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上海鏈家違規賣抵押房產,暴露中介公司金融服務鏈

刊登於 2016-03-01

鏈家網截圖。
鏈家網截圖。

上海地產中介公司鏈家近日被曝光兩起違規案例,通過銷售已抵押房產來提供高息借款服務,被上海市消保委和住建委查處。然而據澎湃新聞2月29日報導指, 鏈家並非行業特例,「提供包括金融產品在內的全產業鏈服務,已經成為新興中介、房地產電商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 上海的黃先生在2015年8月透過鏈家公司購買一套400萬元的婚房,首付七成280萬元。簽訂合同前,鏈家中介告之此房名下有按揭貸款,但賣家資產狀況良好;簽訂合同後,黃先生才得知該房屋名下所謂「按揭」,實為抵押,且金額達340萬之多,其中包括一筆100萬的個人抵押和一筆240萬的銀行抵押。黃先生於是在購買合同中寫明280萬房款須優先償還按揭,但賣方隨後又將首付款挪作他用,而銀行抵押在交易之前就已經過期,導致這套房產接連被三家法院查封。黃先生既擔心交易被法院取消而使得首付款「血本無歸」,又無法通過銀行審核獲得貸款,於是不得不接受了鏈家提供的110萬元貸款完成交易,並將父母名下資產抵押給鏈家作為信用擔保。

  • 上海的莊先生看中一套370萬元的房產,於1月9日通過鏈家簽訂了一份居間協議,並支付了80萬定金。但在正式簽訂協議前,莊先生才得知該房產有167萬元的抵押貸款,無法辦理房產證。而且這筆抵押貸款竟然是鏈家以工作人員的名義借給上家的,以供其購買其他房產。由於被賣家挪用的房款遲遲沒有消息,鏈家更將莊先生已支付定金的房源再度放上網售賣。

據財經自媒體「強說」分析,鏈家涉及的違規操作包括:

  • 收取2.7%中介費(發改委規定中介費不得超過2%)
  • 同時扮演中介、買家、賣家、銀行角色,脱離四方監管
  • 挪用客戶資金、侵佔客戶利息
  • 由不具備擔保融資性項目資質且涉嫌關聯交易的旗下全資子公司作為擔保機構

上海市住建委24日表示,鏈家公司相關門店存在不規範經營行為,已對其展開調查,並暫停涉事門店及相關經紀人員的簽約資格。上海鏈家也於當此作出回應,稱對兩起糾紛中的客戶已作出「妥善的補償」,「客戶對此結果表示滿意」,並強調要做好「真實房源核查、簽約前(或者轉定前)產權核查和簽後服務」等環節。而據北京晚報報導,黃先生稱截止25日下午,鏈家並沒有與自己正式碰面,鏈家稱自己對結果滿意的說法不是實情。

鏈家的前身是德佑地產。2015年3月,北京鏈家併購德佑地產,此後這間公司開始了速度驚人的擴張,不到一年便由不足250間門店擴張到近1200間。目前,鏈家在上海市場的佔有率超過20%居首,第二名的中原地產不到10%。

鏈家理財平台於2014年11月29日上線,根據2016年2月24日鏈家理財的官網數據,平台累計投資金額已達到177億,已發放收益達到1.75億。鏈家理財CEO魏勇曾公開表示,預測未來5年金融業務將為鏈家提供50%的淨利潤。

鏈家從 2015 年開始大力推廣「速銷房」概念,即房東將房屋獨家委託給鏈家,鏈家承諾在一定時間內將房屋售出,否則賠付房東違約金。在帶動房產銷售的驅使下,房產買賣——銀行按揭——資金託管——產權服務——過橋融資——金融理財的房產金融閉環模式應運而生。

鏈家事件並非孤例。上海市消保委的數據顯示,2015年房產中介服務投訴量達到794件,較2012年增長184%。而有分析認為,這仍不能反映房產交易糾紛的真實情況,一方面,由於擔心中介公司掌握個人信息事後報復,不少消費者選擇了忍氣吞聲;另一方面,缺乏執法權、監管缺位等因素也讓被騙的消費者投訴無門。

上海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房產中介行業由准入制改為備案制後,住建委並沒有執法手段和執行部門,對中介的違規行為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上海房地產經紀協會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協會並沒有執法權力,接到投訴後只能協調處理。上海市消保委近日向20家中介公司發出約談公函,但包括太平洋房屋在內的9家被約談公司並未出席。

10 %
鏈家金融業務目前已佔公司整體收入的10%,預計2017年佔比將達20%。

聲音

以鏈家為代表的地產中介通過P2P將短期資金引導到房地產行業,同時通過首付貸等方式給購房者或者炒房者提供槓桿,大大推動了投機資金進入房地產的熱情。比如一套價值500萬元的房子,如果首付需要150萬元,通過首付貸,或許購房者只需要出50萬就能買下這套房子,幾個月以後再出手,按照上海、深圳近期的行情,賺個100多萬元很正常。投資這些理財產品,實際上是將錢投給了炒房客。

中國證券網引述一位理財機構分析師稱

目前上海鏈家只是暫不承接新的金融業務,目的在於集中精力對作業過程中經紀人是否存在違反業務規範流程的操作行為進行全面核查,一旦核查結束,鏈家將盡快恢復該項服務。正在辦理中的金融業務不受影響。

上海鏈家對金融產品方面的回應

來源:京華時報第一財經百度百家澎湃新聞北京晚報強說(微信公眾號)中國證券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