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森紀念基金會城市戰略研究所(Institute for Urban Strategies, Mori Memorial Foundation)10月14日公佈了2015年全球實力城市指數(Global Power City Index 2015)。在全球40個領先城市中,香港綜合實力排名第7,是中國排名最高的城市。上海和北京分別位列第17和18位,台北位列第32位,英國倫敦則連續第4次居於榜首。
和去年一樣,倫敦、紐約、巴黎、東京位列前4名;洛杉磯、三藩市、香港則有顯著進步。
全球實力城市指數是衡量世界主要城市對企業、人才等吸引力的指標,從經濟、研究與發展、文化互動、宜居性、環境和交通6個方面,對每個城市進行分項及綜合評估。此次報告指出,倫敦自2012年舉辦奧運會與殘奧會后,一直在綜合排名中居於榜首。在今年6個分項的排名中,倫敦也在經濟、研究與發展、文化互動和交通4項中分別位列前3位。
除倫敦4次蟬聯第一外,緊隨其後的紐約也連續第4年居於第二。巴黎、東京則分別從2008年起穩居第三和第四。
與這些排名相對固定的城市相比,香港的排名則有持續上升,繼2014年上升2位至第9位后,今年又再上升2位。香港在經濟和交通兩項上遙遙領先,在40個城市中均居第5;環境和文化互動兩方面則遜於過半城市,均居第24;研究與發展方面居第11;宜居性居第21。報告分析稱,香港在國際貨物流轉、國際學校數量及經濟自由度上具有優勢,但在總工作時間、文化互動機會、平均房租等方面處於劣勢。
此外,報告也提到北京和上海的綜合排名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中北京下降4位,上海下降2位。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和上海在環境排名中一同墊底,分別位於第40和第39位。該項排名中的前5名均為歐洲城市,依次是瑞士的日内瓦、德國的法兰克福、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瑞士的苏黎世和奧地利的维也纳。
在台灣方面,台北的綜合排名較去年上升1位,但在文化互動一項中排在最末,該排名主要由文化資源、旅遊設施、遊客吸引力等指標構成。報告認為,台北在企業稅率、垃圾回收、氣溫舒適度方面具有優勢,但在劇院及音樂廳數量和購物吸引力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聲音
全球實力城市指數是少有的幾份對世界頂尖城市進行全面評估的報告,為政策制定者及開發者提供所需的見解,以幫助他們掌握世界主要城市的優勢、劣勢及未開發的潛力。
憑藉繁榮的經濟、無與倫比的文化景觀、眾多頂級體育比賽場所、世界最好的幾所大學、低犯罪率及其他種種因素,倫敦毫無意外地繼續超越了其他城市。
可以看到,城市規劃不足令北京和上海的生活質量下降。這傳遞出清楚的信息:世界城市為了提高競爭力、吸引人才,必須提升自己城市內的生活質量,包括良好的設計、高效的基礎設施、更整潔的環境以及更多元的文化活力。