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10月26日發布報告指,食用香腸、煙肉、火腿等加工肉製品會增加患癌風險。IARC 表示,這份報告將會發表在著名醫學期刊《刺針·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上,而在此之前不再回應該話題。
對個人來說,因食用加工肉製品而患腸癌的風險仍較低,但這種風險會隨食用肉的數量增加而相應升高。
IARC 將致癌物質按照危險程度分為4類5個級別,分別是「確定為致癌因子」(1級,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極有可能為致癌因子」(2A級,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高的物質或混合物,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充分的致癌性證據)、「可能為致癌因子」(2B級,對人體致癌的可能性較低的物質或混合物,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的致癌性證據尚不充分,對人體的致癌性的證據有限)、「無法歸類為致癌因子」(3級,對人體致癌性尚未歸類的物質或混合物,對人體致癌性的證據不充分,對動物致癌性證據不充分或有限)和「極有可能為非致癌因子」(4級,對人體可能沒有致癌性的物質,缺乏充足證據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質)。而火腿、煙肉等加工肉製品是危害最大的 1A 級致癌物,與香煙、石綿、柴油發動機尾氣等並列;如果每天吃50克的加工肉製品,患腸癌的風險將增加18%。
有分析稱,加工肉製品所用材料往往不是鮮肉,而為延長保質期都添加了防腐劑,並使用煙燻、醃漬、鹽滷等方法加工製作,這可能是產生致癌物的主要原因。
IARC 在報告中還將豬牛羊肉(因顏色較深,也被成為「紅肉」)歸入 2A 級致癌物,與除草劑中的一些成分並列。但報告同時也指出,紅肉也具有不少營養價值。
IARC 公布消息後,美國最大肉類生產商 Tyson 食品公司在紐約交易所的股價應聲下跌4.9%,創8月3日以來最大跌幅。北美肉類研究所(North American Meat Institute,NAMI)隨後指責 IARC 的報告「誇張而又大驚小怪,管得太寬了」。
英國食品研究所(Institute of Food Research)名譽退休研究員 Ian Johnson 教授表示,「雖然流行病學上的證據顯示加工肉的消費和腸癌在統計上存在顯著相關性,但必須強調的一點是,該效應影響相對很小,相關機制描述含混不清」。
聲音
在被 IARC 審查的物質中,有940種物質被冠以某種程度的理論上的「危險性」,紅肉和加工肉只是其中之一。而瑜伽褲上的一種化學物質則是唯一被 IARC 聲稱不會導致癌症的物質。
多數人無需減少紅肉攝入量。事實上,婦女、少女和學齡前兒童可以食用更多紅肉,以獲得更多營養學上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