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16台灣大選

國民黨的明天將如何?或者,還有沒有明天?

權貴老人蠢蠢欲動、青年世代轉身而去,國民黨的危機和悲劇在於:還沒看到真正的問題。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的人,本身就是那個問題。

特約撰稿人 喬俠青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6-01-18

#2016台灣大選#台灣

2016年1月16日,台北,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宣佈落敗。攝:Anthony Kwan/端傳媒
2016年1月16日,台北,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宣佈落敗。

在16日總統與立委選舉後的第一個工作天,國民黨下午14時於黨中央舉行臨時中常會,剛以381萬票大輸對手蔡英文的朱立倫,正式在會中請辭黨主席。朱立倫在致詞時說:「我們絕對不能樂觀的解讀敗選原因,必須要痛定思痛、全面檢討,唯有真正的反省、改革,我們才能重新贏回人心。」朱立倫同時宣布,黨務工作由副主席黃敏惠暫代。

儘管現場氣氛感傷,但在〈感恩的心〉悠揚樂中,有中常委向朱立倫高喊:「臥薪嘗膽,主席我愛你」;而在短暫停留10分鐘後要離開黨中央時,也有黨工泛着淚水獻花給朱立倫,為他加油打氣。只是,周一的這場臨時中常會,對照選前一個月的另一幕,顯得格外諷刺。

K黨天王恩仇嫌隙,未來怎麼走?

2015年12月中旬,圓山飯店有一場重量級飯局。馬英九總統、吳敦義副總統、立法院長王金平、行政院長毛治國、國民黨前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前副主席蔣孝嚴、林豐正、黃復興黨部前後任三位主委……當然還有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朱立倫,總共約20人。

出席宴席的人,都是8年來國民黨政府權力核心人物,年齡加起來超過千歲,裏面還有一位當今的「萬歲爺」,最年輕的居然是54歲的朱立倫;有人把這場宴席戲稱為「千歲宴」。

馬、吳、王、朱四人緊緊站在一起,過往的恩仇嫌隙,彷彿煙消雲散,團結的畫面顯得格外刻意,連結出外界對於各懷鬼胎下內心話語的多重想像。

這些人都心知肚明,敗選陰影濃厚不散,笑臉堆積出來的團結畫面,如同馬英九口中對形容選情說出的「好冷!」正好映射出國民黨選後命運可能的蒼涼。這些人願意站在一起,說穿了就是誰也不願背負丟失政權的最大責任,每個人都還想要徐圖再起,盤算着自己未來4年、或者8年,想要的政治權力位置。這剛好就是國民黨選後如何走下去,最大的問題和危機。

這場艱困無比的選戰,整個過程,其實就是朱立倫主導的國民黨與馬英九主導的馬政府之間,不停地進行拉扯,想要切割走出自己的路,卻又反覆被反彈力道拉回,新的路走不出來,舊的包袱掙脫不了。

2015年1月,朱立倫接替為九合一選舉慘敗請辭下台的馬英九,成為國民黨新的掌門人。一年來,國民黨歷經王金平黨籍案、挺柱與換柱、朱立倫找來副手王如玄爆發軍宅爭議,整個黨面對這場大選可說是烏煙瘴氣、風波不斷、跌跌撞撞。

這場艱困無比的選戰,整個過程,其實就是朱立倫主導的國民黨與馬英九主導的馬政府之間,不停地進行拉扯,想要切割走出自己的路,卻又反覆被反彈力道拉回,新的路走不出來,舊的包袱掙脫不了。

一位黨務人士感慨地說:從王金平的黨籍案、洪秀柱退選、證所稅終止,哪一個不是國民黨中央與總統府方面經過檯面上看不到的進退拉扯所得來的結果,全黨的力氣與能量都消耗在這裏。國民黨敗選的結局,不令人意外。

但令外界高度好奇的是,未來的國民黨究竟何去何從?走向分裂、崩解的命運?還是重新振作煥然一新?實際可能出現的情況,或許比好壞兩個方向的預估,還要糟糕。

2016年1月16日,台北,國民黨支持者在朱立倫宣佈落敗後表現傷感。攝:Anthony Kwan/端傳媒
2016年1月16日,台北,國民黨支持者在朱立倫宣佈落敗後表現傷感。

