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盟委員會11月11日公布新政策,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佔領區生產而在歐洲銷售的商品,生產商必須清楚標註。這意味着未來在東耶路撒冷、約旦河西岸等地生產的商品將不再蓋上「以色列生產」的標籤,生產商必須告訴消費者,他們來自以色列佔領區。在解釋性公告中,歐盟委員會稱,除了中東和平進程中各方認可的部分,歐盟不會承認1967年以後巴以邊界的變化。
歐盟與國際法一致,不會承認以色列在1967年以後佔領土地(即戈蘭高地、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的主權,並且不會將它們看作以色列的領土,即便目前它們在以色列法律的管制下。
歐盟是以色列最大的貿易夥伴,2014年兩地貿易額達320億美元。以色列和歐盟在2000年曾簽署歐盟-以色列關聯協議,以色列還是歐盟-地中海夥伴關係的成員國之一。
以色列外貿部長 Ohad Cohen 表示,這一規定將覆蓋大約100間公司總計5000萬美元的商品。在以色列每年對歐盟130億美元的出口中,佔比不到2%。雖然新措施的經濟影響有限,但這一變化有力反映出歐盟對以色列48年的佔領與和平談判數次破裂日益不滿。以色列外交部長稱,這是「出於政治動機的不尋常的歧視性舉措」。
以色列外交部隨後發布了譴責歐盟新政策的公告,稱歐盟這一決定排外且帶有歧視性。以色列能源部長 Yuval Steinitz 在他的臉書上把這一措施叫作「偽裝的反猶主義」。
不過,巴解組織祕書長 Saeb Erekat 對此表示歡迎,認為「這是全面抵制以色列非法佔領區的重要變化。」巴解組織另一個高級別成員 Mustafa Bargouthi 同樣對半島電視台表示,「歐盟委員會的決定傳遞了信號,以色列的佔領和及其副產物是非法的。」
從1967年中東戰爭開始,以色列陸續佔領了原屬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加哈地區和東耶路撒冷。根據國際法,以色列被禁止在佔領區興建居住點。目前,超過50萬猶太人定居在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這片土地上約有16到20個工業園區及數百個農場、葡萄園和棗樹林,不少受僱者是巴勒斯坦勞工。
美國政府發言人 Mark Toner 周二表示以色列不應為歐盟的決定驚訝,他重申,「定居點是非法的,對以色列的長期安全與和平的前景也有害」,但同時強調美國「反對任何將以色列非法化的嘗試」。
聲音
歐盟應該感到羞恥。他們決定要對以色列貼標籤,但作為遭受恐怖襲擊的一方,我們還沒準備好將被歐盟貼標籤這個事實。
以色列的回應與他們重複的戰爭罪行相比並不匹配。
過去猶太人被標上黃色補丁,今天他們標籤我們的產品。歐洲沒有為他們70年前所做的贖罪,而是重複同樣的想法。
對我來説,與其擔心是在以色列哪裏生產的,不如全面抵制以色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