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5至19日在肯雅首都奈羅比(Nairobi)舉辦的第十屆世界貿易組織(WTO)部長級會議剛剛閉幕。農業談判和多哈回合談判成為本次會議關注的焦點。經過為期5天的協商,WTO 的162個成員國達成協議,承諾在2018年前全面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WTO 總幹事 Roberto Azevedo 稱,這是世貿組織自成立以來「農業上達成的最重要協定」。
根據協議,除了少量農產品,發達國家需立即取消相關補貼;發展中國家則應在2018年前取消農業出口補貼,在2023年前仍可靈活決定是否補貼農產品的推廣和運輸費用。最貧窮的食品出口國則享有額外的時間逐步取消出口補貼。協議中涉及到的農產品包括牛肉、豬肉、羊肉、奶製品、糖、酒、水果、蔬菜、小麥、大米、加工食品和棉花等。
除了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本屆會議還達成了擴大《信息技術協定》(ITA)產品範圍的協議,新納入的201種 IT 產品包括新一代半導體、GPS 導航系統、電子遊戲機、觸摸屏電子設備等。這些 IT 產品的年貿易額高達1.3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10%左右的份額。
由於對本土產品和貿易的補助帶來了大量潛在的市場扭曲,WTO 成員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一直要求在這一議題上採取行動。今天的決議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會議的另一焦點是多哈回合談判。由於在農業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2001年開啟的多哈回合談判在2008年宣告破局。本次會議中,各國代表仍未就重啟多哈回合談判達成共識。
美國和歐洲國家提議廢止多哈回合談判,以新機制代替。美國貿易代表 Mike Froman 在《金融時報》撰文稱,「要打破僵局,首先要承認,多哈回合是在一個不同的時代、為另一個不同的時代設計的,自那以來很多事情都已經改變。」不過,發展中國家對此並不買賬。作為多哈回合談判最堅定的支持者,印度稱「某些成員國」阻撓了多哈回合的繼續,並表示「這是對 WTO 根據共識做決策這一基本原則的重大背離」。
聲音
我認為多哈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推進,缺乏的並不是克服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和障礙的方法,缺少的是勇氣、信心和願望。
儘管世貿組織成員國之間仍存在意見分歧,但很顯然,世貿組織在奈羅比跨入了一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