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8日,近日被揭發涉嫌受賄的日本經濟財政、經濟再生大臣甘利明召開記者會,宣布辭去內閣職務。
早在21日,日本雜誌《周刊文春》報導,甘利明和其秘書於2013年11月和2014年2月分別在大臣辦公室和甘利明設於神奈川縣大和市的大和事務所,先後兩次收受千葉縣建設公司「城市再生機構」各50萬日圓現金(折合約4133美元);甘利明的秘書亦另外被指在2013年8月收受該建設公司謝禮500萬日圓。而這數筆資金當中,只有其中一部分記錄於政治資金收支報告。若報導屬實,甘利將涉嫌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
作為閣僚的責任和鑒於政治家的矜持,為了不影響今後國會的審議,今天在此辭去閣僚職務
28日記者會上,甘利承認兩度收受「城市再生機構」共100萬日圓,但堅稱自己當時已指示秘書將款項作為政治資金妥善處理。他在記者會上躹躬致歉,稱為盡閣僚責任和鑒於政治家的矜持,及避免影響今後國會運作,決定辭去內閣職務。
現年66歲的甘利明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重要政治盟友,與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一同被視為安倍內閣的「棟樑」。
安倍自2006年起三度拜相,期間又經歷2次大幅改組內閣,但甘利一直獲委任為內閣成員。甘利是「安倍經濟學」的主要推手,他請辭後,外界普遍認為將影響安倍經濟學的推動力度。
甘利亦擔任「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談判的日本代表。談判初期,甘利與美國代表針鋒相對,更被日本國內媒體譽為「厲害的談判人」。但去年,在日本國內業界、團體反對 TPP 的聲音稍平息時,甘利突然轉趨溫和,促成日美等12國達成 TPP。
2013年,甘利發現患上早期舌頭癌,曾提出請辭,但獲安倍挽留,治療期間他繼續 TPP 協商等工作,贏得民間讚譽。被揭發賄金醜聞前,甘利在安倍內閣之中形象相對溫和、謙遜,政績亦較顯著。雖然他也曾因建立國民身份證系統等事件引起爭議,但總體上仍然是較受民眾歡迎的內閣官員。
甘利原定將於2月4日前赴紐西蘭參與 TPP 簽字儀式。但目前美日在大米等5種主要農作物關稅談判上仍未達成共識,外界擔憂,在熟知談判細節的甘利辭職後,未來日本審議 TPP 將受影響。
甘利辭職後,安倍已任命前自民黨幹事長、前環境大臣石原伸晃接任經濟財政、經濟再生大臣一職;石原伸晃是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之子。安倍強調, 日本會如期落實參與 TPP 將不會受甘利辭職影響。
安倍在28日晚對記者表示,他對甘利辭職感到極度遺憾,並承認自己任命甘利應負有責任,對國民致歉。但他同時讚揚甘利致力推動 TPP 達成,並對安倍經濟學貢獻顯著。
聲音
安倍政權經濟發展、經濟是最優先,考慮到一刻也不能停滯,馬上決定了後任人選。
自安倍首相將我置放於推動安倍經濟學的核心位置後,我不眠不休地工作。在過去3年間,我為了履行國家職務,將我的生命置於度外。
這是一個損失。 甘利明在推動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制定經濟增長策略。他的辭職將留下一個很大的漏洞。
安倍經濟學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