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如果有所謂票房保證這回事:群眾集資與台灣意識

這些成功喚起所謂「台灣意識」的群眾集資提案者,並非因為誦唸着「愛台灣」而得到認同,而是因為這些人正在嘗試解答一些我們共同為之苦惱、期待有所改變的問題。

刊登於 2015-11-05

以「15年來,台灣幾乎沒有設計自己的新字型」為號召,由字型研發團隊justfont所提案的「金萱字體」集資案,在2015年10月8日晚間劃下句點,2577萬的金額在台灣歷來的群眾集資案中雖非最高,但受關注度堪稱一絕。乍看之下冷門的字體產品為何能在集資網站上一舉成功,甚至吸引大量目光與媒體報導?許多人認為,主打「台灣意識」是一大原因。

「台灣意識」足以成為群眾集資的票房保證嗎?台灣的群眾集資發展至今約四年,從乏人問津到眾人談論之間,「台灣意識」的形成是否是重要關鍵?

目前台灣的群眾集資市場(註:下述群眾集資均指「回饋型」)仍遠比想像中的小。相較於中國在京東、淘寶兩大勢力投入後迅速突破百億台幣,台灣從2012年發展至今,雖然成長速度逐年增加,但所有群眾集資案件的總額仍未突破八億元,各家平台的總會員數加總也不超過30萬人,絕對不能算是一個已經發展成熟的市場。

然而,在這個相對不高的金額下,得到的關注和報導卻毫不遜色。近年台灣具代表性、話題性高的群眾集資案件,也不再限於活動、訴求型計畫,而有了更多種類不一的產品型專案。從2013年的太白粉路跑、紀錄片《看見台灣》、2014年公民運動崛起後的《紐約時報》集資廣告、罷免立委的「割闌尾計畫」,再到八輪滑板、3D印表機flux與Atom、ARRC前瞻火箭、動畫台灣史《台灣吧》、金萱字體、紀錄片《灣生回家》、月亮杯計畫等等。這些專案成功的背後,彷彿都隱含着一個巨大的能量,也就是「台灣意識」。

文化讓人們更了解彼此,當根植到心底時,甚至可以凌駕經濟和政治的差異。但首先,必須先從了解身邊與你相似的人的困境與問題開始做起。

Paulo Coelho,巴西作家,著有《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群眾集資本質上仍然是一種消費行為,選擇消費對象的方式,則體現了一個社會的問題、需求和文化。

不論在經濟、政策、文化、教育甚或各層面上,台灣的未來並不絕對樂觀。這些成功喚起所謂「台灣意識」的群眾集資提案者,並非因為誦唸着「愛台灣」而得到認同,而是因為這些人正在嘗試解答一些我們共同為之苦惱、期待有所改變的問題。

ARRC前瞻火箭計畫的緣起,是因為火箭研發的各種推進、遙測、材料等研究是尖端科技發展的基礎和結晶,但政府卻中止了混合燃料載具的研發;月亮杯計畫的誕生,是因為現行法規不允許民眾任意由國外購買特定的女性生理用品,而小小市場又難以吸引國外廠商正式進口;台灣吧講述的近代台灣史的內容,有許多在課本裡未曾着墨;金萱專案則直接點出了近十年來台灣在字體產業發展的困境和弱勢。

當然,這些「被眾人所支持的」答案未必代表絕對正確,但不作答則注定毫無改變。受限於經濟、時間、空間等各種限制,任何一個個人都不可能親身投入去解決所有台灣社會的問題,透過群眾集資的方式,數以千計的支持者得以選擇這場考試的代理人──或許多少帶有一些贖罪券的意思存在,支持者們期待並相信着這些自己選擇的「答案」能夠成為問題的最佳解,讓這塊土地能夠變得更好一些些。

所以,台灣意識就是「愛台灣」、就是「台灣人挺台灣人」嗎?並不盡然。打開台灣各家群眾集資平台的頁面看看,以「台灣」之名的集資專案所在多有,不論是產品、議題、創作,但成功者有之,失敗的更多。同樣一句愛台灣,有人說起來像在消費民族情感、有人提起時讓人點頭稱讚,而更有人不曾提過這幾個字,言行與作為早已體現他的決心。

台灣意識,是由於社會的需求而存在,無法被任何人輕易製造出來,但這些意識的凝聚,很有可能創造更好的台灣。

台灣團隊國內群眾集資前10強

台灣團隊國內群眾集資前10強。資料提供: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司。平面設計:Tsengly / 端傳媒
台灣團隊國內群眾集資前10強。資料提供:貝殼放大股份有限公司。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