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因貪污醜聞而被停職的國際足協(FIFA)會長白禮達(Sepp Blatter),日前在接受俄塔社訪問時透露,2010年12月,FIFA 委員投票表決18年及22年兩屆世界盃主辦權之前,內部早有共識,分別「交由」俄羅斯及美國主辦,但包括歐洲足協(UEFA)主席柏天尼(Michel Platini)在內的4名歐洲籍委員突然改變投票意向,讓22年世界盃主辦權意外落入卡塔爾手中。
他又指,自己近月受攻擊、面臨涉貪調查,都源於與柏天尼的私人恩怨,但事件後來變成國際政治鬥爭,而自己只是大國角力中的皮球。
世界盃、國際足協會長,都只是大國角力賽場上的一個皮球。
白禮達在訪問中剖釋事件來龍去脈,據他的說法,自從自己出任FIFA會長以來,FIFA體制良好, 在全球舉辦各項大型賽事及足球發展項目,營運貼近龐大商業機構,卻招致向來希望出任 FIFA 會長的柏天尼的妒忌。白禮達稱,自己與各大洲足協關係良好,唯獨柏天尼領導 UEFA 對抗他本人以至整個 FIFA。
白禮達猜測,柏天尼等歐洲委員在表決2022年世界盃主辦權中突然變卦,讓美國意外落選,令事件發酵成國際政治角力,也是柏天尼及 UEFA始料不及的。他說,英、美因為分別輸掉18及22年世界盃主辦權,因此對 FIFA 發起攻擊,但由於 FIFA 並非銀行或商業機構,英美只好與瑞士當局合作,最終引發近月針對他本人及多名 FIFA高層的連串調查,而 FIFA 道德委員會最終勒令他停職,也是受傳媒壓力影響。
對於白禮達曝光 FIFA 內定世界盃主辦權,英格蘭足總主席戴克(Greg Dyke)已率先表示會展開調查,不排除就申辦2018年世界盃時所花的2100萬歐元提出索償。英格蘭曾申辦18年世界盃,當時也被視為熱門,但最終在首輪投票僅獲2票而被淘汰。
另一邊廂,FIFA於28日公布,收到7人申請角逐新一任會長,包括約旦王子阿里、南非商人塞克斯瓦萊、亞洲足協主席薩勒曼等等,以及因涉貪也正被瑞士當局調查的柏天尼。FIFA 稱,由於柏天尼正被內部停職、禁止參與任何足球活動,除非他上訴推翻停職令,否則不會處理他的申請。
柏天尼及白禮達是在10月初被 FIFA 道德委員會勒令停職及禁止參與足球活動,自10月8日生效,為期90天。在醜聞陰影下,FIFA 於20日宣布新會長選舉依然會如期在2016年2月舉行,並公布多項措施,提高選舉透明度,包括推出更嚴格的候選人品格審查等。
聲音
2014年巴西世界盃後,我本來想辭任FIFA主席,但擔心UEFA最終凌駕FIFA,所以決定留任……各大洲的足協都懼怕UEFA會奪取一切,因為他們有錢、有好球員……UEFA感染了「反FIFA病毒」。
我不驚訝他(白禮達)說出的這些。如果他真的說了這些話,我們會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