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一票被視為公平的選舉原則,但不同人的一票可能有不同分量。美國最高法院近日對一起爭議案進行聆訊,控方要求改變現行州議會選區劃分方式,以選民人口而非居民人口劃分,以免一些人的選票分量被稀釋。有學者指出,這一方案或將改變美國政治格局,拉美裔及民主黨人的力量將被削弱。
當其他人只有一票的時候,不能給另一個人兩票。
美國聯邦憲法規定,國會眾議院選區以居民人口劃分,但對各州議會選區並無明確要求。根據最高法院1964年的一項決定,各州應按「一人一票」原則劃分成人口相當的州議會選區,但法院並未説明要平衡的是居民人口還是選民人口。
各州目前普遍按居民人口劃分,其中既包含合資格選民,也包含沒有選舉權的未成年人、移民、非法移民等,而後者在美國各地分布不均,使得每個選區總人口基本相當,但選民比重可能不同。
德州選民 Sue Evenwel 和 Edward Pfenninger 表示,他們所在選區有58.4萬合資格選民,只能選出一個議員;相鄰選區只有37.2萬選民,也能選出一個議員。他們認為這種劃分方式有違「一人一票」原則,令他們的選票分量只有相鄰選區的一半,因此向最高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各州改以選民數量劃分選區,此舉也獲得一個名為「公平代表項目」(Project on Fair Representation)的保守團體支持。
最高法院於當地時間12月8日對該案件進行聆訊,9位大法官也表達了他們的意見。《紐約時報》報導稱,首席大法官 John G. Roberts Jr 似乎被控方的方案所吸引,他表示,既然這個原則叫做「一人一票」,那麼它似乎是為保護選民而設計的。
拉美裔大法官 Sonia Sotomayor 則指出,選區劃分不僅關乎選舉利益,還有代表性的問題。民選代表要代表的是選區內所有人的利益,而不僅僅是那些能投票的人的利益。
大法官 Elena Kagan 也表示,憲法既然規定國會眾議院選區以總人口劃分,不明白州議會選區為何要用不同標準。她還指出,美國婦女直到1920年才有選民資格,但她們從1869年起就已被計入選區人口。
還有法官認為,或許能找到兩全其美的劃區方法,既能保證選區總人口大致相當,也能縮小不同選區選民比例的差距。但任何替代方案都將面臨數據空白的問題,史丹福法學院教授 Nathaniel Persily 指出,目前可靠的人口數據只有一種,即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但它並不包含識別合資格選民的信息。
《紐約時報》分析稱,沒有選舉權的未成年人、移民、非法移民等主要分布在城市,而城市傾向於支持民主黨。若劃選區時把他們排除在外,會出現政治權力從城市到鄉村的轉移,增加共和黨在州議會的勢力。
政治學學者 Carl Klarner 也計算出了同樣的結果。他用美國社區調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數據分析後指出,若保持每個選區選民數量平均,民主黨州議員在州眾議院的權力將下降1.4%,在州參議院的權力將下降1.2%。此外,拉美裔在州眾議院和參議院的代表比例也會分別下降1%和0.9%。
聲音
美國50個州都用總人口劃分州議會選區,新方案可能違反憲法,除非是為限制特定群體的投票權。
基於人口和合資格選民數量劃分選區將面臨真正的數據問題,法院要求用不存在的數據會很奇怪。這些數據甚至都不是憲法要求收集的,事實上也無法準確衡量選舉資格。
法院在處理其他侵犯投票權的案子中,也接受過其他來源(除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以外)的數據。
美國國會議員選區劃分
來源: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NPR、美國之音、中國農村村民自治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