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交通運輸部10月10日發布的《關於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公開意見徵集於11月9日正式結束。
交通部稱,意見徵求中最受關注的兩個話題是「專車是否該作為新業態納入監管」和「網約車車輛條件和標準」,「大多數意見」都支持現有改革方案。其中,「七成以上」意見認為,從安全和公平競爭角度考慮,應規定網絡約車的駕駛員必須取得從業資格證,且門檻應高於傳統行業;而「超過八成」意見認為,「順風車」方便了出行,減少了車輛上路,政府應予以積極支持和鼓勵。
交通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徐文強指,本次徵求意見的管理辦法,調整的範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對於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順風車」合乘則不在管理辦法調整的範圍內。
在意見徵求截止2天前,交通部再次就出租車改革召開專家座談會。22位專家在「專車」新業態的定義和發展現狀、營運資質的規範、地方試點以及立法等方面展開討論。但與會專家大多表示,專車和傳統出租車服務屬性相同,因此專車及其駕駛員都應納入行業管理。
在此次會議上,儘管各方意見不完全相同,甚至可以説爭議依然存在,但是從交通運輸部的態度上可以看出,專車納入監管已是勢在必行……可以預見,未來發布的正式文件中,關於專車監管方面的規定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由於司機與乘客可以公開地互相評價,專車被認為比傳統出租車服務更好。但由於不便監管,因此專車服務並不受各地政府歡迎。不過,上海市在建立交通部門、專車平台、駕駛員和營運車輛的「四方協議」後,於 10月8日向佔據中國專車市場八成份額的「滴滴快的」發出了「全球第一張」合法專車牌。
但在僅僅2天後,交通部發布的上述兩份徵求意見稿就對專車服務作出了諸多限制。例如,意見稿指出,專車使用性質將被登記為「出租客運」。隨着意見徵求的結束,一旦專車管理辦法正式出台,將使得專車的報廢年限縮短為8年,這或許會成為擊退私家車司機參與專車營運的一大因素。
另一方面,滴滴、優步(Uber)等各大專車企業仍在尋求拓展其業務。滴滴近期推出了試駕業務,並引入了巴士業務;而優步也不斷在新城市登陸,最近還攜手萬科等合作方宣布,共同在深圳市16個住宅區設立優步站牌,以解決用户出行時與專車司機在上下車地點上的溝通問題。
聲音
由於此次研討會在意見徵集結束前兩天召開,而且是針對此前社會熱議的各項事宜,可以説是交通運輸部對社會各界的一個回應,而且從此次參與研討會的專家學者以及其他情況看來,各方的口風已經逐步收緊。
駕駛員不管是專職還是兼職,其提供的運輸服務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那就應該是營運性質的,因此作為服務相關的要素——車輛、駕駛員等就應該納入行業的管理。
為什麼出租車司機和商務專車司機長着兩張截然不同的臉?這取決於他們 care(在乎)不 care 你的搭乘感受。但這背後,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理念。移動互聯網技術能讓打車變得更方便,但不會讓它的體驗變得更好。需要被徹底摧毀的,是出租車行業,而不是出租車行業及其背後利益相關的監管機構所説的「黑車」和「專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