幕僚長而引發大規模的示威。17日,首都的示威者們包圍了總統府,羅塞芙與盧拉的支持者爆發衝突,警方動用橡膠子彈、催淚彈、胡椒噴霧來驅散人群,並逮捕了至少3人。

政變發動者的呼聲是沒法阻止我的,也不會令這個國家屈服。

羅塞芙

17日,巴西利亞的聯邦法官內托(Itagiba Catta Preta Neto)也頒布禁制令,禁止盧拉被任命為幕僚長。禁制令說,盧拉正在接受貪腐調查,此時獲任命進入內閣,會妨礙司法公正,破壞聯邦檢察官和警察的行動。各大城市的示威者和反對派政客都將這條禁制令視為巴西民主的勝利,但巴西司法部已經就這條禁制令提出上訴。羅塞芙則將這股反對浪潮稱為一場「政變」。

另一名聯邦法官莫羅(Sérgio Moro)在16日公布的多份調查錄音,也是激化巴西大規模反對浪潮的導火索之一。

莫羅當晚對媒體公布了在調查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貪腐案期間,所收集的近50段羅塞芙與盧拉的電話錄音。其中一份錄音顯示,羅塞芙告訴盧拉自己已經給他送去了一份任命書,他「若感到必要時就拿出來用」,巴西多家電視台上都播出這段錄音。莫羅因調查巴西石油公司案而聲名大噪,得到眾多示威者支持,但巴西政府指責莫羅的行為「違憲」。

2016年3月17日,巴西總統羅賽芙(左)任命前總統盧拉(右)為幕僚長。攝:Adriano Machado/REUTERSu001b
2016年3月17日,巴西總統羅賽芙(左)任命前總統盧拉(右)為幕僚長。

隨着各種各樣的醜聞在媒體和街頭進一步發酵,巴西國會對羅塞芙的彈劾也在17日正式啟動。當日,國會眾議院成立了一個65人的彈劾委員會,開始着手研究第一項彈劾議題:羅塞芙是否曾動用國庫來資金為自己選舉造勢。

羅塞芙是盧拉一手提拔的繼任者,兩人都身陷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貪腐案醜聞之中。但無論是盧拉還是羅塞芙,都從未承認自己曾涉貪腐,並表示對他人的貪腐情形一無所知。但本週巴西最高法院公布的前參議員Delcídio do Amaral 口供卻顯示,羅塞芙和盧拉早就知道這些貪污腐敗行為的存在。

巴西股匯市場也在一連串的政治風波中起起落落。盧拉被捕、錄音公布時,股匯市場出現攀升,但盧拉被任命、央行行長暗示辭職時,股匯市場一路下跌。評論指,投資者將賭注下在本屆政府的垮台上,寄望羅塞芙下台後下一屆政府能給巴西嚴重衰退的經濟帶來改變。

2018
羅塞芙本屆總統任期原本應至2018年,但國會眾議院已經開始對她的彈劾程序。

聲音

自從巴西結束獨裁統治,近年向民主體制轉型後,眼下是最戲劇化的政治時刻。我們甚至不知道明天會是何種局面。羅塞芙的戰略是以攻為守,這有可能在巴西街頭製造社會動盪和更多暴力示威。

諮詢公司 Barral M Jorge Associates 駐巴西分析師 Gabriel Petrus

(盧拉)不僅是個偉大的政治家,也是我們在許多戰役中的偉大朋友和同志,我們總是並肩站在一起。

羅塞芙

把盧拉納入內閣是羅塞芙能打的最後一張牌了,打這樣一張牌是個好策略,但沒有選對時機。

政治風險咨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

盧拉

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1945年10月27日-),通稱盧拉,巴西政治家,2003年至2010年出任巴西總統。1970年代,盧拉協助組織多次的工會運動包括幾次的大的罷工,曾被逮捕拘禁一個月但由於抗議示威活動很快被釋放。1975年和1978年兩次當選聖保羅州工會主席,曾領導反對右翼軍政府獨裁的工人運動。1980年2月10日,盧拉與一些工會領袖、學者和知識分子建立「勞工黨」(PT), 1983年參與組建「勞工統一中心」(CUT),1986年當選國會聯邦眾議員,出任勞工黨主席直至1994年。盧拉曾於1989年、1994年和1998年三次參加總統競選但落敗。2002年他代表左派第四次參加總統選舉,成功當選,成為巴西歷史上第一位通過選舉取得政權的左派總統。上任後他推行溫和的社會經濟改革路線,增加社會褔利,但繼承過去社會民主黨政府一些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2006年成功連任,並領導中間偏左聯盟取得國會多數議席。(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金融時報BBCCNN華爾街見聞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