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利比亞成立新政府,冀化解國家分裂

刊登於 2016-01-21

在聯合國斡旋下,利比亞宣布成立新的聯合政府,由資深政客薩拉傑(Fayez Al-Sarraj)任總理,內閣成員包括各大政治及軍閥派系代表,希望能爭取廣泛認可。攝 : Zoubeir Souissi/REUTERS
在聯合國斡旋下,利比亞宣布成立新的聯合政府,由資深政客薩拉傑(Fayez Al-Sarraj)任總理,內閣成員包括各大政治及軍閥派系代表,希望能爭取廣泛認可。

在聯合國斡旋下,利比亞一個新的聯合政府於1月19日宣告成立,總理由資深政客薩拉傑(Fayez Sarraj)出任, 32名內閣成員中包括來自該國現存兩個議會的代表。但基於安全理由,新政府目前只能在利比亞鄰國突尼西亞的一家酒店內辦公。而且,新政府內閣雖然包括兩大議會的代表,但由於兩個議會均未正式認可新政府協議,在未來10天,新政府必須爭取議會認受,才能正式運作。

這(新政府及其內閣方案)是目前最好的協議,已經盡可能滿足最多不同持份者的利益。99% 的利比亞人民都希望這份協議最終得以落實,並結束利比亞動蕩局勢。

聯合國轄下斡旋利比亞建立新政府的機構「利比亞對話」的成員 Guma El-Gamaty

利比亞自前獨裁總統卡達菲(Muammar Gaddafi)倒台後陷入分裂,直至目前仍存在兩個議會。舊議會「國民議會」以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為根據地,主要為伊斯蘭主義者;新議會「國民代表大會」成立於2014年8月,以東部圖卜魯格(Tobruk)作根據地,較被國際社會承認。

今次的新政府代表由「總統理事會」任命,該理事會在去年12月在聯合國監督下簽署協議成立,但當時「國民議會」及「國民代表大會」分別都未有逾三分之二議員通過批准。截至1月17日,的黎波里「國民議會」共188名議員當中,只有80人簽署了組建新政府的協議,而圖卜魯格「國民代表大會」共136名議員中亦只有50人簽署了協議。

到底新政府最終能否化解政治分歧,獲兩大議會認可,並正式成為唯一合法且有效的統一聯合政府,外界不乏悲觀看法。有分析擔心,新政府非但無法團結國內政治派系,反而會成為「國民議會」和「國民代表大會」之後的「第三個政府」,令分裂局面更加混亂。

為此,薩拉傑在任命內閣時,亦委任了來自「國民議會」、「國民代表大會」以至一些主要軍閥的代表,嘗試平衡各大政治勢力的參與,增加新政府認受性。新政府內政部長則由 Al-Aref al-Khoga 出任,他原來在的黎波里「國民議會」政府同樣擔任內政部長,與伊斯蘭主義者的關係友好;國防部長由 Al-Mahdi al-Barghathi 出任,他原為利比亞東部軍閥的指揮官,曾參與對抗當地極端伊斯蘭武裝組織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的分支;資訊部長將由 Khaled Nejm 出任,他原來在圖卜魯格「國民代表大會」政府也擔當同樣官職。

聯合國利比亞特使 Martin Kobler 於19日在 Twitter 上發訊息,呼籲較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圖卜魯格「國民代表大會」盡快承認新政府。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莫格里妮(Federica Mogherini)呼籲利比亞盡快組成獲全國公民認可的聯合政府,結束政治分裂,並解決安全、人道和經濟危機,有效應對恐怖主義。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亦就利比亞成立新政府表示歡迎,並指利比亞局勢需要得到穩定。

利比亞目前除了面對國家分裂危機,亦受 IS的威脅。分析指,近月在伊拉克及敘利亞失落多個城鎮據點的 IS ,正積極借利比亞局勢長年不穩,在該國建立勢力、開拓新戰場以及佔領豐富的石油資源。據法國政府估計,目前 IS 在利比亞有3千名成員;1月初,利比亞遭遇恐怖襲擊,造成至少56人死亡,該國北部石油產地亦接連遇襲,IS 其後承認責任,顯示其攻擊力已逐步向利比亞延伸。有分析指,在國際社會打擊 IS 的戰事中,利比亞能否早日組建有效政府阻截 IS 擴大勢力,是關鍵之一。

480 億桶
利比亞的石油儲藏量為非洲最多,估計達480億桶;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近月企圖攻佔利比亞北部石油產地,透過走私石油增加組織經費。

利比亞內戰

2011年利比亞內戰,又稱利比亞戰爭,在利比亞國內常稱為「2月17日革命」,交戰雙方為卡達菲(Muammar Gaddafi)領導的政府和反抗卡達菲的勢力。受「阿拉伯之春」浪潮影響,2011年2月15日利比亞開始和平反政府示威,但活動遭到政府軍的武力鎮壓後引發起義,進而爆發的反政府勢力的武裝力量同利比亞政府軍之間的激烈軍事衝突。反對卡達菲的勢力組成「全國過渡委員會」,以推翻卡達菲的獨裁統治和建立民主政體為宗旨。2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首項決議,凍結卡達菲資產,並把事件交由國際刑事法院處理。8月,反對派在西部發起進攻,奪取首都的黎波里,「全國過渡委員會」逐漸得到國際和聯合國承認。卡達菲一度逃避追捕,直至10月20日在蘇爾特被殺。10月23日,「全國過渡委員會」宣告全國解放,戰鬥結束。然而至今地區和部族衝突仍時有發生。(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衞報半島電視台中時電子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