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九十九死一生的香港創業之旅

香港全城湧現創業風潮,但創業九死一生,沒資金、捱貴租、又撞上政策壁壘和人才缺乏,創業者怎樣在商業叢林中存活下來?

端傳媒記者 黃銘浩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01-20

「在香港,創業是一種高風險活動,『死亡』的機會是100分之99!」手機程式開發公司Innopage創辦人李勁華在一個香港初創企業培育比賽中如是說。

這個創業培育比賽名為「TIPS」(提示),是李勁華和幾位企業高層於2015年9月一同合辦的初創比賽。

過去一年,這種創業培育計劃在香港非常普遍,香港地產企業太古地產的「Blueprint」、保險公司友邦的「AIA Accelerator」等,但大部分都是由跨國企業舉辦,最後勝出的亦是外國來港的創業者。TIPS標榜自己是香港首個用粵語進行的「本土」創業培訓計劃。「由外國人舉辦的創業社群很多都很出色,但他們用英語溝通,香港人聽、講都打折扣。」李勁華說,他幫助本土創業者,專攻被外國忽略的本土創業市場。

參與這次比賽要過三關斬六將,但勝出者最終不會得到任何奬品或獎金,唯一的勝利品是獲得一批資深創業家擔任他們的「導師」,獲得法律、財務的指導;也可以共享一個免費辦公室,導師亦會介紹投資者予勝出比賽的創業者。

這些無形的奬品吸引了超過100支參賽隊伍,主要都是被導師名單所吸引。這份名單除了包括在香港擁有多家工廠大廈的「時昌迷你倉」行政總裁時景恆、香港珠寶商前謝瑞麟行政總裁黃岳永外, 也包括李勁華本人。

李勁華在香港創新科技業界相當有名,40歲的他已經擁有厚厚一疊創業履歷。「所有在香港創業能經歷的高低起跌,我差不多都經歷了。」他這樣介紹自己。

創業6年,高低起跌

李勁華於2009年創立手機程式公司Innopage,現時擔任行政總裁。這是他創立的第二間公司,早在2003年,香港興起3G流動網絡,開始流行彩色屏幕的手提電話時,他已察覺手機程式的市場潛力,開設第一間手機程式公司M-Gen,邁入創業第一步。

那時他推出手機程式「M-Friend」,是一個讓用戶透過手提電話與朋友交流資訊的社交程式,甚至比2004年才推出Facebook的朱克伯格更早一步。繼而和李嘉誠旗下電訊商「3」推出手機遊戲「m-Quest」,這是一個3G定位遊戲,玩家需要到全港不同地方搜集網上武器,還可以對戰和交換。這概念當時前所未有,有玩家每月繳付1000元費用上網收集武器。

「m-Quest」很有前瞻性,令他當時獲獎無數,包括獲得當時的手機巨商Nokia頒發的全球大獎。「那時香港只有很少人懂得開發流動應用程式,其中之一就是我。」說起那些年,李勁華一臉驕傲。但諷刺地,他走得很前,卻沒有準確預測市場反應,最後失敗告終。「香港手機用戶當年未有使用流動數據習慣,我的程式沒什麼人使用。之後我想,就算你創造了很新的事,也應該做多一點市場調查才製作產品。」他領略到創業與市場密不可分的關係。

可能你會覺得我很『戇居』(傻),但我希望建立香港的創業文化,總要有人踏出第一步。

李勁華,創業比賽TIPS創辦人之一

一直到2008年蘋果公司推出iPhone 3GS,手機程式才開始在香港流行,但李勁華那時已加入其他公司的團隊。2009年,iPhone4大受歡迎,李勁華決定再次創業,找了幾位拍檔開設Innopage,推出智能手機專用的電子書;剛巧蘋果於2010年推出iPad,他的才華終於開花結果。他現在的辦公室位於香港大埔區的科學園,團隊約20人,每年營業額七位數字,在香港初創公司中業績已經相當不錯。

他用6年時間創下的創業履歷吸引了不少年輕的創業人,他也希望分享自己高高低低的創業經驗。「可能你會覺得我很『戇居』(傻),但我希望建立香港的創業文化,總要有人踏出第一步。」李勁華有著與40歲年紀不符合的熱誠。

熱門關鍵搜索詞:創業資金

「創業」一詞,現在已成為香港新一代年青人的熱門搜索詞。根據香港貿發局發布的《2014香港青年創業報告》,15%的香港青年都是「新晉創業者」(創業不足三年)或「計劃創業者」(未來三年內打算創業),而在2011年的同類調查中,只有8%受訪青年屬於這個類別。

香港政府也在努力推動青年創業,特首梁振英剛在1月13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便宣布預留20億元成立「創科創投基金」,投資本地科技初創企業。根據投資推廣署2015年9月公布,現時香港有1558間已註冊的初創企業,集中在「資訊、電腦及科技」行業,佔初創企業的30%。

香港初創企業生態系統。圖:端傳媒設計部
香港初創企業生態系統。

同時,施政報告亦宣布以高科技及應用科技為主題的研究基地「香港科學園」大肆擴展,提供研發辦公室、實驗室,配合政府發展「智慧城市」、「機械人技術」及「健康老齡化」3個跨領域的平台。

