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非洲監獄的聲音入圍格萊美世界音樂獎

刊登於 2016-02-07

非洲國家馬拉維(Malawi)的松巴(Zomba)監獄音樂計劃。攝 : Amos Gumulira/AFP
非洲國家馬拉維(Malawi)的松巴(Zomba)監獄音樂計劃。

格萊美獎(Grammy Awards)得主、美國音樂製作人伊恩·布倫南(Ian Brennan)曾於2013年在非洲國家馬拉維(Malawi)展開了一項音樂計劃,為當地松巴(Zomba)監獄中的囚犯錄製了一張唱片。這張名為《I Have No Everything Here》的唱片日前獲得了第58屆格萊美獎最佳世界音樂唱片的提名,這也是馬拉維首次有音樂作品獲得格萊美獎提名。

世界上怎麼會有一些地方被標記為音樂『中心』呢?音樂是世界性的,存在於各地,是精神生存的必需品。

音樂製作人伊恩·布倫南(Ian Brennan)

松巴監獄是馬拉威前首都松巴市中一座高度戒備的監獄,關押着兩千多名囚犯。早在布倫南到來前,該監獄中約12名男囚已組建樂隊,並擁有一間排練室。

2013年夏天,布倫南和身為紀錄片製作人的妻子瑪莉萊娜·德里(Marilena Delli)來到這裏。他們原本只想為紀錄片取景,卻意外發現了監獄裏的天籟之音,並由此萌生了為囚犯們錄製唱片的想法。

他們以提供預防暴力的課程為交換條件,獲得了與囚犯接觸的機會,並製作了唱片《I Have No Everything Here》。唱片包括《聽我說》(Listen to Me)、《請別殺我的孩子》(Please, Don』t Kill My Child)、《我看見全世界死於艾滋病》(I See the Whole World Dying of AIDS)等20首歌曲,其中18首都用了馬拉維當地語言齊切瓦語。

這些歌曲由16名囚犯創作並演唱,男女囚都有。女囚在監獄中佔少數,她們一開始不願意參與錄製,但當一位名為 Gladis Zinamo 的女囚獻唱後,其他女囚也紛紛加入。Gladis Zinamo 所唱的那句「與世界分享你的快樂」後來成為了歌曲《不要恨我》(Don't Hate Me)的第一句。

去年12月,美國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公布了新一屆格萊美獎入圍名單,《I Have No Everything Here》將與世界音樂界的巨星 Ladysmith Black Mambazo、Angelique Kidjo、Gilberto Gil、Anoushka Shankar 等人的作品角逐同一獎項。

格萊美獎頒獎典禮將於美國時間2月15日進行,但《I Have No Everything Here》的演唱者們或許無法出席,因為他們大多被判了終生監禁。其中一名女性演唱者更已在服刑期間死亡,終年37歲。

但也有人因參與這個音樂項目獲得了重生的機會。布瑞南利用唱片收入與會外募款,幫助部分囚犯上訴,目前已有3名參與錄製唱片的女囚獲得釋放,另有3人的案件正在被重新審查。

關注邊緣群體音樂的布瑞南此前還曾為北非圖阿雷格部落(Tuareg)的遊牧民族樂團「塔里温」(Tinariwen)製作唱片,該唱片曾獲得2012年格萊美最佳世界音樂唱片獎。布瑞南表示,希望讓偏離主流市場的音樂被世界記住,並藉此改善被記錄者困苦的生活。

6
布倫南在松巴監獄錄製了6個多小時錄音,除已發行的《I Have No Everything Here》外,剩餘錄音還能製作第二張專輯。

聲音

希望能透過這次曝光,給予這些馬拉威人更多向海外展現自己、重啟人生的機會。

伊恩·布倫南

如果這張唱片能獲得版税,那些被錄製唱片的囚犯傷害過的人及失去親人的家庭應該得到這些錢。

網友 Rattel

世界音樂

世界音樂( World Music)可以解釋成「來自世界各地的民俗音樂」,或以「各地民族傳統為主軸所發展的風格音樂」。但對於格萊美獎來說,最佳世界音樂唱片獎也有代表「非西方的地方原生音樂」的意涵。在2011年之前,格萊美的世界音樂獎項,又再分為「最佳傳統音樂」與「最佳現代音樂」兩類,前者以非西方民族的傳統音樂為主,後者則介於民族音樂、傳統音樂、流行音樂三者的混合體,也被視為是1980年代以來,西方音樂產業在刻意以「第三世界形象」的商業包裝下,以西方音樂為本體,結合「民族元素」下的全球化產物。不過,世界音樂獎項裏的「傳統」、「現代」差別已隨着格萊美獎在2012年的改制和被合併,統整為「最佳世界音樂唱片獎」。 (資料來自轉角國際)

來源:Six Degrees RecordsBusiness InsiderGuardian轉角國際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