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馮可強:2015香港區選有何啟示?

今次區選結果,將會推動傳統泛民政黨向溫和本土派靠攏或發展,所以這近四成選民的板塊將會是溫和本土派的民意基礎。

刊登於 2015-12-10

2015年11月22日,區議會選舉市民到票站投票。攝:Anthony Kwan/端傳媒
2015年11月22日,區議會選舉市民到票站投票。

香港2015年區議會選舉結果顯示了政治生態有何改變或轉變趨勢?對中央、特區政府、各個政黨派別將會有何啟示?

兩大社會板塊的新常態

去年各方所做的有關政改、8.31人大常委會決議、雨傘運動等一連串民意調查,都反覆確認了反對政府政改方案和人大決議,以及支持雨傘運動的,有三成多至四成的堅定支持者。

今次區選的投票率破了紀錄地高達47.01%,總票數為144.4萬,比起2011年區選增加了26.4萬。當中泛民主派候選人的得票增加5.3萬,加上被傳媒籠統稱為「傘兵」候選人得到的7.3萬票,共佔了新增票數的47.7%。這兩個組別的候選人所得的票數,佔了總投票數目的36.35%。在一些建制派原本佔優勢的公共屋村選區,泛民總得票數均顯著上升,建制派得票總額不升反跌。

親建制派候選人方面的得票,佔總投票的53.35%,比起2011年的51.52%略有增加;而其他候選人的得票比例,則由2011年的14.67%,減少至10.31%。

泛民派加傘兵今次共取得114個區議會議席,只佔總數431個議席的26.45%;但重要的是支持他們的選民接近四成。一直以來,區議會選舉着重長期植根社區、服務街坊的工作往績,故建制派佔有優勢;而雨傘運動招致了六至七成市民不滿,建制派又傾盡全力去 vote them out。在這樣的形勢下,可見這近四成選民的支持度是堅實的。

社會兩大板塊(五成對四成)的新常態已滲透到社區層面──一方為特區政府與建制派政黨和社團的支持者,以及對雨傘運動和泛民派有反感的人士;另一方為泛民政黨的支持者,曾參加、支持,或同情雨傘運動的人士,以及對現時特區政府施政不滿的市民;以上當然包括為數不少的年輕人。

這就是政治學者所說的,在多元社會出現的「板塊分裂」(segmental cleavages)而造成分割的社群。

新板塊是溫和本土派基礎

這個近四成的板塊(segments)不再是傳統的「泛民派」,因為它不像以往那樣,都是由幾個泛民政黨所領導和代表的支持者和同情者。它是在否決政改和雨傘運動後所產生的鬆散和多元化的新板塊,其共通點是對現有體制和特區政府施政的不滿,希望推動改變,爭取更多的自主權。他們對於具體爭取什麼、如何爭取、如何改變等沒有清晰想法,但不大可能是港獨,不會是企圖推翻特區政府,因為他們明白──雨傘運動這樣大規模的抗爭都不能取得任何具體成果,又有何力量足以強大到搞獨立和推倒政府呢?

激進泛民派和激進本土派在這次區選中一敗塗地,而所謂「傘兵」、「本土派」、和「政治素人」的新當選人,都是以表現出溫和、勤奮、誠懇、正派、可靠、專業、有活力等素質而致勝。但實質上他們大多數是「溫和本土派」。

激進派其實在雨傘運動結束時已走到盡頭,因為在市民,尤其是年輕人眼中,他們的所謂激進,技止此矣;他們沒有,也不可能有什麼進一步的激進行動或計劃,讓市民相信他們的路線可以有效。激進派今後只能在個別事件中起干擾搗亂的作用,伺機而起。

今次區選結果,將會推動傳統泛民政黨向溫和本土派靠攏或發展,所以這近四成選民的板塊將會是溫和本土派的民意基礎。

當權者在考慮未來數年的管治和施政時,要充分認識到,要減輕「板塊分裂」所造成的社會對立矛盾,要令施政較為順暢,不可能用圍剿、消滅、打倒所謂「反對派」(甚或採取「斬首」行動)的方法而達到成功,因為愈是加大力度這樣做,只會令這近四成選民的板塊更加凝聚牢固。

求變、求新、求多元化

近年來,一些國家和地區都出現這樣的例子──較為年輕的候選人和所謂「政治素人」打敗遠為資深的對手及在任者,勝出大選而當上總理和市長,例如加拿大43歲的賈斯汀.杜魯多(Justin Trudeau)總理、希臘41歲的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總理、台北的政治素人柯文哲市長。他們的勝出自然和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形勢相關,但他們的年輕活力、清新正直的形象、對社會不公義和政府施政失當的敢言批評、沒有千絲萬縷的政治利益嫌疑的背景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

由於全球化的影響,政治權力與金融資本的結合可以導致衝擊全世界的金融危機,引致不少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困難,加深了99%對1%內的權貴互相勾結、唯利是圖的強烈不滿,以及對代表既得利益的政治領袖和政黨的信任逐步下降。另方面,在網絡時代,到處不斷湧現成功和非常成功的年輕創業者,而科技急速發展帶來社會的急劇轉變;這些因素都引致「求變」、「求新」、「求多元化」的意識形態廣泛深入地到處散布。

現時香港已有相當程度的政黨政治在運作,但政制的設計排除了政黨執政的可能。雖然建制派和泛民派政黨仍然可以銳意發展及培育年輕接班人,但估計未來有意參政的,將有更多非政黨的新組合或單槍匹馬的政治素人,因為今次區選充分證明,不加入和不依靠政黨仍然有機會勝出。

這亦是現時年輕一代的特點。他們有作為獨立個體的強烈意識,喜歡時和有需要時才在某個事件互相連結起來,故此有愈來愈多青年去創業和創辦志願團體的趨勢。他們當中有人亦將會以此心態去參政,但不表示他們一定會自此長期「從政」,或者去組織什麼新政黨。正如不少年輕人可以在幾年來轉幾份工,或同時做幾份工作,包括全職、兼職、義工和創業,參政也可能是其中一份工作而已。這樣說並沒有貶低的意思,只是描述新一代的特點。特區政府以及我們作為上一兩代,是應該以鼓勵、支持的態度,去歡迎更多年輕人參政和從政。

當權者對於2015區選結果,不應單是用政治鬥爭的角度去分析及研究對策,更應明瞭時代、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和年輕一代的特點,才能在管治和施政方面對症下藥,順勢而為,改善現狀;其中的關鍵是如何回應求變、求新、求多元化的訴求,以及溫和本土派的冒起。

(馮可強,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暨行政總裁)

註:政治派別分類不同媒體各有差異,本文所有數據和定義根據《明報》報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