全城都在熱捧創業創科,不過像李勁華一樣,30歲創業,6年後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香港創業聯盟組織「青年創業軍」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每100間初創企業,兩年後仍能維持經營的,只有13個。

35歲的林永康也害怕成為失敗者之一。他在2015年10月創立了手袋店「Not Bag」,買家可透過手機程式平台聯繫設計師訂購獨一無二的自訂手袋款式,藉分紅吸引更多設計師加入平台。林永康與幾個朋友分別投資六位數字作創業資金,目標是每月賣出2000個手袋,但目前每月只售出100個。

「一般初創企業,頭一個階段都無法用錢去衡量,我們希望找到客源後,才進一步討論什麼時候回本,也做好半年內不賺錢的心理準備。所以創業的第一步,肯定是要有資金。」林永康說,於是他來參加TIPS活動,他坦言是希望在民間找到投資者,籌募初創時的第一輪資金。

現時,香港政府也有為創業者提供不同的資助計畫,例如「中小企業資助計劃」、「創意智優計劃」、「青年發展基金」、「創新及科技基金」等等,2015至16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宣布向這筆基金注資50億港元。

只要是風險稍高的項目,他們都會審批很久,就算有好的想法,等這麼久,早就胎死腹中了!

創業者林永康

不過,在林永康看來,申請政府的錢困難重重。他創業圈中的朋友都說,政府機構批核款項程序繁複又緩慢。「他們取得資助要填寫冗長表格及文件,程序令人卻步。而且審批成功率很低,申請困難。申請人要透過指定的研發中心及大學合作,才符合申請要求。」

根據審計署2013年報告,「創新及科技基金」第一層撥款項目申請需時158至222天,平均時間是192天,連香港審計署在2013年批評,業界競爭激烈,冗長的處理時間會令研發成果無法及時推出市面。

「只要是風險稍高的項目,他們都會審批很久,就算有好的想法,等這麼久,早就胎死腹中了!而且也有被其他創業者搶先推出的危險。」林永康嘆口氣說,他和身邊的朋友一般都自己找資金創業,絕少申請政府資助。

香港初創企業的行業分佈。圖:端傳媒設計部
香港初創企業的行業分佈。

香港老問題:租金貴

「全世界創業都難,但香港創業特別難!就算能拿到政府資助,也不知道能交幾個月租?」另一名參加者李建熹這樣抱怨。

25歲的李建熹,不甘心過打工仔的刻板生活,想了一個鬼主意。「去年底,我用了六位數字積蓄,租下一個觀塘工業大廈單位,在天花板掛滿吊床,讓附近的打工仔可以抽空過來偷睡一會,每小時只收48元。」李建熹說。這個點子很受觀塘區的上班族歡迎,開業的第一個月,每天都有30個客人。李建熹的鬼主意,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創業難,最難是租金。

創業者李建熹

李建熹坦言,選址觀塘工廠區開業,是因為該地區的租金比較「便宜」。根據香港地產資訊網,觀塘工業大廈單位呎租約15至20元,1000呎單位每月租金約港幣2萬,比起動輒數十元呎租的中環區,觀塘可算價錢實惠。不過對於不少創業者來說,這個租金依然吃力。「創業難,最難是租金。租用偏遠的地方,租金或許比較便宜,但很難讓人知道我們的存在,變相要付出更多宣傳費用。但即使是這樣,現在生意額只能令我勉強交租。但沒有cash flow(資金流),財政沒有彈性,很難再嘗試新東西。」

根據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私人零售業樓宇租金指數」,香港商舖租金在過去10年不斷上升,指數由2004年844,升至2014年的1628,已上升接近一倍。從事零售及批發行業的創業者,特別受昂貴的租金困擾,因為他們需要地方放置庫存;而從事創新科技的創業者,亦需要放置伺服器等技術用器材。香港青年協會去年亦訪問了217位創業者,超過21.2%受訪者認為,租金高昂對他們創業造成困難。

新問題:僵化制度打壓創新

高昂租金只是創業者的第一個難關。開業不足三週,在工廠初創業的李建熹就迎來更大的噩耗,政府人員上門拍門,警告工廠大廈內有『躺室』讓人睡覺,又有『吊床』,認為這裡沒有申請旅館拍照,觸犯《旅館業條例》。

「我們只想提供休憩的地方,這裡沒有浴室,到了晚上11點就關閉,怎能說我們是旅館?」李建熹說起來就生氣。

我剛剛創業,所有資金都用在創業上,沒有錢請律師,只能請教朋友。我實在承受不起政府封舖的後果

創業者李建熹

僵化的制度及法例,常常令年輕人的創意遭受打擊。2015年10月,梁振英在網誌說關注「如何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創業機會」,聽到這個,李建熹只覺得很諷刺。後來,政府工作人員又再上門,說要了解李建熹公司的營運模式。李建熹問政府人員應該如何做。

