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台灣孕婦高空產女為生「美國人」?

刊登於 2015-10-20

一台灣女子在前往美國的飛機上產下一女,被質疑是為了讓孩子獲得美國國籍。網上影片截圖

一名台灣孕婦近日在中華航空(台灣最大民航集團)前往美國的班機上產女,被指是為了幫孩子取得美國國籍,引起廣泛關注。中華航空指該女子自稱懷孕未滿32周,按規定視同一般乘客搭乘。但有網友稱該女子已懷孕36周,且在出現陣痛後堅稱自己只是「脹氣」,並在臨產前一直詢問機組人員是否已進入美國領空。

該名女子在抵達美國後被遣返回台,由台灣警方偵訊後已返回家中,目前遣返原因不明。而據台灣航空警察局10月18日表示,她的孩子已確認為美國國籍,因剛出生無法搭乘飛機,暫時安置在美國安克拉治(Anchorage)的醫院,由當地政府照料。

36周以上已經是滿九個足月的胎兒了,妳不僅拿自己跟小孩的性命在開玩笑,還拿全班機客人的航程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Facebook 專頁 「小陳周遊列國」

10月7日,中華航空由台灣桃園前往美國洛杉磯的航班內,一名簡姓女子在3萬英尺高空突然羊水破裂,後在同機華裔女醫師和機組人員的幫助下驚險產女,一度被報導為温馨故事。但有自稱中華航空前員工的網友在 Facebook 專頁 「小陳周遊列國」上爆料稱,該女子不僅隱瞞了自己懷孕36周的事實,在不具備醫生開具適航證明的情況下冒險搭乘飛機,還在羊水破裂後不肯躺下來,堅持要晚一些才生,因此懷疑她一心是為了讓孩子取得美國籍。

事件發生時,航空公司出於安全考慮,將飛機就近改降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機場,直到她們母女下機送醫院後才重新起飛前往洛杉磯,但已延誤多時。該網友因此質問對方,「除了那些其他無辜乘客的後續安排,還有空服員的過夜問題,以及班機調度,還加上您個人的生產送醫問題,你知道自己花了多少『社會成本』嗎?」

事件曝光後在台灣引起廣泛討論。有自稱已獲得美國綠卡的台灣網友「廣告小妹 AdFan」表示,雖然理解這位母親的心情,但實在無法認同她的做法,「從一開始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點上,因為他的出生就已經註定是一個污點。他是母親(在)鑽漏洞、違法的情況下得以讓他進入美國國土」。

這位網友還説,自己在紐約認識很多想法設法來美國生孩子的人,這些孩子就是所謂的「定錨嬰兒」(Anchor Baby)。根據美國移民法,這些獲得「出生公民權」的孩子可在21歲後為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申請綠卡,因此被不少家庭視為移民美國的「船錨」。

「定錨嬰兒」也是美國極富爭議性的話題,今年八月,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傑布·布殊(Jeb Bush)還因使用這一詞彙而陷入輿論危機。此次台灣孕婦高空產女後,有美國網民認為孩子出生的時機可疑,是又一例「定錨嬰兒」。但也有人表示美國原本就是由移民組成,不應排斥外來者。

此外,在高空降生的孩子應否獲得美國國籍也是爭議的焦點。美國法律規定,在國土12英里範圍內出生的嬰兒才可取得美國公民身份。但據 Alaska Dispatch News 報導,阿拉斯加州衞生與社會服務部發言人謝爾(Sarana Schell)在上周四的電郵中表示,根據阿拉斯加州出生登記的法規,在國際領空出生後入境阿拉斯加州的嬰兒,只要孩子的父母提出申請並支付30美金,就可以取得當地出生證明。他表示,這不取決於孩子在哪裏出生,而是取決於他/她在哪裏離開交通工具。

19 小時
該孕婦搭乘的航班原定飛行時間為19小時,但在起飛後約6小時出現羊水破裂,在降落前約30分鐘嬰兒降生。

聲音

會要求華航審慎考慮對婦人求償,也呼籲民眾別因個人利益危害到多數旅客的權益。

台灣交通部部長陳建宇

想移民,請走合法程序,如果實在沒有其它選擇必須走上這條路,那也請在拿到好處後,記得多回饋給美國社會。美國人並不欠你什麼。

網友「廣告小妹 AdFan」

女性懷孕30周以上,最好不要搭飛機……長時間乘坐飛機可能因過度疲勞,有早期破水的風險,進而導致早產。

台灣婦產科醫師杜偉雄

近年來主動放棄美國國籍或綠卡的人逐漸增多,因為依照美國法律,這些人無論在哪裏生活都要給美國交一輩子的税。其實我寧願選擇台灣身份,如果我有的選的話。

大陸網友

定錨嬰兒

定錨嬰兒(Anchor baby)是一種很形象的説法,也翻譯成「拋錨嬰兒」或「錨孩兒」,而孩子的父母就稱為「錨族」,形容他們就像航行在海洋中的輪船,將子女誕生在異國他鄉就如同在海外放錨停泊,以便將來舉家移民美國,因為這些「定錨嬰兒」在年滿21歲後就可以為父母和兄弟申請美國綠卡。美國在公民權制度上,一直採取「出生地原則」,即只要在美國出生,就可以自然獲得美國國籍。目前美國是世界上極少數提供無條件「出生公民權」的國家。(資料來自中國日報)

來源:聯合新聞網東森新聞中時電子報Alaska Dispatch NewsInquisitr人民網中國日報中央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