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銀集團(UBS)與羅兵咸永道(PwC)於12月15日發布「億萬富豪報告」,顯示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亞洲女富豪人數已從2005年的3個上升至2014年的25個,10年內激增7倍多。她們平均年齡53歲,逾半數為白手起家的「富一代」,96%仍在活躍地創造財富。
主要由於職場上男女平等及女性學歷提升,同時內地一孩政策衍生較多女性財富繼承者,令亞洲女富豪數量急升。
報告指出,全球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下稱富豪)已從1995年的255個(剔除34個富豪家族)上升至2014年的1347個,增加近4倍;其中女富豪比男富豪增長更快,至2014年已有145人。
歐洲和美國的女富豪仍然最多,佔全部女富豪的80%,但在人數增長速度、創造財富活躍情況、「富一代」比例等方面不及亞洲女富豪。歐美女富豪比20年前分別增長1.7及0.7倍,活躍創造財富的人數比例為63%和57%,「富一代」比例僅為7%和19%。
富豪雖然越來越多,但淘汰率也很高。1995年統計的289名富豪(計入34個富豪家族)中,2014年仍在榜的只有126人,過半都因去世、商業問題、家庭稀釋等原因跌出榜單。有趣的是,倖存下來的126名富豪身家暴漲,資產平均值已從29億美元上升到110億美元。他們在過去20年共創造了1萬億美元財富,約佔全球富豪創造財富的21%。
從行業來看,工業、房地產和醫療保健業的富豪較易消失,消費及零售業、技術、金融服務業的富豪則較為持久。全球富豪的財富主要集中在消費及零售業,亞洲富豪的財富則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業;報告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亞洲經歷了城市化,令固定資產的價值大幅上升。
聲音
過去20年裏女性和亞洲億萬富豪的崛起,正在形成一個全新的億萬富豪群體。
這些傳統行業經過經濟循環的洗禮,部分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遭淘汰,特別是代工工廠的毛利不斷下降,令不少富豪消失。
金錢只是一種記分的方法……真正不同的是遺產。除非那些人開始做一些具有持久作用的事情──投資於氣候變化預防措施或容留無家可歸者的住所──否則資產負債表的數字可能上上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