「但他們只是回應說執法人員不應該給予任何意見,只說他們有可能會『放蛇』(暗中派人假扮顧客調查),叫我們小心點。」李建熹哭笑著說:「我剛剛創業,所有資金都用在創業上,沒有錢請律師,只能請教朋友。我實在承受不起政府封舖的後果,於是馬上在臉書留言,寫明我們現在不會讓人在這裡睡覺,只能『休息』。」

李建熹的遭遇,令人想起政府2015年8月對待出租車程式「Uber」的態度。Uber來自美國矽谷,2010年推出,4年後擴展到香港市場,廣受市民歡迎,認為Uber可解決的士拒載、濫收車資等問題;但Uber同時被的士業界人士指抵觸香港法律,摧毀傳統的士司機的收入來源。

2015年8月11日,香港警方進行「放蛇」,以Uber手機程式召車,截獲5部車輛及拘捕5名司機。警方表示被捕人士相信均為車主,涉嫌非法載客取酬及無第三者保險。同日下午,警方到Uber在長沙灣的辦事處調查,3名職員涉嫌協助及教唆犯罪,被警方拘捕。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說,這些顛覆現有程序的新公司,其實正正符合創新產業定義,不理解為何被警方打壓,「這次拘捕令創新行業及香港國際形象受損;也是後知後覺的表現,反映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沒有對有爭議的服務或公司提出建議。」

Money之後,是Management

除了林永康和李建熹,香港還有千千萬萬個創業者,手機程式公司Awesapp Limited創辦人馮錦強也是其中一位。28歲之前,他在旺角西洋菜街推銷寬頻服務,因為口才出眾,在3個月內賺取30萬港元,被香港傳媒譽為「旺角街霸(指在路邊推銷寬頻服務的銷售員)」,連當時的公司老闆、後來的香港電視網絡主席王維基也要親自接見他。

兩個M字你要解決,首先Money(金錢),然後就Management(管理)。

創業者馮錦強

2013年,馮錦強用自己賺得的200萬元來創業,寫了一個手機保密檔案應用程式「iSafe」,這程式可以設計兩組密碼,將秘密的檔案收藏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密碼背後。「iSafe」奪獎無數,包括2014年的「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及最佳流動應用程式(流動企業應用方案)銀獎。全球有過千萬人下載,高峰期每月下載及廣告收入有40至50萬元。2014年,馮錦強的公司設在荃灣工業大廈一個辦公室單位,他請了五個圖像設計師、兩個程式編寫員。雖然團隊不足十人,但在馮錦強的帶領下,推出了《神抄之塔》等受歡迎的手機遊戲,當時就像一家蒸蒸日上的本土小型初創企業。

但兩年後,馮錦強說自己遇上了創業低潮。「創業不是一朝就可以成功,風光一時,很快就要面對『創業死亡谷』,兩個M字你要解決,首先Money(金錢),然後就Management(管理)。」

「我的公司高峰期收入是50萬元,但後來不斷下跌,只維持在10萬元,這個收入,付薪水都不夠。」馮錦強說。最初他估計即使公司沒有收入,自己都可以維持經營一年半,但後來發覺無論自己能力多好,公司營運必須靠員工合作。」

我自己願意捱,未必有員工跟你捱,

創業者馮錦強

「好簡單,我自己願意捱,未必有員工跟你捱,大部分人都只會睇錢(看錢)份上,別的公司高幾千就跳糟。」馮錦強嘆氣說。馮的公司5名員工很快便被挖角離職,他認為頻繁的員工跳槽對公司運作帶來衝擊。

挖角潮,根源是香港從事創科行業人員稀少。據政府統計署網頁,2013年全港只有26045名從事科研人員,佔勞動人口0.67%,遠遠落後於台灣的2.99%、韓國的1.6%、新加坡的1.18%、甚至連廣東省的0.83%也不如。

馮錦強認為,政府鼓勵創業,可能令公司更難招聘相關技能人才。「政府鼓勵更多青年人出來創業,他們可能想到『條橋』(主意),但未必知道怎樣實行,結果浪費了時間。愈多青年人創業,我們更加難請人。」馮錦強重整業務後,最近會推出本地出租車手機程式Cetah,希望取得如「iSafe」一樣的成功。

香港人創業前的準備工作。圖:端傳媒設計部
香港人創業前的準備工作。

投身創業,你想清楚沒有?

2014年「青年創業軍」調查顯示,61%香港創業者在創業後兩年迅速面對經營困難,30%則在兩年內面臨公司業績衰退。

在特首梁振英聲言支持創業的當下,我們也許可以看看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去年2月怎樣「唱反調」:「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能成功創業更只是少數。單單因為不想打工而創業、有一兩個點子便急於創業,最後失敗告終,實在不難理解...... 我不希望大家隨隨便便輕言創業,否則可能會浪費大家的時間和金錢。我認為創業的機會,應該留給做好準備的朋友。」

TIPS比賽最後,李勁華選了賣網上手袋的林永康作為其中一位勝出者。「對我來說,最重要是參賽者有決心、有熱情做好他相信的事。我希望選擇一些已經辭職的參賽者,因為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可以全情投入。我畢竟是紅褲子(科班出生)出身,會盡力協助他們創業。」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