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長和系重組遇挫:小股東否決長建電能合併

刊登於 2015-11-25

長江基建與電能實業的合併計劃因遭電能實業小股東否決而擱淺。圖為長和主席李嘉誠。

李嘉誠商業帝國的大規模重組計劃不得不暫告擱淺了。不過,這一次阻力不是來自監管層,而是電能實業的小股東。11月24日晚,李嘉誠旗下的電能實業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稱電能實業與長江基建合併的決議案獲得50.8%票數贊成,49.2%票數反對,未獲通過。

根據相關規定,兩家公司的合併交易必須得到至少75%少數股股東同意,同時持反對意見的少數股股東不能超過10%。11月25日上午,兩間公司的股票均已復牌。而此次收購失敗後,12個月內兩間公司將不能重新提出合併計劃。

我們對投票結果感到失望,但尊重股東表達的意向,公司業務將如常運作。我們會作內部商討,以決定下一步行動,長遠目標是希望為股東增值。

電能實業發言人

長江基建在今年9月提出以換股方式合併電能實業,最開始計劃以每1股電能實業股份置換1.04股長建股份。由於部分券商認為收購價格偏低,長建隨後將換股比例升至1.066,特別股息也提高至每股7.5港幣,使得這筆交易估值高達137億美元。但儘管如此,這次合併計劃仍然因為小股東對換股比率偏低不滿而告吹。

據金融時報透露,在24日的會議上,出席股東曾多次詢問電能實業的主管,合併後是否會向股東派發特別股息,及董事會是否會考慮擴大電能實業的業務範圍。然而,電能實業主席霍建寧拒絕對此做出回應,稱股東大會僅討論合併提議。

長江基建一直暗示,這次合併交易為其帶來電能實業87.5億美元的現金及等值物,並希望以此對這筆併購交易進行融資。但對電能實業的股東來說,這顯然不是一筆合算的買賣。

股東代理公司Glass Lewis認為,根據過去一年這兩間公司的股價,合理的換股比例應為每股電能實業股份置換1.19股長建股份,或是溢價5%的情況下每股電能實業股份置換1.25股長建股份。而股東代理公司ISS則認為,合理的交易額在140億美元到154億美元之間。

39 %
目前,長江基建擁有電能實業39%的股份。

聲音

管理層無法說服我們支持合併,因為它並不合理,這筆交易更多向長江基建的利益傾斜。

持有電能實業4000股超過10年的小股東Hui Ming-tak

長江基建

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為長江集團旗下主力於交通基建、能源基建及基建材料等業務的公司,主要股東為和記黃埔(重組後為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為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長江基建的主要投資包括為香港島及南丫島供應電力的香港電燈,在中國、澳洲及英國的能源基建及交通基建組合,其他業務包括香港水泥產品製造商青洲英坭及佔百分之五十權益之合營公司友盟建築材料。1999年,長建及港燈以34億澳元投得南澳洲ETSA電網權益,為長建業務國際化踏出第一步。2010年7月30日,長江基建連同香港電燈及李嘉誠基金會,以57.75億英鎊向法國電力集團(EDF)收購英國電網 EDF Energy。EDF Energy電網服務覆蓋的範圍包括倫敦、牛津及劍橋等重要地區,服務用戶達到780萬戶。2012年7月25日,長江基建、長江實業、電能實業及李嘉誠基金會以6.45億英鎊收購英國威爾士及英格蘭西南部天然氣配氣網絡(Wales & West Utilities,下稱WWU) 連同負擔之WWU債務,涉及企業價值共235億元,這一收購令長建系在英國的輸氣管道倍增至7.2萬公里。長江基建的業務還遍及加拿大、新加坡等地。2015年9月,長江基建宣布與旗下公司電能實業合併的計劃,預備將合併後公司更名為「長江基建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並撤銷電能實業上市。11月24日,這項合併計劃因小股東反對暫時擱淺。(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路透社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