危機,失去整個新世代認同

朱接掌黨主席之後,懷抱理想的黨內新世代失望地形容,這一年來國民黨想要從青年世代、中產階級找到新的政治能量所需要的認同與支持,當初朱立倫真的想要往這個方向走,「很無奈,結果不是這樣發展!」

2015年5月,再次宣示不參選總統的朱立倫,曾經對外宣示:「國民黨可以輸掉一場選舉,但不可以輸掉整個世代;國民黨可以失去選票,但不可以失去中心思想。」也許朱立倫想要沿着這條思路,讓國民黨絕地重生,但首先解決不了的就是馬英九的執政包袱。每當被問到馬英九執政的問題時,朱只能有氣無力地回答:「沒有切割不切割的問題,大家都有責任」、「確實部分政策思考不周」、「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誠懇檢討,例如十二年國教」。

黨內的「千歲」、「萬歲」虎視眈眈,老巧陳腐的國民黨已經病入膏肓,雪上加霜的是:半年多來的風波震盪,國民黨不僅沒有爭取到青年世代的支持,反而陷入失去整個新世代的惡性循環。

對一個政黨來說,還有什麼危機,比失去整個新世代的認同還要嚴重?

馬政府的施政包袱對爭取年輕世代是先天上的致命傷,朱立倫就算看出太陽花學運背後隱含的「世代扭轉」危機,也無力改變年輕世代對馬政府不滿所產生的新政治板塊推移現象。

更麻煩的是,經過換柱的黨內震盪,傳統藍軍支持者也因為不滿而流失。保住「深藍」變成比「爭取新血」更為迫切的危機,但偏偏兩個目標相互矛盾,這讓國民黨失去蛻變的機會,同時陷入惡性循環。

當腳跨新黨和國民黨的邱毅,日復一日地和國民黨立委共同開記者會,以深藍群眾的口味爆蔡英文的料時;當黨內以退役將領主導的黃復興黨部以文宣批評太陽花運動「失德」時,國民黨失去的是更多年輕世代的認同。

從10月以來,朱立倫為了挽救瀕臨崩解的選情,整個選戰主軸設定在「找回藍軍」,包括開始批評蔡英文希望挑起藍綠火花、搬出「兩岸牌」質疑蔡英文希望喚起藍軍危機感、祭出「中華民國牌」希望藍軍站出來打一場保衛戰……;黨務人士評估,隨着選戰逼近,傳統藍軍支持者確有回流。

然而,當腳跨新黨和國民黨的邱毅,日復一日地和國民黨立委共同開記者會,以深藍群眾的口味爆蔡英文的料時;當黨內以退役將領主導的黃復興黨部以文宣批評太陽花運動「失德」時,國民黨失去的是更多年輕世代的認同。

黨內人士坦言,這些言論和材料在網路上遭遇一面倒的反擊,網路世代經常拿來KUSO嘲諷,即使國民黨這次投注很多資源與心血在經營網路,卻一路挨打。

就像八、九年前正在衰敗的民進黨,大選中,國民黨也染上了被「基本教義派」控制的難治之症。藍軍裏的鷹派深藍抬頭,敗選危機感下的激憤情緒,對敵我界線有異常的敏感與難以包容。例如,黨內透露,某位經常上電視替黨辯護的人士,因為公開承認國民黨施政確有不當,被認為發言太過軟弱,不僅深藍民眾罵翻,馬政府高層甚至還親自表達不滿,遭到如同「獵巫」般的待遇。如同民進黨在2007年陳水扁政權面臨貪腐危機時,深綠黨員追打「十一寇」的翻版。

2016年1月15日,台北,國民黨洪秀柱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的造勢晚會上演講。攝:Anthony Kwan/端傳媒
2016年1月15日,台北,國民黨洪秀柱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的造勢晚會上演講。

路線之爭 風雨欲來

選前一場台北市的藍軍大遊行,黨中央對藍軍人潮重現感到鬆一口氣;黨內卻有人看到了令人憂心的地方:遊行隊伍裏,年輕面孔稀稀落落,只剩下性質單一化的傳統藍軍搖旗吶喊,難道這就是國民黨的未來?

