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3日,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計劃書,就關閉位於古巴的關塔那摩灣監獄,並將剩餘囚犯轉移返美國本土作出建議,但預料會遭共和黨強烈反對,計劃難以通過。
國防部在計劃書中列出13個收容囚犯的美國本土設施,以供國會考慮,其中包括7座監獄和6個美軍軍營。國防部預算,改建設施將要花費2.9至4.75億美元,而日後營運設施每年要花費約3億美元,但強調13個選項當中,任何1個都比維持運作關塔那摩灣監獄便宜。
美國總統奧巴馬於23日在白宮發表聲明,強調不想將關塔那摩灣監獄這個包袱留給下任總統,並指該監獄不但沒有提升美國國家安全,反而令美國更危險;過往,他曾多次指出該監獄會被恐怖分子用作宣傳,以招募新成員及吸納軍事資源。閉關塔那摩灣監獄是奧巴馬2008年競選總統時的承諾,他也曾於2009年1月簽署行政命令,計劃在1年內關閉該監獄,但由於遭到國會強烈反對,而且不少美國人反對將監獄收押的恐怖活動疑犯轉移至美國本土,使得計劃一直無法落實。
這個計劃意味着,我們即將要結束歷史的一個章節;關塔那摩灣監獄反映着我們在911事件後所上到的一課,這一課教導我們,要引領國家向前……這座監獄沒有提升我們的國家安全,反而在破壞它。
2001年,美國紐約遭遇恐怖組織阿爾蓋達(al-Qaeda)策動的「911襲擊」,時任美國總統小布殊(George Bush)遂發起全球反恐戰,期間俘獲的恐怖組織疑犯均被送往關塔那摩灣監獄。在2003年最高峰時期,該監獄一度囚禁多達700名囚犯;目前仍有91名囚犯被關於該獄中,其中31人已確定釋放時間。
由於關塔那摩灣監獄位處美國從古巴租借得來的古巴領土,在法理上,獄中囚犯的權利不受美國聯邦法律保障,並屢次傳出囚犯遭官員嚴刑逼供的事件,引發傳媒及民間組織對監獄人權狀況的關注,也成為恐怖組織宣傳針對美國的「聖戰」的正當性。
古巴政府及民眾亦認為,美國於1903年開始根據《普拉特修正案》租借關塔那摩灣,屬於非法佔領古巴領土。古巴前領袖卡斯特羅(Fidel Castro)出於反對美國佔領關塔那摩灣,拒絕收取租金,曾聲稱任內僅一次因為失誤而將美國每月提交的租金支票兑成現金;古巴民間也經常有反對美方繼續佔用當地的示威。
分析指,奧巴馬再度推出關閉關塔那摩灣的計劃,除了是希望於明年總統任期屆滿前,盡力落實這項競選承諾,也希望藉此鞏固近月回暖的美古兩國關係。
不過,多名共和黨國會議員已率先表態,稱將反對關閉關塔那摩灣監獄的計劃。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指,「將被拘押的恐怖分子送進美國國土是違法的,而且將一直是違法的……我們不會因(奧巴馬的)一句競選諾言而危及美國國家安全。」。
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初選參選人魯比奧(Marco Rubio)甚至承諾一旦當選總統,俘獲的恐怖分子將不會被送往美國本土監禁,甚至審訊也不會在美國進行,而會繼續譴送往關塔那摩灣監獄,盡一切方法獲取疑犯所知的所有情報。
聲音
當我成為美國總統後,我們不但不會關閉關塔那摩灣監獄,而且若我們生擒任何恐怖分子,他們也不會在美國本土受審,而會被送去關塔那摩灣。我們會獲取他們所知道的一切情報。
他們(指美軍)有一套嚴刑迫供的「日程」,包括不斷重覆問同樣的問題,對我們拳打腳踢,禁止我們睡覺,將我們困在冰冷的黑房內……過程往往長達36小時。
美國長年對古巴實施禁運和佔用關塔那摩灣基地,是殘忍、不道德、不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