國民黨在選前設定了總統得票率4成以上、立委席次40席以上的目標。一場例行選戰會議上,黨務幹部面面相覷,聽着有人繼續報喜不報憂,分析着後勢大有可為;風雨前的粉飾太平,這些人都很清楚,達不到其中一個目標,朱立倫非走不可,他們心裏都有打包走人的心理準備,誰還有心力投入這場「就看輸多少」的選戰。

國民黨主席這個職位,真的是一個政治黑洞,從來沒有人自願交棒、從來沒有人能夠全身而退;也從來都是前仆後繼,搶奪盤算着這個寶座。

已經承諾為總統選舉勝敗負責的朱立倫,會不會留下?黨內人士斬釘截鐵地說,「朱一定會走!」

「洪秀柱呢?」熟悉黨內動態人士欲言又止。最後他打包票說,洪秀柱選前檯面下大小動作頻頻,只要黨主席出缺,「她一定會參選!」

洪秀柱的急統色彩一度讓國民黨面臨邊緣化的生存危機,選後,老人環伺、失去新世代認同的國民黨,擁抱基本盤走向深藍化,將是一股難以避免的驅力。能夠在這次立委選戰中存活的藍營立委,幾乎都是來自深藍優勢選區,以及地方派系家族,想要覬覦黨主席黨政大老,必須抓住這些立委,更需要背後那一群深藍的黨員。黨內就預測,朱立倫現在都被這個黑洞吸住,更何況選後想要成為最大在野黨領袖的大老。

一旦走向深藍化、新黨化的國民黨,牽動的是對台灣政治發展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概念:政黨重組。就像當時洪秀柱參選時提出種種敏感又具爭議的主張,立即引起國民黨內部本土派的跳腳與不滿,選後的國民黨如果走向極端那一邊,敗選後的國民黨可能出現「剝離現象」。

目前,黨內形成一股鞏吳敦義、防堵洪秀柱的氣氛,中常委四處奔走,就怕洪秀柱攪亂了國民黨,吳無疑是現在國民黨的最大公約數。

藍營人士分析,一旦深藍力量主導國民黨,第一個「舉紅牌」的對象就會是名列不分區第一名的立法院長王金平。深藍與土本派可能躲不掉一場路線之爭。再次上演「開除王金平」戲碼的可能性固然不高,但深藍化的國民黨,政治能量與版圖勢必縮減,更重要的,洪秀柱如果進佔黨主席,卸任後的馬、吳,還有王、朱,甚至郝龍斌、胡志強這些人,「還有何政治空間可言!」但讓這些人打包退出政壇,這是不可能的事。

朱為敗選走人,原本規畫由郝龍斌以副主席之姿代理,以郝掌控黃復興黨部的實力,壓制難以預測的洪秀柱。不料郝龍斌參選落敗,不願代理主席,被認為有競逐黨主席的意圖,黨內情勢開始走亂。

目前,黨內形成一股鞏吳敦義、防堵洪秀柱的氣氛,中常委四處奔走,就怕洪秀柱攪亂了國民黨,吳無疑是現在國民黨的最大公約數。

外界難以理解的是,馬英九施政評價越差,越能得到藍軍,尤其是深藍的支持。國民黨一敗再敗,馬依然保有不受批判、藍軍精神象徵的神主牌地位,這是支持群眾自我捍衛政治意識下,很難理解的心理防衛機制,深藍矛頭永遠是王金平,不是馬英九。

馬英九是否回任黨主席,只是權力爭奪刻意釋放的假議題。例如透過代理人吳敦義出任黨主席,馬有太多的選擇繼續維持他在藍軍的政治能量,「卸任總統」的頭銜,足以讓馬在「馬習會」之後,取代連戰扮演兩岸之間的「政治代言人」,成為北京拉抬國民黨藉以制約民進黨政府的政治支點。

國民黨的崩解或重生,其實沒有太多的想像,或許兩種結果都不會發生。權貴老人蠢蠢欲動、青年世代轉身而去,國民黨的危機和悲劇在於:還沒看到真正的問題。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的人,本身就是那個問題。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